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检验中试纸及镜检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尿液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试纸进行尿检,观察组采用镜检进行尿检。观察并记录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并对比分析。结果镜检和试纸检测中均能准确测出患者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的含量;试纸及镜检检测阳性率、假阳性率、阴性率、假阴性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液检验中,试纸与镜检均是有效的检查方法,为提高检验准确率,可联合使用两种检查方法。

  • 标签: 尿液检验 试纸法 镜检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ELISA 对比胶体金检测血液中 HIV 抗体的结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9 月~ 2020 年 1 月在我院进行血液 HIV 抗体检查患者 84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胶体金检测和 LISA ,并通过免疫印迹确定,分析比较两组检测方法的特异性。 结果 通过 ELISA 检测,本次实验 84 例患者中有 49 例呈现阳性, 假阳性 10 例, 其假阳性率为 11.90% 。经过胶体金检测,本组 84 例患者血清中有 39 例呈阳性, 7 例成假阳性,其假阳性率为 8.33% 。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ELISA 综合 准确性 相对较高,因此在临床血清 HIV 抗体检测中,两种方法都可以使用,进而促使检验结果准确率的提升。

  • 标签: ELISA 法 胶体金法 HIV 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采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1月之间我院收治的90例需进行血常规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采血的不同分为对照组(末梢血)和观察组(静脉血),每组患者45例,对比分析两种不同采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中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含量(Hb)均低于观察组,而白细胞计数(WBC)则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不同采血法 血常规检测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系列干预对策,以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包括培训和教育、环境改善、技术优化和团队协作与沟通。方法 我们通过分析现有问题和需求,结合最新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组干预对策。这些对策包括提供培训和教育措施,改善工作环境,优化技术支持,并增强团队的协作和沟通。结果:实施这些干预对策能够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环境,优化技术支持,并促进团队的合作和沟通。结论:通过培训和教育、环境改善、技术优化和团队协作与沟通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干预对策的实施效果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破损,原因及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标本溶血对ELISA检测HBsAg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使用HBsAg呈现阳性与HBsAg呈现阴性的标本各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冰冻的方式令120例标本发生溶血。对于溶血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使用酶标仪对结果加以判定。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HBsAg呈现阴性溶血标本检测HBsAg的假阳性率是30%,HBsAg呈现阳性溶血标本检测HBsAg的假阴性率是8.33%。结论 针对ELISA对溶血标本进行HBsAg检测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假阴性或是假阳性。

  • 标签: 标本溶血;ELISA;HBsAg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疾控中心在梅毒筛查中进行ELISA和TRUST检测的准确性。方法:对哈尔滨市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梅毒筛查的160例患者予以选取,收集时间段为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均予之施行梅毒血清学实验,所有患者均行甲苯胺红不加热(TRUST)与酶联免疫吸附(ELISA)进行检验,就上述两种检测方法用于梅毒诊断中的准确性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相较于TRUST检测,选择采取ELISA进行梅毒诊断的阳性检出率、敏感度测验结果均呈更高显示(P<0.05)。结论:经比照分析,相较TRUST检测,在梅毒检验中采取ELISA 诊断准确率及敏感度均更具优势,可作为临床诊断梅毒的首选,价值十分突出。

  • 标签: 疾控中心 梅毒 ELISA法 TRUST法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取荧光PCR和生物芯片检测人乳头瘤病毒核酸结果。方法:择取我院2023年8月份到10月份实际纳入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采取荧光PCR和生物芯片检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全部接受宫颈细胞学检测,详细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人乳头瘤病毒核酸的结果。结果:采取荧光PCR检测HPV-DNA结果阳性34例,阳性率为68.00%,采取生物芯片检测阳性28例,阳性率为56.00%。结论:荧光PCR与生物芯片检测方法诊断效能均良好,因此,临床检测环节,需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检测方法。

  • 标签: 荧光PCR法 生物芯片法 人乳头瘤病毒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块在小细胞肺癌诊断及基因检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赣州市人民医院从2015年1月~2018年5月的40例细胞块诊断为小细胞肺癌病例(细胞学涂片+细胞块HE及免疫组化),其中20例经过纤支镜活检证实。用二代测序检测EGFR(18、19、20及21号外显子)。结果:其中20例行纤支镜活检的诊断结果与细胞块及免疫组化诊断结果一致。EGFR总突变为30%(12/40),其中21号占58.33%(7/12),19号为41.67%(5/12),两者同时突变8.33%(1/12)。结论:细胞块结合免疫表型可用于标准诊断肺癌及其分类。细胞块可用二代测序检测EGFR。

