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肝细胞癌CT影像诊断的效果。方法:针对90名肝细胞癌病人进行研究,所有病人均接受CT和MRI诊断。按照病理学标准,对两种诊断法治疗肝细胞癌的效能以及和组织病理学的一致性进行对比。同时分析对各种直径肿瘤的检出效果。结果:在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后,肝细胞癌确诊77名,检出率为85.56%。检查出102个病灶,肿瘤直径小于1cm的有21个、在1cm-3cm的有45个,大于3cm的有36个;CT、MRI在诊断敏感度、精准性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Kappa检验结果来看,CT、MRI和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分别为一般(0.695)和优良(0.782);在检查直径小于1cm的肿瘤方面,MRI要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和MRI在对诊断肝细胞癌的作用方面没有明显的区别,不过MRI和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更为理想,在检查小于1cm的肿瘤方面,MRI的检出率更高。

  • 标签: 肝细胞癌 CT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脏肿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癌症,常与慢性肝脏疾病相关联,特别是肝硬化,这使得治疗上变得复杂且具有挑战性。肝癌的治疗必须考虑肿瘤的部位、病理类型、范围以及结合病人的全身及心理状况。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移植、局部消融、化疗栓塞,射频消融和分子靶向治疗等,这些治疗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方法来实现不同的目的。理想情况下,肝脏移植是治疗早期HCC最好的办法,因为它能移除可以导致HCC的肝肿瘤和慢性疾病,然而,这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却因肝脏捐赠者的稀缺而受限。一些专业人士,包括肠胃科、放射科医生和外科医生,都在致力寻找一个恰当的、多学科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多学科治疗方法的优势,劣势和其使用的理由提供一个全面的描述。

  • 标签: 肝细胞癌 综合治疗 局部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肝切除术 肝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肝细胞癌患者做优化护理后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肝细胞癌患者的护理效果,以2021.04-2023.04为背景,选定20例为样本,展开随机数字表分组,以量表进行测量,分析对照组(n=10/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10/优化护理)在生活质量上的差异。结果:SF-36量表的各维度评分在护理之后均上升,2组相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细胞癌患者做优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优化护理 肝细胞癌 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血清GP73和AFP检测对肝细胞癌(HCC)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56例HCC、36例肝硬化、50例慢性肝炎和60健康人血清AFP水平,同时用ELISA法测定他们血清中GP73水平。结果HCC患者血清GP73和AFP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慢性肝炎和健康人群(P<0.05)。血清GP73对HCC的灵敏度(SEN)、特异性(SPE)和准确度分别为75.0%、82.9%和80.7%。血清AFP对HCC的SEN、SPE和准确度分别为58.9%、85.6%和78.2%。血清GP73+AFP联合并联试验对HCC的SEN、SPE和准确度分别为85.7%、80.8%和82.2%。GP73和AF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6和0.826。结论血清GP73对HCC的诊断具有较好的准确性。GP73和AFP联合并联试验可提高对HCC的诊断灵敏度和准确性。

