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5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段50例单纯脑梗阻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前降支血管直径、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短期神经功能好转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与单纯脑梗死患者相比,预后更加严重,因此需要做好临床筛查,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心房颤动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6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是否合并心房颤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0例,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性别、高血压分级、高血压病程、LVEDD、LVPWT、IVST、合并糖尿病、Cr、FPG、HDL-CD及BUN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BMI、年龄、脑血管病病史、LAD、LVM指数、LVEF及TC、TG、LDL-C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功能分级、年龄、脑血管病病史等诸多因素均可诱发高血压患者并发心房颤动,临床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减少心房颤动发生,延长高血压患者寿命。

  • 标签: 高血压 心房颤动 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240-02
  • 简介: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简称房颤,足临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人群发病率达2‰~6‰,随着年龄增加,房颤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中发病率达到5%~8%,在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内激动传导的方向不一致,频率快而且不规整,这使心房丧失厂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心房的激动频率高达300~600次/分,

  • 标签: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治疗 快速性心律失常 收缩功能 发病率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供参考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从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集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平均年龄为65岁,男性占65%。患者主要症状包括胸痛(85%)、呼吸困难(60%)和心悸(45%)。心电图显示室性心律失常(80%)、ST段抬高(70%)和T波倒置(55%)等异常。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心室扩大(75%)、室壁运动异常(70%)和左心功能不全(60%)等异常。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主要以中老年男性为主,常见症状为胸痛、呼吸困难和心悸。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多种异常,包括室性心律失常、ST段抬高和心室扩大等。在临床治疗中,应重视及时控制心房颤动、改善心功能,并进行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导管介入消融术对患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疾病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胺碘酮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导管介入消融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房颤症状消失时间和心房颤动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阵发性心房颤动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导管介入消融术对患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导管介入消融术 阵发性心房颤动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综合护理在急诊内科快速型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急诊内科快速型心房颤动患者取样72例,收治时间2019年12月至2022年01月,双盲信封法分为中医组(常规护理+中医综合护理,36例)和参照组(常规护理,36例),对比SF-36评分,舒张压、收缩压、心室率水平。结果:干预后,中医组SF-36得分更高,同时,该组患者舒张压(73.55±5.26)mmHg,收缩压(109.26±13.15)mmHg,心室率(81.40±6.35)次/min,比参照组低,P<0.05。结论: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可提升急诊内科快速型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显著缓解其临床症状。

  • 标签: 护理措施 心房颤动 中医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规范化抗栓治疗现状及影响规范化治疗的原因。方法收集114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抗栓治疗的现状、l临床事件发生率及未使用抗栓药物的原因。结果114例患者中使用抗栓药物治疗共77例(67.5%),其中华法林组15例(13.2%),阿司匹林组62例(54.4%);37例(32.5%)未使用抗栓药物治疗(未抗栓组)。三组患者中发生缺血性脑卒中17例(14.9%),其中阿司匹林组6例(9.7%,6,62),未抗栓组11例(29.7%,11/37),华法林组无缺血事件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华法林组与未抗栓组、阿司匹林组与未抗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10),华法林组与阿司匹林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6)。三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及全因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65例CHADS2评分≥2分的患者中,医生未行栓塞风险评估,未服用华法林8例;医生过分担心出血风险未服用华法林7例;患者不知道应服用华法林14例;患者担心出血未服用华法林13例;不愿长期服用华法林并监测凝血指标18例;原因不明5例。结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使用率低,应规范化治疗。医患因素均影响了华法林的使用,应共同努力。

  • 标签: 心房颤动 华法林 抗栓
  • 简介:摘要老年心率失常患者最常见出现的症状是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常伴随缺血性脑卒中,给老年患者带来极大的损害。本文主要研究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华法林治疗。通过选取80例在我科就诊的心房颤动患者服用华法林,进行护理观察。通过护理观察发现,华法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心房颤动 华法林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方法:收集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我科接受心房颤动行射频消融术的住院房颤患者60例。结果:观察组下肢麻木4.00、排尿困难8.00%、烦躁8.00%、腰背不适8.00%;对照组下肢麻木24.00%、排尿困难20.00%、烦躁60.00%、腰背不适40.00%,P

  • 标签: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围手术期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在射频消融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3月100例行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预后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好,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出院。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心房颤动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心房颤动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8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1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予以两组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其检查后临床指标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两组P波离散度(Pd)、P波最大时限(Pmax)对比,观察组更高;两组P波最小时限(Pmin)对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房颤动患者诊治中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可结合其检查情况对病情进行准确评估。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房颤动 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