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总结了历代医家对胁痛的认识,病名上,有胠胁痛、季胁痛、胸胁痛及胁下痛等称法;病因有外邪侵袭、肝郁气滞、瘀血停着等不同;治法上有左右分治法、气血痰食分治法及脏腑分治法.兹加以讨论,以拓宽临床思路,提高疗效.

  • 标签: 胁痛 病因 证治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物质(SP)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肠黏膜中的表达。方法: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只,实验组15只。脉高压模型制备对照组仅暴露并游离门静脉主干及左肾上腺静脉。造模2w后分别检测两组的门静脉压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肠黏膜组织VEGF、P物质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2w实验组大鼠腹壁血管、肠系膜血管扩张较对照组明显,实验组大鼠有1只可见腹腔内有少量腹水生成,余大鼠及对照组未见明显腹水生成。实验组大鼠门静脉压力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化发现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结肠部位VEGF、P物质的表达及小肠部位P物质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肠部位VEGF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高压症肠黏膜病变(PHE)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VEGF、SP可能参与了PHE的发生发展。

  • 标签: 门脉高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P物质 小肠 结肠
  • 简介:关于成无己之生卒年代,一般以张孝忠之说为据,以为成氏生于嘉祐、治平年间,然通过考察,发现成氏当生于庆历至至和年间.王鼎后序称成氏"为权贵挈居临潢",即成氏是被胁迫去临潢的.又据有关文献所记,被掳之人的待遇是很悲惨的,但成氏作为医生,受到的待遇稍好一些.成氏死于临潢,至死未能回乡.

  • 标签: 成无己 生卒年代 生平概况 金人
  • 简介:明代中叶大量的养生著作中,吴江县医学训科吴禄的《食品集》是一部较有代表性的食疗医书。他以《食物本草》和《饮膳正要》为蓝本,根据自身医学实践的经验进行增删改定,指导吴中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饮食、健康养生。

  • 标签: 食品集 食疗养生 吴禄
  • 简介:"肺朝百脉",语出,王冰等前人多训释为:"肺受百脉之朝会".从情理、文理、医理三方面对此解提出质疑,并认为在上古音中"调"与"朝"为定母双声,幽、宵韵旁转,古音极近,具通假之基础,更进一步从书证及语境角度证实"朝"乃"调"之假借字,"肺朝百脉"即肺调百脉.

  • 标签: “肺朝百脉” 音韵 训诂 考证
  • 简介:本文从病名、病因病机、证治三方面对黄疸病的源流进行考证。总结了历代医家对黄疸病因病机的认识,同时对黄疸病的辨证施治进行深入剖析,以冀有裨益于临床.

  • 标签: 黄疸 病名 病因病机 证治
  • 简介:明代的药材造假现象相当普遍,据统计,被造假药材有52种,假药材或冒充药材的其他物品及造假行为有80种。分析药材造假的特点,首先是类型多样,表现为以假乱真、以次充好、重量上做手脚等。其次是技术较高,可以根据真药材的颜色、气味、形状,甚至湿润度、生长处所等造假,还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造假。最后是范围广泛,表现为被造假药材涉及植物类、矿物类和动物类,而且上、中、下品药材均被造假。

  • 标签: 药材 造假现象 明代
  • 简介:文章对吴茱萸的药性、配伍应用、使用指征及其毒性与解毒之法作了系统地介绍。其性下气最速,无论是肝、脾胃、肾经虚寒上逆,配伍昊茱萸应用,都能够收到良好的下气散结之效。