  • 标签: 肝细胞癌 高尔基体蛋白73 甲胎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用大鼠骨髓单核细胞提取新鲜分离骨髓细胞,植入脊髓损伤大鼠模型,观察脊髓功能恢复、神经再生、新生血管形成及长期预后。方法:试验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研究中心进行。实验水平:生物安全一级。试验材料:SD大鼠体重量为200~220 g的洁净级,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处理时应符合动物伦理规范。取大鼠胫骨和股骨干的骨髓细胞,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备取骨髓单个核细胞。建立大鼠髓损伤的动物模型,将2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细胞组(n=10):脊髓充分横断T9~10后,椎管内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模型+ DMEM组(n=10):脊髓完全横断T9~10后,在损伤邻近区注射 DMEM。假术组(n=10):只在T9-10棘突和椎板上剪除,对脊髓无损伤,逐层缝合。检测宿主脊髓移植细胞存活状况, BBB评分评价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假术组的评分在所有的时间点上没有显著的差别,都是正常的。模式+ DMEM组评分0,脊髓功能恢复不明显。脊髓模型+细胞组在2、4、6、8周均呈逐步恢复状态。结果表明: DMEM组和假手术组均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脊髓挫伤 骨髓单个核细胞 细胞移植
  • 简介:目的 探讨单平面动态肝动脉造影CT(SD-CTHA)在肝脏多血性肝细胞癌与转移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肝细胞癌以及转移性肝癌在SD-CTHA时的影像学表现,分析时间-强度曲线。结果 肝细胞癌造影表现为早期肿瘤内部增强,增强达到高峰后逐渐向周边扩散。转移性肝癌造影表现为早期从外围向内部扩散性增强。计算肝细胞癌转移性肝癌强化速率,用Mann-Whitney检验来比较P<0.01,衰减速率,P<0.05。结论 SD-CTHA对肝脏多血性肝细胞癌与转移性肝癌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肝细胞癌 转移性肝癌 肝动脉造影CT 时间-强度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肝细胞型肝癌(HCC)及局灶性结节增生(FNH)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CT灌注成像技术检测32例HCC患者及35例FNH患者,同期选择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HPP)、总肝灌注量(TLP)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API)等灌流值。结果HCC组HAP、HPI明显低于FNH组(P<0.05),而PVP明显高于FNH组(P<0.05);HCC组及FNH组HAP、HP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V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在HCC及FNH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CT灌注成像 肝细胞型肝癌 局灶性结节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结合适形调强放疗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作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就诊的肝细胞性肝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之上采取适形调强放疗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显示(P﹤0.05),说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结合适形调强放疗对肝细胞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增长患者生存时间,具备推广和使用价值。

  • 标签: 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 适形调强放疗 肝细胞性肝癌 作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在肝硬化背景下HCC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58例肝硬化背景下HCC患者,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58例增生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分析患者的超声表现,对比两组患者的超声造影时间 - 强度曲线定量参数。结果:两组患者二维超声均表现为略低回声病灶,类圆形,多普勒超声模式显示点状血流回声。观察组患者的TTP、MTT、ED、降支减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eak%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肝硬化背景下HCC患者造影时间 - 强度曲线定量参数有明显异常,对其诊断鉴别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肝细胞肝癌 肝硬化 超声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课题通过下调 p75NTR表达,然后观察其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脊髓损伤修复的效果。方法 实验采用 8周龄雄性 Wistar大鼠 72只,以改良 Allen 打击法制作脊髓胸 9-11(T9-11)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实验动物随机均分为四组:( A)对照组;( B) 脊髓损伤组;( C) P75NTR-RNAi注射组 ,;( D)空载慢病毒组。各组分别造模后 1d、 7d、 21d三个时间点( 1) HE染色观察脊髓损伤病理情况变化;( 2)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脊髓组织 P75NTR表达;( 3) TUNEL检测脊髓组织神经细胞凋亡;( 4)进行 BBB 评分。结果( 1) HE染色:造模后 1d时 P75NTR -RNAi 组、脊髓损伤组和空载慢病毒组受损脊髓组织内出血、坏死及渗出,炎性细胞以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造模后 7d、 21d时 P75NTR -RNAi 组较脊髓损伤组和空载慢病毒组的脊髓坏死减轻,炎性细胞数量减少,存活神经元数目较多。( 2)免疫组化:造模后 1d、 7d时, P75NTR -RNAi 组 P75NTR表达量低于脊髓损伤组和空载慢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TUNEL检测: P75NTR-RNAi组神经细胞的凋亡明显少于空载慢病毒组、脊髓损伤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4) BBB 评分: 造模后 1d各组间大鼠 BBB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造模后 7d、 21d P75NTR-RNAi组 BBB评分高于空载慢病毒组、脊髓损伤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通过下调脊髓损伤后 P75NTR表达,可减少继发性神经细胞凋亡,并在恢复期改善脊髓神经功能。

