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腹部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患者腹腔淋巴结MRI资料,比较良、恶性淋巴结相对信号强度(RS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结果40例共计139枚淋巴结,良性81枚,恶性58枚。139枚淋巴结全部为DWI高信号,128枚呈ADC低信号,11枚呈等高信号;良、恶性淋巴结平均ADC值分别(1.359±0.212)×10-3mm2/s和(0.960±0.261)×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I分别为(3.144±1.587)和(5.603±1.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成像可作为腹部淋巴结检查及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的辅助手段。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腹部 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 在腰骶丛神经影像诊断时可应用PROSET技术以及DW-MRN技术,为提高患者的诊断效果,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扩散加权磁共振神经成像以及选择性水激励脂肪抑制技术具有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目标选择在我院进行腰骶部检查的受检者,纳入其中的30例进行研究。结果 针对受检者的腰丛神经显示效果进行分析,PROSET的显示率明显比DW-MRN好很多,产生的差异十分明显(P<0.05),同时对骶神经以及腰骶干的显示效果进行分析,比DW-MRN优秀很多(P<0.05)。受检者的根鞘和腰骶神经根可以通过PROSET清晰的显示出来,同时腰骶丛神经信号增高和受累增粗则DW-MRN较为敏感,受检者的腰骶丛节后神经可以通过MIP重组的3D图像有效的显示出来。结论 受检者腰骶节后神经和腰骶丛神经节可以通过DW-MRN直观的显示,通过和PROSET进行联合应用,可以更加直观的诊断腰骶丛神经病变。

  • 标签: 腰骶丛神经 扩散加权成像 临床应用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作用。方法以肝癌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为纳入分析对象的主要方向,主要选取时间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选取人数为50例。为了深入了解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应用效果,运用分组对比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排序,将单数分为参照组(n=25),双数分为研究组(n=25),使用常规磁共振完成参照组患者的诊断,给予研究组患者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使用以上方法后需要对患者诊断时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加以分析后统计2组诊断结果并记录两组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比较。结果:不用方法扫描后比较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灵敏度,研究组高于参照组{(96.0%)比(72.0%)}(P<0.05)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特异度相比研究组的优势明显高于参照组{(66.67%)比(33.33%)}差异较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进行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可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指导,有利于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在今后诊断中加大推广和应用力度。

  • 标签: 超急性期脑梗死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成像在肺癌病理类型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2019年5月~2021年10月于本院健康体检期间X线胸片检查中检出疑似肺癌患者57例,行回顾性临床研究。患者手术病理检查前,均接受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成像联合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准,分析联合诊断效能及不同病理类型肺癌影像学参数差异性。结果:(1)DWI-DCE MRI联合诊断实施对肺癌诊断敏感度为92.31%,特异度为88.89%,符合率为91.23%。(2)肺癌腺癌患者ADC值(1.19±0.09)及DCE-MRI中Ve(0.35±0.06)、Kep(0.51±0.15)min及Ktrans(0.16±0.05)min均高于鳞癌、小细胞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病理诊断中可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成像联合诊断中经分析受检者病灶成像ADC值、DCE-MRI定量参数差异性特征,提升肺癌检出率,明确肺癌患者病灶病理分类,临床诊断价值显著。

  • 标签: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成像 肺癌 病理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核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宫颈癌患者,术前分别采用常规MRI序列以及常规MRI序列联合DWI对患者病症及分期情况进行检查诊断,对比两种方式的检查与诊断结果,以对核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结果手术检查发现40例患者共存在34个盆腔淋巴结肿大病灶,其中,DWI联合常规MRI序列检出率为91.1%,常规MRI序列检出率为69.9%,此外,两种检查方式在Ⅰb与Ⅱb分期准确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WI联合常规MRI序列进行宫颈癌患者病症诊断与分期检查的准确率相对较高,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核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宫颈癌 诊断 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EI)定量参数及动态对比增强(DCE)半定量参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鉴别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1-2019.12 60例乳腺肿瘤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组:对照组为良性,观察组为恶性。都实施扩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对比增强检查,对比定量参数ADC、半定量参数早期强化率(EER)、峰值时间(Tmax)、峰值强化率(Emax)。结果:观察组ADC值、Tmax、Emax低于对照组,且EER明显较高(P

  • 标签: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定量参数 半定量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和非特异性乳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确诊的DCIS及非特异性乳腺炎患者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总数为60。60例患者均接受DCE-MRI单独检查以及DCE-MRI联合DWI检查,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诊断价值。结果 在诊断准确度上,联合诊断和病例结果接近(P>0.05),单独接受DCE-MRI检查准确度低于病理诊断(P<0.05),和联合诊断相比,DCE-MRI检查准确度较低(P>0.05);非特异性乳腺炎TIC多为Ⅰ型,DCIS多为Ⅲ型。两者在Ⅱ型上差异较小。非特异性乳腺炎ADC界值高于DCIS(P<0.05)。结论 DCIS及非特异性乳腺炎利用DCE-MRI检查可准确了解疾病情况,联合DWI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为详实的资料,值得重视及推广运用。

  • 标签: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乳腺导管原位癌 非特异性乳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权磁共振弥散图像对脑梗死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7名疑似患者,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本研究,所有患者进行常规MRI平扫和磁共振弥散检查,比较不同结果。结果:所有被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均采用加权磁共振弥散图像,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比较。在两例FSET2WI上未发现异常高信号、异常高信号时进行加权磁共振分布分析,两例为发病后6小时,两例为发病后11小时,两例为T2WI中的高信号,通过加权分析磁共振弥散-以异常信号的形式;8例患者在发病后12至24小时内接受检查,通过FSET2WI和磁共振弥散分析观察到异常高信号;在24-48小时的检查中,两名患者在FSET2WI中显示了多个病灶,什么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中的异常信号,通过加权成像对脑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100%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图像。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图像灵敏度和特异性诊断脑梗死的价值较高,具体临床应用。