  • 标签: 吴茱萸 药性 配伍
  • 简介:咳嗽是呼吸科常见病,就中医学历代医籍和医家的相关论述进行整理源发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医家对咳嗽就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魏晋隋唐时期重视寒邪咳嗽发病中的作用,病证分型和治疗方法更为丰富;及至宋金元咳与嗽开始分而论之,辨证论治百家争鸣;明清时期将咳嗽明确分为外感内伤,对病因病机的认识逐渐统一;近现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将咳嗽的辨证论治体系不断细化和完善;近年来对咳嗽病的认识较前有所创新,规范化中医辨证论治的探索也对其诊疗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咳嗽 学术源流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 简介:一直以来,学术界对李时珍当年何时到北京太医院任职、任职时问有多久、任何种职务颇有争论,而且至今尚无定论。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对相关文物进行考证,试图解开李时珍太医院的任职之谜。

  • 标签: 李时珍 任职 医院 学术界
  • 简介:中医'门户'概念实际上是指《黄帝内经》中记载的'生长之门'及开阖枢理论,而祖国医学产生、发展于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沃土,中医'门户'概念也不例外。中国古代的北斗信仰视角下,对'门户'概念的起源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医'门户'概念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北斗信仰,古人相信北斗的斗杓不同节候的指向能够指示出世间阴气与阳气变化的状态,从而决定世间万物的兴衰生死。象思维的影响下,古人把北斗想象成一个大门,而的开阖影响着生气的收放。

  • 标签: 门户概念 北斗信仰 开阖枢 生长之门
  • 简介:《黄帝内经》一书,今日所见,即宋以后遗存之《素问》与《灵枢》,为中医学术的奠基之作,故后世奉之为经典.就其内容而论,涉及中医理论与学说的诸多方面,"腧穴"问题,其中之一也.然就今存《素问》与《灵枢》文本之有关篇章,对腧穴之某些问题,存有诸多疑处,以下仅从两个方面,举例说明,并聊为析.

  • 标签: 腧穴 《黄帝内经》 《灵枢》 《素问》 中医学术 中医理论
  • 简介:系统的整理历代本草文献关于中药女贞予的记载的过程中,发现女贞子的四性并非有争议的寒性性、温性或者平性,而是凉性的。

  • 标签: 女贞子 四性 本草 考辨
  • 简介:《咽喉秘集》是具有较高文献与学术研究价值的清代喉科著作,但作者及成书年代难以考据.其书流传较广,版本众多,从同治、光绪、宣统到民国各个时期,屡经翻刻,甚至流传至香港、日本等地.经版本寓目与文献研究后,将其传本系统及源流作一叙述.

  • 标签: 咽喉秘集 版本 文献研究
  • 简介:迟脉与数脉均为临床常见脉象,其诊法及主病的探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脉搏搏动的快慢是迟脉和数脉的主要区别,但不是诊断迟脉和数脉的唯一标准,只有兼顾脉象的辨别才能准确地诊断迟脉和数脉,并把握迟脉和数脉的临床主病。

  • 标签: 迟脉 数脉 诊法 脉率 脉象
  • 简介:系统整理了截止1911年前的江苏地区针灸医籍共计41部,涉及医家40人。其中元代及元以前5部,明代14部,清代22部;医籍中7部分布苏北,34部分布苏南,尤其是苏州吴县一带较为集中;现存15部,26部已佚。

  • 标签: 江苏 古代文献 针灸医籍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脾切除加奇静脉断流术对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及脾亢115例的疗效及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间11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脾亢病人采用脾切除加奇静脉断流术疗效并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101例病人痊愈(87.8%),术后发生并发症14例(12.2%)其中肺部感染12例,术后腹腔出血2例,其中一例死亡。结论脾切除加奇断流术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主要手段,治疗效果好。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及围手术期处理能减少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门奇静脉断流术 脾切除术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脾功能亢进
  • 简介:近日,中日杜仲研究所实验基地河南省三峡市灵宝朱阳镇阎家驮村举行了揭牌仪式。日本新能源产业省生物技术开发部部长田道信吾,日本大阪大学、日立造船株式会社和中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合作单位的有关专家出席仪式。

  • 标签: 三门峡市 河南 研究所 杜仲 日本大阪大学 生物技术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