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使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绍兴文理学院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与全国常模(PC=21.25±7.14;NC=30.26±8.74)相比,绍兴文理学院学生的积极特质应对方式(PC=35.27±8.06)和消极特质应对方式(NC=26.70±7.05)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校大学生之间的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大学生PC(男性=36.00,女生=34.63)与NC(男性=25.93,女生=27.37)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年级学生之间PC(一年级=36.00,二年级=34.20,三年级=34.80,四年级=36.29)与NC(一年级=26.91,二年级=26.70,三年级=27.20,四年级=.26.08)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农村与城市学生之间NC(城市=26.24,农村=26.86)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PC(城市=37.08,农村=34.64)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性别和年级是大学生特质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大学生 特质应对方式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61-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恶心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对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恶心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通过量化分值来体现。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为21.6±3.3,抑郁自评量表(SDS)为21.8±3.4。而对照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为38.6±4.4,抑郁自评量表(SDS)为39.8±4.5。结论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后,再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情,可以为患者树立良好的心态,以此来有效的配合治疗。这对于患者的有效治疗具有非常中重要的意义,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焦虑 抑郁 肿瘤患者 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156-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在一段时间内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开胸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在术前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护理,对比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结果两组治疗前状态焦虑(S-AI)、特质焦虑(T-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S-AI、T-AI明显升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观察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前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与不安,尤其是女性,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焦虑 开胸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外科术后监护期患者家属的焦虑特点,总结焦虑患者家属的护理对策。方法使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135例胸外科术后监护期患者家属的焦虑状况进行分析,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对比性别、不同年龄、学历水平、与患者关系家属的焦虑程度。结果患者SAS评分,22.5~81.2,平均SAS评分(58.4±6.3),与中国常模水平(29.78±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例(70.4%)家属SAS评分高于50分,轻度焦虑53例(55.8%),中度焦虑25例(26.3%),中度焦虑17例(17.9%)。患者技术的性别、年龄、学历水平与焦虑程度关系密切,女性患者、年龄少年及中老年、低学历水平家属的SAS评分更高。家属与患者的是否为配偶关系与焦虑程度无明显关系。结论胸外科术后患者家属存在普遍存在焦虑情绪,焦虑水平有其性别、年龄及教育水平有关;应做好心理护理、针对性护理、药物护理等措预防和减轻焦虑

  • 标签: 胸外科 术后监护期 患者家属 焦虑状况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亲情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干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了我院收治的196,例焦虑症患者,经诊断,这些患者全部符合焦虑症的有关临床症状。对这些焦虑症患者进行随机编码,选择其中的单数号码患者为对照组,双数号码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然后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对于观察组患者,其处理实施常规护理之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亲情护理。在护理工作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以及满意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知,采用亲情护理模式之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降低为(50.2±5.7),而对于对照组患者,其评分为(59.6±5.6),两组数据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通过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得知,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焦虑症患者,其采用亲情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加强医护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焦虑症 亲情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患沟通对改善肿瘤患者焦虑心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具有焦虑心理的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遵循双色球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n=40)、对照组(n=40),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加强护患沟通,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导致患者焦虑的因素与恐癌心理、知识缺乏、担心医疗费用、缺乏家人支持及治疗信心等;两组患者沟通前焦虑程度比较(p>0.05);沟通后,观察组焦虑程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患沟通能有显著改善肿瘤患者的焦虑程度,促进患者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护患沟通 肿瘤 焦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与焦虑状况及其发生特点,为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标准与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标准,均利用问卷法,调查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发生情况,并分析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与其性别、病程、并发症、生活地域及其受教育程度等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经问卷调查发现,本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焦虑情绪发生率为79.2%,抑郁情绪发生率为65.0%。其中SAS评分表现为女性患者SAS评分较男性高(P<0.05),农村患者SAS评分较城市高(P<0.05),病程≥10年患者SAS评分较<10年者高(P<0.05),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SDS指数表现为合并并发症患者SDS指数高于无并发症者(P<0.05),小学学历患者SDS指数高于≥大专者(P<0.05),各项数据比较统计学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内心易发生焦虑、抑郁情绪,且不同条件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发展特点表现各异,该症患者的临床治疗需结合其心理特点及情绪变化,对其实施针对性治疗与护理措施。

  • 标签: 2型糖尿病 抑郁 焦虑 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对于焦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4年3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焦虑症患者共有6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观察组使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在患者接受治疗以及治疗一段时间后分别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估。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之后HAMA总分相对于治疗之前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满意程度以及生活质量总分,相对于接受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组患者治疗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对于焦虑症的治疗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对于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药物治疗 焦虑症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