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分析寒凝与非寒凝因素所致的痛经人群的红外热图表达,以及与正常人群的红外热图差异。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其中寒凝证候组与非寒凝证候组各30例,设同年龄段的正常健康女性30例为对照组。采用红外热成像扫描,分别测定上肢、下肢、盆腔、神阙、督脉和任脉6个区域热值,采用数据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痛经组盆腔、神阙、上肢、下肢区域热值明显偏低,任脉区域热值略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②痛经人群中,寒凝证候组与非寒凝证候组热图表达仅上肢区域热值有明显差异,寒凝证候组低于非寒凝证候组。③寒凝证候组中病程越长的患者测温区的温值越低。结论原发性痛经患者上肢、下肢、盆腔、神阙及任脉的红外热图热值明显低于正常人群,且越接近肢体末端,差异越明显。痛经人群中,寒凝证候组与非寒凝证候组在热图表达上差异不明显。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红外热成像技术 寒凝
  • 简介:基于中医症状病机数据库,本文提取了能且仅能用寒直接解释其发生机理的症状临床特征,包括(周身、头、胸、腹、腰、阴器、汗、口鼻气、精)冷,(躯体)蜷缩,(少腹、阴器)拘急,(头冷痛、胸冷痛、腹冷痛、躯体蜷缩、少腹拘急)得温缓解,喜热饮,五更(泻),夜(尿频)。认为证候要素的确认依据是其具有其他证候要素不具有的症状临床特征;病机解释是建立证候要素与症状临床特征紧密关系的理论依据;温煦机体是阳气的特有功能;寒是病性要素而非证候本身。

  • 标签: 病性要素 特异性 症状的临床特征
  • 简介:依托中医症状病机数据库,本文筛选出了能且仅能用津亏做出直接病机解释的症状临床特征有(皮肤、目、鼻、唇、口、苔、咽喉、阴道、大便)干,(尿)黄赤。通过证候诊断名称的拆分来确认证候要素证据不足,具有特异性的症状临床特征是确认证候要素的依据;病机解释是建立证候要素与症状临床特征之间关系的唯一理论依据。津一方面是指官窍、皮肤的分泌物,具有湿润作用,另一方面是指二便中的水分,具有维持二便性状的作用。津亏具有区别于其他证候要素的特异性的症状临床特征,是证候要素。

  • 标签: 证候要素 津亏 特异性的症状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非脏器型膈疝中液疝囊的影像特征。[方法]收集已证实的膈疝254例,观察非脏器型膈疝中液疝囊的形态特征、与腹水关系,并与脏器型膈疝比较,统计学数据采用χ2检验。[结果]254例膈疝中非脏器型73例、脏器型181例;73例非脏器型膈疝中16例(21.92%)伴液疝囊(食管裂孔疝7例、腔静脉裂孔疝5例、胸肋三角疝3例、腰肋三角疝1例),其中14例伴腹腔积液;多方位成像影像以类圆形、水滴状和半月形为主,腔静脉裂孔疝脂肪环绕积液外周,其他则相反。脏器型膈疝181例中7例(3.87%)伴液疝囊(与非脏器型比较,χ^2=26.52,P〈0.01),7例液疝囊均无规则形状且均有腹腔积液。[结论]非脏器型膈疝中液疝囊具一定规则形状,负压吸引腹水易进难出或疝口卡压囊内毛细血管漏出是主要形成机制。

  • 标签: 裂孔 横膈 MSCT MRI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透析频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中医证候变化特征。方法将82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且以固有透析频率维持血液透析时间大于3个月的患者根据其透析频率分为3组。A组(2周4次透析)12例、B组(2周5次)27例和C组(2周6次透析)43例。分别于透析前和透析3个月时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舌脉诊断其中医证候,并检测比较透析3个月时3组残余尿量、溶质清除指数(Kt/V)、血肌酐、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蛋白水平、血压等相关指标、年龄、透析龄、单次透析时间、单次透析超滤量等临床资料及2年生存率。结果与B组和C组比较,A组透析3个月时的残余尿量更多,年龄更大,透析龄更短,单次透析时间更长;与C组比较,B组透析3个月时的残余尿量更多,年龄更大,透析龄更短,单次透析时间更长(P〈0.05)。3组2年生存率和透析前后中医证候频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透析3个月中医证候频数从高到低均为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透析3个月,3组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证候频数均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而呈增加趋势,而脾肾阳虚和阴阳两虚证候频数则均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结论较低频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在取得较好预后情况的基础上有助于维持患者肾功能,不同透析频率对其中医证候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以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等中医证候为主,且治疗可进一步加重其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

  • 标签: 透析频率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中医证候 变化特征
  • 简介:目的了解肺炎患者的临床用药分布及常用中西药物联合使用情况。方法采用真实世界研究的理念,利用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分析方法,选取全国19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中2003年1月—2011年8月期间住院的33123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肺炎患者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和西药及其联合使用情况。结果通过分析发现,从药物名称看,复方甘草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使用频率最高,其支持度为6.31%;从药物类别看,中药清热解毒剂联合西药化痰药使用频率最高,其支持度为26.81%。结论复方甘草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是临床治疗肺炎最常用的中药与抗生素联合用药方案,清热解毒剂联合化痰药是临床治疗肺炎最常用的中西药联合用药方案。

  • 标签: 肺炎 医院信息系统 真实世界 中西医结合 联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