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途径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收治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作为研究对象,共入选患儿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9例、咽炎61例,采用随机对照分组,将患儿分为对照组、静脉组、吸入组各40例,对照组规范化治疗,对症治疗,同时联合抗病毒治疗,做好防寒保暖、生活管理,注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肌注喜炎平,静脉注射5mg/kg,1日1次,吸入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雾化吸入喜炎平注射液,25ml+生理盐水25ml,氧驱动雾化吸入,30min每次,1日1次,据疗效是否继续治疗,对比症状改善、痊愈时间。结果对照组、静脉组、雾化组退热时间、食欲不振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转住院率、6个月后慢性咳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雾化组咳嗽消失时间对照组,静脉组眼部充血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痊愈时间低于对照组、雾化组低于静脉组,对照组72h症状遗留率高于静脉组、雾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疗效较好,可加速呼吸道症状改善,缩短病程,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标签: 小儿 上呼吸道感染 疗效 喜炎平注射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2012-2014年分离的大肠希菌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送检的尿液、下呼吸道标本、分泌物、无菌体液、血液等标本,经分离鉴定的大肠希菌2661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VITEK2Compact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2661株大肠希菌主要分离自尿液标本1284株、血液标本368株、无菌体液276株、下呼吸道标本249株、伤口分泌物234株、皮肤黏膜分泌物137株,分别占48.25%、13.83%、10.37%、9.36%、9.06%、5.75%;科室分布前三位为泌尿外科499株、神经科439株、普外科335株,分别占18.75%、16.50%、12.59%;三年间产ESBLs大肠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4.26%、54.08%、50.94%,平均为50.06%;产ESBLs株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头孢替坦、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低于30%,非产ESBLs株对上述药物及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舒巴坦、氨曲南的的耐药率低于30%。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头孢吡肟和碳青霉烯类药物可用于大肠希菌的经验性治疗。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分布 超广谱&beta 内酰胺酶 耐药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治疗中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应用下取得的效果做对比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82例,采用随机划分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西酞普兰,观察组治疗药物选择艾司西酞普兰,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结果治疗效果观察,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12%(39/41)高于对照组80.49%(33/41),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HAMA评分治疗后观察组(15.00±4.00)分低于对照组(22.30±4.50)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7.32%(3/41)低于对照组24.39%(10/41),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药物选择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较高,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广泛性焦虑障碍 西酞普兰 艾司西酞普兰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对梅尼病的疗效。方法186例梅尼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98例)和B组(88例)。分别给予全身用药及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治疗,(103)d比较两组患者的显效率。结果治疗(3)d,临床显效率A组(56.10%)和B组(67.68%)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组和B组梅尼病的听力下降及眩晕症状,但A组属于长效激素,半衰期较B组长,当全身使用时发生副作用的几率将对较高,故临床仍建议使用甲强龙。

  • 标签: []梅尼埃病 地塞米松 甲泼尼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方法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医护人员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并落实相关的防护措施。结果消毒供应中心的医护人员可能遇到器械、化学、物理、生物等多种职业危害因素,应当应对不同因素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结论强化专业技能和自我防范意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从而降低职业危害发生率,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医护人员工作安全性。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药学服务是通过科学的药物治疗结合药师的心理方面的相关治疗的方式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水平。全程化药学服务贯穿于整个医疗卫生保健过程以及每时每刻,与药学服务相辅相成,都是为公公群众服务,致力于提高患者和群众的生活质量水平的相关服务。该文简单叙述药学服务的产生、发展、要求、特点以及影响药学服务实施的因素,并介绍了全程化药学服务的理念。

  • 标签: 药师 药学服务 全程化药学服务
  • 简介:雪芹从1955年开始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做建筑专业设计工作。一开始被分配到专门做医院工程的设计室,由于医院方面的设计接触得越来越多,经验积累越来越丰富,所以交给她在这方面的设计任务也比较多了。

  • 标签: 建筑设计 收集 同步 医院工程 建筑专业 北京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青少年抑郁症临床治疗阶段,取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药物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的具体构成,在做分组处理后,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选用分组参照为:随机抽样法,且2组研究对象临床检查后,疾病确诊为:抑郁症,其入院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在2019年1月、2021年6月;其中,氟西汀治疗在25例抑郁症患者中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在另外25例抑郁症患者中应用,将其分别设为研究对照组、研究实验组,比较疗效,内容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治疗前、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失眠、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结果:(1)比较HAMD评分,治疗前的组间数据无意义,P>0.05;治疗后阶段,评测实验组,其具体评分相比对照组(15.11±2.32),实验组(9.07±2.58)低,P<0.05;(2)关于总有效率,氟西汀治疗数据为76.00%(19/25),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数据为96.00%(24/25),对比发现,后者较前者高,实验组抑郁症患者具备优势,P<0.05;(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实验组(8.00%,2/25)VS对照组(32.00%,8/25),评测数据低,P<0.05。结论:临床治疗阶段,在抑郁症状、其他不良症状较好改善,促进总有效率提升,预防抑郁症患者药物不良反应,降低发生率方面,相较氟西汀,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有明显效果。

  • 标签: 青少年抑郁症 HAMD评分 有效率 艾司西酞普兰 氟西汀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解本地区健康儿童的肠道大肠希菌的耐药水平。方法 健康儿童粪便标本中分离大肠希菌,进行药敏检测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51株大肠希菌分离株耐药率分别为红霉素94.11%、氨苄西林72.55%、四环素62.75%、头孢曲松52.94%、环丙沙星27.45%、氯霉素11.76%。分离株的多重耐药表型以四重耐药菌最高(16/31.37%),且以头孢曲松、红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的四重耐药型别为主(12/23.53%,p<0.005);一株肠出血性大肠希菌(EHEC)菌株,为五重耐药菌,仅对环丙沙星敏感。结论 本研究发现本地区健康儿童肠道大肠希菌存在较高多重耐药性,建议关注耐药基因在致病性和非致病性大肠希菌之间的转移。

  • 标签: 健康儿童 大肠埃希菌 多重耐药性 毒素基因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应用禁忌。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接诊的使用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进行治疗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将其划分成两组,对照组未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了不良反应。结果: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用药,观察组出现物理性质配伍禁忌、化学性配伍禁忌以及药理性配伍禁忌的发生率整体更高。结论: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应用的过程中,物理性质配伍禁忌、化学性配伍禁忌以及药理性配伍禁忌都是发生概率较高的问题,需要加强关注,做好防控,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 标签: 中成药 西成药 联合应用 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