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药物治疗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但患者症状可反复发作,且其社会功能仍存在一定影响,因此应在康复期间施以有效的认知干预训练,以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认知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取本院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54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采取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7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的抑郁情况。结果 在抑郁情绪改善情况上,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综合护理 双相情感障碍 情绪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使用基础护理),和实验组(30例,使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完成后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实施护理时,使用心理护理干预护理能够取得明显更佳的护理效果,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病情,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某精神病院在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双相情感障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对比发现,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且发作躁狂症状的概率较低,症状较轻(P<0.05)。结论: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生存及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降低其躁狂及抑郁症状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对临床治疗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护理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间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认知功能改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配合水平与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该组患者的语言智商、操作智商及智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临床疗效理想。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全程护理干预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效果。方法:我院2021年4月-2022年3月6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未应用富马酸喹硫平治疗而应用碳酸锂)与实验组(30例:应用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喹硫平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富马酸喹硫平 碳酸锂 双相情感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互动达标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其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8月,研究对象为我院57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分组,研究组29例,应用互动达标理论展开干预;对比组28例,展开常规干预。收治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疾病知识知晓及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29例患者经干预后,服药依从率为96.6%,高于对比组;疾病知识知晓评分为(86.21土2.48)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36土3.51)分,高于对比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互动达标 双相情感障碍 护理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将收治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49例设为研究对象,实施对比性护理研究(研究时间:2019年2月~2021年7月),将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n=25)、实验组(n=24)后,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临床护理路径。比较患者护理前后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躁狂症状积分及护理评价差异。结果:实验组护理后MoCA(24.92±3.11)分、PSP-CHN(88.75±5.18)分及护理满意度(95.83%)高于对照组,BRME(11.25±1.35)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中的护理应用,可在改善患者认知、社会功能同时,辅助控制躁狂症状发作程度,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 临床护理路径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喹硫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P)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帕罗西汀,给予观察组喹硫平+帕罗西汀,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使用喹硫平、帕罗西汀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喹硫平 帕罗西汀 双相情感障碍 心理状态评分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实行利培酮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4例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锂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利培酮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较佳,(P

  • 标签: 利培酮 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07月-2021年09月本院收治的118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9)和研究组(n=59),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镁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喹硫平与丙戊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狂躁量表(BRMS)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HAMD、BRM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双相情感障碍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喹硫平与丙戊酸镁,可优化治疗效果,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喹硫平 丙戊酸镁 双相情感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情感障碍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双情感障碍患者共10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碳酸锂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奥氮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总体印象疾病严重度量表-双相障碍版评分、躁狂量表BRMS评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临床总体印象疾病严重度量表-双相障碍版评分、躁狂量表BRMS评分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碳酸锂联合奥氮平对于双情感障碍的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 标签: 奥氮平 碳酸锂 双情感障碍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情景式交往训练对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社交功能的影响。方法:电脑抽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92例,根据治疗模式不同分组患者自愿入组,对照组46例施行基础治疗,观察组46例施行境式交往训练,比较两组社交功能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治疗30d后社交功能评分平均为(70.52±8.66)分,住院时间(24.00±3.00)d;观察组治疗30d后社交功能评分平均为(88.52±5.66)分,住院时间(15.00±2.50)d,观察组社交功能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情境式交往训练 社交功能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奥氮平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58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收入本次研究中,随机分组,对照组(n=29)实施双心境稳定剂治疗,观察组(n=29)采取双心境稳定剂结合奥氮平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BRMS评分和HAMD评分方面,观察组更低,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奥氮平 双心境稳定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接纳承诺疗法为理念的护理模式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8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以接纳承诺疗法为理念的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狂躁、抑郁症状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狂躁、抑郁症状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狂躁、抑郁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接纳承诺疗法为理念的护理模式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接纳承诺疗法 护理模式 双相情感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在双向情感障碍和焦虑障碍共病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3名双向情感障碍和焦虑障碍共病患者,分为参照组(26名)和治疗组(27名)。参照组型常规治疗,治疗组行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2.6%(25/27)显著高于参照组76.9%(20/26)。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丙戊酸镁缓释片 双相情感障碍 焦虑障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接纳承诺疗法为理念的护理模式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8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以接纳承诺疗法为理念的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狂躁、抑郁症状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狂躁、抑郁症状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狂躁、抑郁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接纳承诺疗法为理念的护理模式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接纳承诺疗法 护理模式 双相情感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渐进式引导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22年08月-2023年08月期间选取本院74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7,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7,渐进式引导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结果:在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中实施渐进式引导护理,效果显著,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推广。

  • 标签: 渐进式引导护理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渐进式引导护理模式,就其主要的护理疗效及认知功能等进行阐述。方法: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入本院治疗,共58例。按照随机均等法分为两组,即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施行渐进式引导护理,每组各29例。对两组患者的WMS、BRME评分对比分析。结果:由研究结果数据方面上可见,观察组护理前WMS、BRME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小,不具备统计学含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WMS评分相比较对照组较高(P<0.05),BRME评分相比较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的护理中采取渐进式引导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改善其认知功能。由此可见,此种护理方法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渐进式引导护理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 疗效 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