  • 标签: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脑梗塞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 SWI)在脑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脑部常见疾病患者 47例为对象,采用 SWI为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和分析患者的脑组织中病灶部位及面积和累及周围组织等情况。结果:脑微出血、脑梗塞和海绵状血管瘤、小静脉畸形、静脉窦血栓等脑部常见疾病的 SWI图像表现各异,实际影像和患者的病灶组织位置、面积等相关。结论: SWI能清晰的显示脑部常见疾病患者的病灶组织影像,为医生的病情诊疗提供准确的影响,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脑部常见疾病 磁敏感加权成像 病灶组织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脑脓肿与脑肿瘤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就诊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的脑脓肿29例、脑肿瘤坏死31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DWI和常规MRI检查。比较DWI和常规MRI对脑肿瘤、脑脓肿诊断结果,记录脑脓肿与脑肿瘤坏死液化区域弥散系数值。结果DWI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明显高于常规MRI诊断,差异显著(P<0.05);脑肿瘤坏死和脑脓肿在对侧脑实质、脓肿或囊变坏死、脓液及脑脊液在液化区域弥散系数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DWI在鉴别脑肿瘤坏死和脑脓肿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提高诊断正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DWI 脑脓肿 脑肿瘤坏死 鉴别
  • 简介:目的通过对帕金森氏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头颅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各感兴趣区ADC值及FA值的变化与帕金森病的关系。方法应用3.0TMR机对31例帕金森氏病患者及37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同时测量并比较基底节区、红核区及黑质区的ADC值及FA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帕金森氏病患者黑质区的ADC值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在基底节区及红核区均高于健康志愿者,但无统计学意义;帕金森氏病患者基底节区的FA值显著低于健康志愿者(P〈0.05),在红核区及黑质区均低于健康志愿者,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可作为协助诊断帕金森氏病的一种方式。

  • 标签: 扩散张量成像 帕金森氏病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 GE 3.0T 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不同高 b 值情况下,脑梗塞的相关影像学表现的差异,讨论不同高 b 值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的价值。 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我院 近 年部分急性和亚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影像资料。弥散加权成像( DWI )均取 b 值分别为 1000 、 2000 、 3000s/mm² ,通过测量患者病变部位的 DWI 值和 ADC 值,分析对比不同高 b 值情况下弥散加权成像( DWI )的影像学差别。 结果 当 b 值在 1000s/mm²--3000s/mm² 时,急性期脑梗塞和亚急性期脑梗塞在弥散加权成像序列( DWI )上呈现为高信号, ADC 图上呈现为低信号,伴随着 DWI 序列 b 值的不断增高,图像对比度不断增加,梗塞病灶边缘更清晰,显示病灶数量不断增加,但信噪比下降。 结论 弥散加权成像( DWI )对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b 值是弥散加权序列成像中的重要参数,选择合适的 b 值在对急性期及亚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特别是小病灶的诊断方面具有更高的优势。

  • 标签: 脑梗塞 核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对胃癌术前N分期的诊断效能和淋巴结转移判断的准确率。方法:本研究通过我院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病理活检,术前使用GE 1.5T扫描仪和GE 64排多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 及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联合多层螺旋CT的检查,然后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磁共振DCE及DWI联合多层螺旋CT 在胃癌术前N分期、诊断数据,并与病理活检结果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在1周内完成CT和MRI检测,顺序不分先后。将采用CT检测的结果纳入A组,MRI平扫+增强检测的结果纳入B组,将三组技术联合检测的结果纳入C组。比较三种诊断技术下患者疾病诊断准确率和术前N分期情况。结果:C组准确率为98.89%(89/90),B组准确率为94.44%(85/90),A组准确率为(82.22%)74/90,C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B组和A组(P<0.05);同时C组分期准确率高于B组和A组(P<0.05)。结论:在胃癌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诊断相较于单一的CT或者核磁共振诊断准确率和分期准确率更高。

  • 标签: 多层螺旋CT MRI平扫+增强 胃癌 术前N分期 淋巴结转移 影像特征
  • 简介:【摘要】 目的 : 分析弥散加权成像扫描( DWI )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诊断效能 。 方法 : 选取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本院 就诊 的 150 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患儿 为研究对象, 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依次进行头颅 CT 检查、常规 MRI 检查、 MRI 弥散 加权成像扫描 技术 检查,对比三种检查方案下患者病灶的检出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性、灵敏度、病灶检查确诊平均时间 。 结果 : 头颅 CT 检查 与常规 MRI 病灶检出率以及检出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水平均明显 低于 MRI 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技术检查 方案,而头颅 CT 检查以上项目均明显低于常规 MRI 检查, MRI 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技术检查检查确诊的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常规 MRI 检查、头颅 CT 检查,常规 MRI 检查的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头颅 CT 检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结论 : 应用

  • 标签: MRI 弥散加权成像扫描 头颅 CT 常规 MRI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诊断过程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在诊断过程中,对照组应用颅脑核磁共振的检查方式,观察组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检查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检查方式给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诊断,有利于提高检出率,保证检出数据的精确性,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诊断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诊断过程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在诊断过程中,对照组应用颅脑核磁共振的检查方式,观察组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检查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检查方式给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诊断,有利于提高检出率,保证检出数据的精确性,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诊断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