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寻求简便易行的利用半自动超声清洗机手术器械去污除锈预清洗方法。 方法 选择大小可存放在清洗槽内的密闭透明硬塑料收纳盒,装载并浸泡分类初洗后需除锈的预处理器械,有锈渍部分浸泡除锈剂液面下超声清洗 5--10 分钟,对照组 140 件将器械放入与实验组相同的除锈剂溶液中 , 恒温浸泡 10 min 后,两组均用软毛刷刷洗。观察记录各组清洗质量,并进行分析。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效果有显著性差异( x² = 6.6388 , 0.001 > P > 0.01) 。 结论 密闭透明硬塑料收纳盒内除锈剂结合超声机清洗除锈效果显著优于恒温浸泡除锈。超声机内置密闭透明硬塑料收纳盒装载预处理器械超声清洗,实现一机超声清洗、除锈等预处理,缩短了清洗时间,提高清洗效率。

  • 标签: 超声清洗 除锈剂 收纳盒 清洗剂 复用医疗器械
  • 简介:总结分析医院将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后,所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主要产生的问题有以下几项:显微器械问题、手术器械的交接清点问题、器械的包装问题及相关人员的专业问题。为有效利用消毒供应中心的合理资源,保证手术器械的灭菌度和洁净手术室洁净度,从实际问题出发,制定符合器械管理标准的规范流程,建立并逐步完善相应管理机制,提高手术器械管理控制标准,加强相应岗位的人员培训,进一步加强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的日常管理,增进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的合作,促进洁净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的共同发展,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手术器械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医院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数字眼科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模式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眼科8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40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眼科服务管理模式;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40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数字眼科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模式。统计两组患者对服务质量的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眼科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模式利用信息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患者就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数字眼科 区域协同 医疗服务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 分析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地区的 消毒供应中心 (在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2 月)搜集的 2000 个无菌器械包(实施 品管圈方法 ),再选取消毒供应中心 (在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1 月)搜集的 2000 个无菌器械包(未实施 品管圈方法 )。 采用统计学分析实施 品管圈前后的器械包缺陷(顺序颠倒、丢失细小部件、标识不清、签字模糊等)发生率。 结果:实施品管圈后顺序颠倒、丢失细小部件、标识不清、签字模糊等器械包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品管圈前 ( P

  • 标签: 品管圈 消毒供应中心 手术器械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地区的消毒供应中心(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搜集的2000个无菌器械包(实施品管圈方法),再选取消毒供应中心(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搜集的2000个无菌器械包(未实施品管圈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实施品管圈前后的器械包缺陷(顺序颠倒、丢失细小部件、标识不清、签字模糊等)发生率。结果:实施品管圈后顺序颠倒、丢失细小部件、标识不清、签字模糊等器械包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品管圈前(P

  • 标签: 品管圈 消毒供应中心 手术器械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基于医患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医疗纠纷发生率不断上升,临床导致医疗纠纷的因素较多,基于诸多因素的介导,开展综合防控机制具有临床研究价值。通过对既往医疗纠纷因素的整合,临床应通过 6个维度进行防控干预,切实符合新医改的宗旨要求,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医疗事业阶段为实施基点,全力构建新型的医疗纠纷防控机制,从医护人员及患者双角度出发,以减少非计划性医疗损害为目的,切实搭建良好的医患沟通体系,不断督促医疗管理体系的建立,强化医院及相关机构质控效果,增强医务人员及纠纷相关主体的能动性及认可度。

  • 标签: 新医改 医疗纠纷 综合防控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