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 疤痕子宫足月妊娠经阴道试产临床特点方法 :抽取 2019 年 9 月 ~2020 年 6 月收治的 30 例疤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 30 例初次妊娠足月产妇,对比两组经阴道试产分娩成功率及分娩结局。 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 63.33 %,明显低于对照组 80.00% ( P <0.05 ); 观察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为 13.33% ,对照组 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为 10.00% ,差异不明显( P> 0.05 )。 结论:针对疤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采取经阴道试产,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减少不良分娩结局发生。

  • 标签: 疤痕子宫 足月妊娠 经阴道试产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孕妇经阴道试产的护理方法。方法:从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我院产科接收的瘢痕子宫孕妇中选取84例。根据入院编号奇偶性分组:奇数编号的42例进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偶数编号的42例进入试验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产程时间和产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孕妇第一和第二产程用时更短,产后并发症率更低(7.14%vs23.81%),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孕妇阴道试产时,全程优质护理能加快产程进度,有助于减少产后并发症。

  • 标签: 瘢痕子宫 阴道试产 全程优质护理 产程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产程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具备阴道试产条件的75例有剖宫产史的待产妇,密切观察产程变化,记录分娩情况。结果75例中有62例阴道分娩,阴道分娩成功率为83%,由于产程停滞或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13例,产后出血2例,无先兆子宫破裂或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及其他合并症的发生。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产程中严密监测及完善护理措施,剖宫产术后妊娠阴道分娩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阴道试产 产程观察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64-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试产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和非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初产妇各50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阴道试产,记录阴道分娩结果。结果两组在阴道分娩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在总产程时间、阴道出血量、及1min新生儿Apgar评分等临床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试产是可行的,只要做好备血和急诊剖宫产准备,就能够有效保障母婴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瘢痕子宫 足月妊娠 阴道试产
  • 简介:【摘 要】目的:评析瘢痕子宫阴道试产产妇采用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瘢痕子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2例产妇在阴道试产过程中拒绝药物分娩镇痛,实验组18例产妇则在阴道试产过程中采用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组间分娩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产妇分娩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分泌镇痛的应用可有效降低瘢痕子宫产妇阴道试产时的疼痛,且不会对新生儿即产妇造成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 瘢痕子宫 阴道试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阴道试产与选择剖宫产的妊娠结局。方法:将2021年09月-2024年02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剖宫产术再次妊娠孕妇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阴道试产(椎管内麻醉镇痛);对照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拒绝阴道试产直接选择剖宫产。评估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破裂发生率、羊水栓塞、产后24小时总出血量、患者住院天数,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Ph值、剩余碱,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8%,前者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的产后24小时总出血量多于观察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的住院天数长于观察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相关指标差于观察组新生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观察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前者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阴道试产(椎管内麻醉镇痛)可改变人们既往“一胎剖二胎必剖”的观念,使更多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实现阴道试产,避免重复剖宫产及剖宫产带来的母婴并发症,实现孕妇自然分娩梦,从而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在二级医院即可开展,且易被孕妇及家属接受,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再次妊娠 阴道试产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试产产妇镇痛分娩时应用硬膜外麻醉结合低剂量缩宫素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阴道试产产妇100例,随机均分为分析组、对照组,分析组给予硬膜外麻醉结合低剂量缩宫素镇痛分娩,对照组进行常规阴道试产,对二组产妇剖宫产率、分娩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分析组与对照组相比,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疼痛评分均更优,自然分娩率更高,P值<0.05。结论:在阴道试产产妇镇痛分娩中应用硬膜外麻醉结合低剂量缩宫素的镇痛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产妇产程时间,减少剖宫产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低剂量缩宫素 阴道试产产妇 镇痛分娩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子宫下段瘢痕组织厚度与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妊娠妇女阴道试产成功率的关联性分析。方法:研究节点2021年3月-2022年6月,纳入研究的对象为本院收治的28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妇女,落实对其资料的分析,以是否阴道试产成功为依据,分为成功12例,未成功16例,分析影响阴道试产的因素,并评估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妊娠妇女阴道试产成功率与子宫下段瘢痕组织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经对比,妊娠时间间隔少于24个月、子宫下段瘢痕组织低于3mm、体质数超过30kg/m2、年龄超过30岁相比,成功者与未成功者有差异(P

  • 标签: 子宫下段瘢痕组织厚度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 再妊娠 阴道试产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阴道炎患者使用制霉菌素阴道胶囊、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治疗药物,对患者分组。对照组(50例)使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观察组(50例)使用制霉菌素阴道胶囊、乳酸菌阴道胶囊。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女性阴道炎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多种致病菌、真菌均可造成阴道炎症。另一方面,女性阴道内又繁殖有大量乳酸菌及其它有益菌。因此,在阴道炎临床治疗中,宜采用制霉菌素、乳酸菌两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 标签: 阴道炎 制霉菌素阴道胶囊 乳酸菌阴道胶囊 联合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酸菌阴道胶囊与制霉菌素阴道胶囊联用治疗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阴道炎患者共 70例,数字表随机分 2组每组 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制霉菌素阴道胶囊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乳酸菌阴道胶囊。比较两组阴道瘙痒、白带增多异味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阴道清洁度、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阴道瘙痒、白带增多异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阴道清洁度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制霉菌素阴道胶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对于阴道炎的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乳酸菌阴道胶囊 制霉菌素阴道胶囊 联用治疗 阴道炎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的样本为阴道患者70例,均来源于本院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就诊者。以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采取甲硝唑片治疗,观察组采取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阴道炎 复方甲硝唑阴道栓 疗效 阴道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软胶囊对阴道炎的疗效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阴道炎患者中,选取6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阴道炎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结果:在炎性因子水平方面,治疗后,实验组在CRP、TNF-a、IL-6方面均小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症状积分方面,治疗后,实验组在疼痛、黏膜水肿、瘙痒、阴道分泌物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阴道炎的治疗中,采用乳酸菌阴道软胶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乳酸菌阴道软胶囊 阴道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阴道炎的治疗中复方甲硝唑阴道栓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102例阴道炎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甲硝唑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阴道炎 复方甲硝唑阴道栓 甲硝唑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阴道炎治疗前后阴道菌群的变化情况。方法:针对100名阴道炎病人进行研究。将全体病人通过随机法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5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采用甲硝酸溶液对病人的阴道和外阴进行冲洗,同时把甲硝唑栓放到阴道当中。而研究组则采用乳杆菌活性胶囊进行治疗。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阴道菌群前后的检出情况和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革兰阳性杆菌数比治疗前明显要多,而对照组菌群数量显著减少。研究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阴道炎的治疗,在采用抗炎药物的同时,还要让阴道具有良好的菌群环境。同时在清除掉病菌的基础上,应保证具有足够的正常菌群,以防止受到二次感染。

  • 标签: 阴道菌群 乳杆菌 甲硝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