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临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间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250例接受显微手术夹闭的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资料。本文选取入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Hunt-Hess分级、高血压病史、合并脑内血肿、动脉瘤个数、大小及手术时期等八项因素。当患者死亡或者出院时对其进行mRS评分评价其短期预后,应用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术前Hunt-Hess分级、高血压病史、合并脑内血肿、动脉瘤大小及手术时期六项因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36)和术前Hunt-Hess分级(P=0.002)是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的年龄和术前Hunt-Hess分级是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的年龄越大,术前Hunt-Hess分级越高其手术预后越差。

  • 标签: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喉癌病人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6例喉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影响喉癌病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发音困难、心理因素、咳嗽、误咽、经济条件差、家属支持不够、终身带气管套管;临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临床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病人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喉癌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乳腺癌术中冰冻诊断准确性的病理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医治的94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术中均接受冰冻诊断,并计算冰冻诊断乳腺肿物组织学大小的准确性,分析影响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因素。结果肿瘤组织学大小≤2cm的诊断准确率为77.77%,肿瘤组织学大小>3cm的诊断准确率为95.45%,组织学大小>3cm与≤2cm的准确率对比差异显著,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X射线钼靶钙化点更少、患者绝经后,进行冰冻切片诊断其准确性更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冰冻诊断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为肿瘤组织学大小>3cm、患者绝经后以及X射线钼靶钙化点少。

  • 标签: 乳腺癌 冰冻诊断 病理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盘附着部位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4例剖宫产后再妊娠并前置胎盘患者资料,根据胎盘附着的不同部位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44例),前者附着于跨越子宫疤痕,后者附着于原子宫切口瘢痕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及高危因素分析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出血量(1512.41±274.35)mL比对照组(532.41±84.72)mL多,且产后出血、输血、子宫切除及胎盘植入或粘连发生率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与低体重儿发生率对比未显示差异(P>0.05);但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22.73%显著高于对照组8.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妊娠距上次流产时间<半年及前次剖宫产术于≤2级医院开展为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附于子宫前壁将增加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胎盘粘连等风险,流产后6个月内再妊娠及前次剖宫术开展于≤2级医院均为凶险性前置胎盘的高位因素

  • 标签: 胎盘附着部位 凶险性前置胎盘 高危因素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效果和术后影响视力的因素。方法将194例(199眼)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来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视力变化情况,并分析影响患者视力的因素。结果在治疗后,患者的裸眼视力和散光度均有了较好的改善,前后差异显著(P<0.05);术后的视力影响因素主要有合并症、后发性白内障等。结论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治疗白内障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在后期的康复中还存在有一些影响视力恢复的因素,需要引起重视。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视力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3月到2016年9月脑梗死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为85例,女性为51例;年龄范围为46岁~83岁,平均年龄为(65.9±3.6)岁,随机分为优化组和常规组,每组68例,所有患者均经诊断为患有急性脑梗死,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常规组例数为68例,痊愈人数17人,痊愈率25.00%;好转35人,好转率为51.47%;无效16人,无效率23.53%,总有效率为76.47%。优化组例数为68例,痊愈人数19人,痊愈率27.94%;好转43人,好转率为63.24%;无效6人,无效率8.82%,总有效率为91.18%。常规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为(89.2±21.5)分,经过常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102.7±14.3);优化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为(88.9±18.2)分,经过优化护理流程后进行优质护理,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134.9±20.1)分。综上所述,优化组通过优化护理流程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结论优化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无效率低于常规组,通过优化护理流程后,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优化护理 脑梗死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将6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30例直肠癌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肠管长度、清扫淋巴结数量、肛门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免疫功能指标。结果两组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时间、切除肠管长度和清扫淋巴结数量对比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直肠癌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天、7天的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结直肠癌 腹腔镜根治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在新发传染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一2016年2月我科118例新发传染病感染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满意度护理效果。结果实施PDCA循环模式后,临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得到了有效提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及养成健康习惯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将PDCA循环原理应用于新发传染病管理,可有效提高传染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同时向新发传染病患者提供科学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是一种科学护理管理方法。

  • 标签: PDCA 感染控制 新发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