  • 标签: 细胞块 免疫组化 非小细胞肺癌 诊断 基因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环介导等温扩增( LAMP)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中心 2019年 1月到 2020年 1月期间临床诊断为肺结核的 70例患者的痰标本,分别运用 LAMP与荧光染色法涂片进行检测,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70例标本中, LAMP与荧光染色法涂片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45.71%( 32/70)、 28.57%( 20/70),与荧光染色法涂片对比, LAMP的灵敏度为 95%( 19/20)、特异度为 76%( 38/50),总体一致率为 81.43%( 57/70)。两种方法一致性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者一致性良好。在检测时间上,与涂片法相比,大批量标本检测中 LAMP所用时间较短。结论 痰标本检测中, LAMP阳性检出率优于荧光染色法涂片,批量检测性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LAMP法 检测
  • 简介:摘要:离子色谱因其所具有的操作简单、精度高等特点被泛应用到多个领域中,尤其是在药品检测中的应用,可以为药品质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据。离子色谱用于药品检测,主要包括阴离子与有机酸、阳离子与有机胺、抗生素、中药材以及多糖类等多个方面,本文进一步阐述了离子色谱特点分析以及离子色谱用于药品检测要点控制。

  • 标签: 药品检测 离子色谱法 运用探讨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盐酸替罗班原料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方法:依据 2015年版《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检查”项下凝胶的要求,通过干扰试验确定样品最大无干扰浓度,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样品浓度在 0.05mg/ml或以下时对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无干扰作用。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盐酸替罗班原料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 标签: 盐酸替罗非班 细菌内毒素检查,凝胶法 干扰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抗体检测中使用酶联免疫和胶体金的结果。方法:将本院2021年12月-2022年6月份就诊的146例艾滋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所有患者给予胶体金、酶联免疫对艾滋病的抗体进行检验,主要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最终检测结果、检测满意度。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最终结果和满意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论是胶体金还是酶联免疫方法,对于检验艾滋病的抗体均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最大限度提升疾病的检出率,同时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对于临床艾滋病检验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艾滋病 抗体检测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早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均为肺癌疾病患者,时间选自2019-2020年,总计8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清晨空腹情况下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4ml),以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以及配套电化学发光试剂检测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记录两组受试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肿瘤标志物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阳性率以及观察组不同TNM分期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NSE、CEA等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离子色谱是一种以高效液为媒介的液相色谱,在离子分析领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离子色谱在实践中的运用极为广泛,它能够对糖类、有机酸、有机碱,以及重金属等众多物质展开检测,其检测的灵敏度高、适应性好,结果的出具快速高效、准确精密。当前,离子色谱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我国的环境监测、食品卫生,石油化工,以及新兴的半导体等众多行业之中,并取得了极为显著的应用成效。本文从离子色谱的内涵和分离机理入手,对离子色谱在公共卫生检测中的应用要点展开了相应的分析与论述,以期能够推动离子色谱在我国的标准化、专业化、现代化运用,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进步不断助力。

  • 标签: 公共卫生检测 离子色谱法 应用要点
  • 简介:[摘要 ]目的:对间接免疫荧光( IIFA)检测抗核抗体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中收治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共 50例进行检测。分别用 IIFA和胶乳进行检测, IIFA检测结果分为观察组,胶乳检测结果分为对照组。对两组结果的检测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 IIFA的检测准确率为 82%,超过胶乳检测准确率 64%。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IIFA对于抗核抗体的检测准确率更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间接免疫荧光法 胶乳法 抗核抗体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稀释在重度脂血凝血样本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1年5月本院20例重度脂血样本,分别采用高速离心法及稀释法测定PT、APTT两项结果,同时用20例对照组数据所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将重度脂血样本的稀释后结果换算出稀释前结果,并将换算的稀释前结果与高速离心后未稀释检测结果作t检验分析。结果 重度脂血样本稀释前后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稀释法测定PT、APTT可应用于临床重度脂血样本。

  • 标签: [] 稀释法 重度脂血 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