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医院文化建设作为医院管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提高职工的人文素养,统一价值观,培养并打造具有特色的医院精神内涵与核心竞争力,为医院的快速发展提供精神与文化保障。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传统文化中体现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行为准则等不仅具有浓厚的历史性,还有其独特的可借鉴性,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研习并领悟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了解历史,并建设有深厚底蕴以及时代特征的现代医院文化。本文阐述了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探讨在推进医院文化建设时中国传统文化发挥的作用,现作如下综述。

  • 标签: 医院文化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 重要性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中华传统文化对医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改进路径。结论:中华传统文化为当前医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医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中华传统文化 医科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 简介:摘要中国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有关人类心理和精神生活的阐述,如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无为而治”等传统文化都提现了个体与自身、家庭、群体、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相互和谐的心理生活道路.利用我校作为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大学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得天独厚的培养,以及近代以来面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法,如何将中医药传统文化思想与近代心理问题解决方法融为一体,对于目前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1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标签: 传统文化 大学生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要求,人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对于校园文明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其二者之间的关系又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校园文明的建设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创新,又会加强校园文明的建设。

  • 标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校园文明建设
  • 简介:摘要: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艺”与“道”的关系。中医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生命运动变化规律 的学问。中医学继承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于生命根源和运动规律的认识;运用了中 国传统思维方式,以阴阳五行象数理论为认识工具,对于人体生命运动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刻的考察和系统的总结。 文章从“天人合一”思想和阴阳五行象数理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 标签: 中医学 哲学 天人合一 阴阳五行
  • 简介: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随着医院的发展,现有的占地面积和医疗用房已不能满足业务的需求,急需扩建医疗用房。于是医院规划新建门急诊、医技病房综合楼,新增床位1000张,总床位数增至1400床。医院用地面积为55940m2,总规划建筑面积146745m2,原有建筑面积35807m2,新建建筑面积110938m2。

  • 标签: 县人民医院 云南腾冲 传统文化 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 占地面积 设计
  • 简介:摘要:传统医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文献梳理与归纳,在深入了解东盟国家及中国传统医药基础上,讨论中国与东盟各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异同,为地区间传统医药文化交流与传承创新提供参考。

  • 标签: 传统医药 东盟 比较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发展正处于火热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加看重医务人员的综合水平和医德医风,因此当前社会不仅需要对医务人员医疗技术进行提升,还要重视医德培养,期望能培养出医疗技术高超且医德医风良好的医学人才。医药学已经在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大医精诚理念就是其中一个非常经典的中华传统医德教学理念。本文探析基于大医精诚理念的新时代中华传统医德育人体系建构,共分为三部分展开叙述。期望本文能为新时代中华传统医德育人体系构建提供可参考性意见,为培养新时代医务工作者奠定基础。

  • 标签: 大医精诚 医德育人 传统文化教学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如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在临床上应用较为普遍,其主要是为患者提供安全且可长时间应用的静脉通路,在诸多类型患者中受到重视,其中以营养治疗、化疗中应用较多。虽然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其可能伴随诸多并发症,其中以置管后血比较常见,继而导致管道堵塞,机械静脉炎、血栓形成等,不利于患者健康及治疗效果,因此需注重PICC置管后血的预防及处理。本文主要分析了导致PICC置管后血的发生原因,阐述了PICC置管后血判断标准,并针对PICC置管后血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减少置管后血的发生,保证置管安全性。

  • 标签: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 渗血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探讨PICC置管后发生穿刺点液的原因、对策及预防措施,说明穿刺点液与患者的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置管前评估患者的病情及营养状况,置管中选择合适的静脉和穿刺点,置管后做到规范化维护,可以减少PICC置管后穿刺点液的发生。

  • 标签: []PICC导管 穿刺点渗液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筋膜学以寿命为轴线诠释生物进化规律,创新性地提出全身结缔组织所构成的筋膜软性支架网络,是身体内的“土壤”,是维持较长生命周期的重要物质基础。细胞的功能状态和生命活动(细胞更新)均离不开筋膜所提供的支持(营养)和储备(干细胞)等功能。这一全新的人体观和方法论为揭示阴阳、五行、经络、穴位等中医学的主要关键科学问题,系统阐释众多传统疗法的作用机制,制订疑难病症的有效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图书推荐 卫生行业 干细胞 进化规律 物质基础 生命周期
  • 简介:摘要 PICC 是目前临床上的常见手段,其可以避免对患者进行反复穿刺的情况,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同时 PICC 的导管弹性较好,利于患者穿刺后的活动,并且保留时间长、操作方便且安全,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护理人员的压力,改善患者的皮肤穿刺状态。而神经重症患者就处于需要长期输液的状态,也成为了 PICC 主要针对的患者群体,随着 PICC 的不断推广使用,其弊端也逐渐的显露出来,例如:液等,为了做好应对的措施,本文则以神经重症患者为例,分析 PICC 穿刺点出现液的原因,并提出护理解决措施。

  • 标签: 神经重症 PICC 穿刺点 渗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预防和护理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的对策。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的64例血液透析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进行分组,每组32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内瘘血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对比内瘘血发生情况,研究组发生率为3.13%,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对比护理满意度评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为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预见性护理方式对内瘘血预防和护理能够减少内瘘血发生率,降低对患者的影响,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内瘘渗血 预防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