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Rottinger外侧小切口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在人工关髋节置换中应用疗效。方法:采用外侧小切口行人工髋髋关节置换63例,随机分成服用独活寄生汤组、非服用独活寄生汤组。服用组术后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对术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arris评分显示:术前Harris评分从35.5分提高至6个月93.2分,终末随访时的97.4分。VAS评分显示:两组疼痛较治疗都有明显缓解,应用独活寄生汤组的术后疼痛减轻效果更具有优势(P=0.007,P〈0.01)。卧床时间上,应用独活寄生汤组为(23.0±0.71)d少于非用药组(30.2±4.81)d(P=0.035,P〈0.05)。住院时间上,应用独活寄生汤组为(14.4±01.67)d少于非用药组(14.4±1.67)d(P=0.012,P〈0.05)。患肢体肿胀消退时间,用药组(9.80±0.45)d少于非用药组(12.0±1.22)d(P=0.02,P〈0.05)。患者均能于半年左右步行来院复查,复查时拍摄双髋正位和患髋侧位片,均提示假体位置佳,无松动、下沉等表现,随访过程中,所有患者均能生活自理,行走自如,对自己的恢复情况满意。结论:Rottinger外侧小切口配合中药独活寄生汤组在缓解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及患肢肿胀消退时间相对于非用药组更具有优势。

  • 标签: 小切口 入路 独活寄生汤
  • 简介:摘要目的就TNF-α对损伤的内侧副韧带和交叉韧带中BMP-1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教研室在2011年09~11月时间内所收集到的4例滑膜组织和交叉韧带标本,其中女2例,男2例,截肢膝关节相应组织是在无菌条件下用镊子和剪刀来取得。先细胞培养,其次,pET32a(+)-Tat-PTD-VP3重组质粒构建示,分别测定半定量PCR、实时定量PCR。结果本组资料研究表明,TNF-α作用时间分别为24h、12h、6h、2h,作用浓度为5ng/ml。对于那些已经损伤的MCL细胞中,BMP-1的表达随着TNF-α浓度的不断增加也会出现逐步的下降趋势,用实时定量PCR来进行显示,BMP-1表达为117%、70%、62%、41%。而对于那些已经损伤的ACL细胞中,BMP-1的表达随着TNF-α浓度的不断增加会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用实时定量PCR来进行显示,BMP-1表达从最初的69%,下降到最后的27%。结论TNF-α能够有效地下调ACL作用,以及交叉韧带(ACL)和内侧副韧带(MCL)中BMP-1基因表达都出现了较大的下降,本实验为有效促进ACL自我修复,早期抑制TNF-α浓度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

  • 标签: TNF-&alpha 内侧副韧带 前交叉韧带 BMP-1 基因表达Effects of BMP-1 gene expression of TNF- on injury of the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and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经辅助内侧入口残端定位单束解剖重建交叉韧带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2012年6月-2015年6月本科室采用中药熏洗联合关节镜下经辅助内侧入口残端定位单束解剖重建交叉韧带的患者43例。术前、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对膝关节的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术后1年随访,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恢复好,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IKDC较术前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针对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经辅助内侧入口残端定位单束解剖重建联合术后中药熏洗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 单束重建 中药熏洗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治疗眼眶肿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例眼眶肿瘤患者被纳入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A组(外侧开眶术组)和B组(内外侧联合开眶术组)各3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肿瘤残留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视力水平及生活质量随着随访时间推移,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均可提高眼眶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需结合患者自身疾病类型选取手术方式。

  • 标签: []眼眶肿瘤 外侧开眶术 内外侧联合开眶术 生活质量 视力评分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内侧骨性关节炎采用陇中消肿止痛合剂联合单髁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内侧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髁置换治疗,实验组患者增加陇中消肿止痛合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差异。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治疗两组内侧骨性关节炎患者VAS评分和WOMAC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实验组患者各项评分改善程度更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内侧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陇中消肿止痛合剂联合单髁置换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陇中消肿止痛合剂 单髁置换 前内侧骨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