  • 标签: 脊髓损伤 P75NTR 神经细胞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法体外分离培养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情况。方法:用全骨髓贴壁法对成年大鼠BMSCs分离,创设含胎牛血清10%(FBS)的DMEM/F12培养组是对照组,含10%FBS、10ng/mL表皮生长因子(EGF)的DMEM/F12培养组是实验组,经对显微镜倒置对两组原代、传代后BMSCs形态与生长进行观察,用流式细胞仪对观察组P6、P10细胞表面展开标记。结果:换液时,造血细胞渐渐消除,BMSCs按集落为中心逐渐分裂增殖,对照组BMSCs原代培养7-9d时,细胞会融合为单层。观察组BMSCs原代细胞到融合时间达5-6d。原代BMSCs形态不相同,是由梭形、宽大的扁平状细胞构成。结论:10%FBS、10ng/mL表皮生长因子(EGF)的DMEM/F12全骨髓粘壁法培养BMSCs可使其更加稳定与边界,短时间取得较多纯度高的成年大鼠BMSCs,满足组织工程对种子细胞要求。

  • 标签: 改良法体外分离培养 大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 (PIVKA-Ⅱ)和甲胎蛋白 (AFP)在肝细胞癌 (HCC)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用化学发光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及 HCC 组血清 PIVKA-Ⅱ、 AFP 水平,比较两者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 HCC 的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各组间差异、 HCC 治疗前后两指标水平的变化及 HCC 不同病理分化程度组间差异;并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 (ROC 曲线 ) 分析两种标志物在 HCC 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单独检测灵敏度 PIVKA-Ⅱ(90.16% )高于 AFP(60.66%) ,特异度 AFP(94.59%) 高于 PIVKA-Ⅱ(82.88% );两者联合检测灵敏度为 91.80% ,特异度为 80.18% ,灵敏度高于 AFP 单独检测,特异度与 PIVKA-Ⅱ单独检测相比无明显差异;肿瘤直径在 3cm 及其以下的 HCC 患者单独检测两肿瘤指标灵敏度均明显下降 ,且 AFP ( 42.11% )低于 PIVKA-Ⅱ( 78.95%),两者联合检测灵敏度为 84.21%; HCC组 AFP、 PIVKA-Ⅱ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慢性肝炎组; HCC组治疗后 AFP、 PIVKA-Ⅱ水平低于治疗前; HCC患者肿瘤细胞高、中、低分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 PIVKA-Ⅱ和 AFP 检测诊断 HCC 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917(95%CI : 0.868-0.966) 、 0.858(95%CI : 0.797-0.919) ,二者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PIVKA- Ⅱ 和 AFP 在灵敏度和特异度方面各有优势,两者联合检测可优势互补,有助于 HCC 的早期诊断。血清 PIVKA- Ⅱ 和 AFP 水平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但需加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两者对 HCC 诊断和疗效监测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肝细胞癌 甲胎蛋白 异常凝血酶原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 AcD联合肿瘤坏死因子诱导正常人 HL7702肝细胞凋亡及 PI3K/Akt信号通路对此过程的作用。方法 采用 HL7702正常人肝细胞株, MTT法检测 AcD对其存活力的影响; Hoechst33342形态学染色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总 Akt(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及 p-Akt蛋白表达。结果 AcD联合肿瘤坏死因子可诱导 HL7702肝细胞凋亡,其浓度在 20-50ng/ml范围内呈现剂量效应关系; PI3K/Akt特异性抑制剂 wortmamiin能够增强 AcD联合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肝细胞凋亡。结论 AcD联合肿瘤坏死因子可诱导肝细胞凋亡,其机理可能是抑制 PI3K/Akt信号通路。

  • 标签: AcD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凋亡 肝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