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检查对宫外孕患者的诊断价值及诊断准确分析。方法: 2017年 8月 -2018年 8月,就诊我院宫外孕患者中抽选 60例,均接受阴道超声、腹部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结果: 60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结果确诊,准确率为 100%,经联合超声检查宫外孕检出 57例,准确率为 95%;阴道超声对宫外孕不同征象附件包块、宫内假怀孕、卵黄囊胎芽、胎心 的检出率明显比腹部超声的更高, P<0.05;同时阴道超声在输卵管妊娠、宫角妊娠方面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查, P<0.05。结论:超声检查对宫外孕患者具有显著的诊断效果,与腹部超声相比,阴道超声的检出率更高,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宫外孕 超声检查 准确性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取 PET-CT检查诊断不同直径肺部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 53例肺部结节的临床诊断资料,分析研究 0~ 3.0cm结节的诊断情况,依据结节大小分组,≤ 1cm组 10例, 1.1~ 2.0cm组 21例, 2.1~ 3.0cm组 22例,均接受 PET-CT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接受检查的 53例患者,确诊良性 23例,病理符合率 92.00%( 23/25),确诊恶性 27例,病理符合率 96.43%( 27/28); PET-CT对不同肺结节的诊断上,准确度 92.1%、特异度 89.5%、灵敏度 94.1%。结论:使用 PET-CT诊断不同直径的肺结节有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PET-CT 肺部结节 不同直径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宫颈鳞状上皮肿瘤的病理诊断的准确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2月-2020年1月)搜集的84例宫颈鳞状上皮肿瘤患者一般资料,均经宫颈锥形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确诊,根据术前检查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联合病理组织活检方法,42例)和对照组(单纯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方法,42例),两组宫颈鳞状上皮肿瘤患者均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宫颈鳞状上皮肿瘤患者的病理诊断的准确。结果:电子阴道镜检查显示84例宫颈鳞状上皮肿瘤患者有1例正常(占1.19%,1/84)、26例白斑或白色上皮(占30.95%,26/84)、57例血管异常(占67.86%,57/84),实验组准确诊断率为95.24%(40/42),对照组准确诊断率为64.29%(27/42),实验组准确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鳞状上皮肿瘤的病理诊断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的准确及临床价值高。

  • 标签: 宫颈鳞状上皮肿瘤 病理诊断 准确性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药物对临床检验标本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9年 12月 1日至 2020年 4月 30日收治的 180名患者,对其用药情况、检验项目资料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出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准确的常见影响,并基于影响探讨其有效应对措施。结果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得出结论,药物对白细胞、血红蛋白、嗜酸粒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等血液检测指标影响明显,对尿液颜色、密度、白细胞、红细胞、葡萄糖、胆红素、尿胆原等指标检测结果影响明显。对大便检测结果也有影响,磷酸亚铁、胃必治患者中出现了假阳性结果,维生素 C用药患者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减弱。结论 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标本的干扰作用较为明显,常见于血液检测、尿检及大便检测等,临床检验中应关注药物的干扰影响,在具体的检测中,应综合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检验标本结果的判断与分析,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与护理。

  • 标签: 药物 临床检验 标本检验 准确性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应用 价值 。方法 选取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12 月我院经组织活检、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 46 例 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采取常规石蜡切片(石蜡组)及冰冻切片检查(冰冻组),比较两种 病理切片的诊断准确率以及检查确诊时间 。结果 冰冻切片诊断的准确率为 82.61 % ( 38 / 46 ),误诊率为 13.04 % ( 6 / 46 ),延迟诊断率为 4.35 % ( 2 / 46 )。 冰冻切片检查确诊时间为( 3 8.54 ± 3.69 ) min , 明显低于 石蜡切片 的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血清降钙素原检验的作用及准确 。方法:在 2018 年 4 月 21 日 至 2019 年 6 月 29 日 期间选取对照组 69 例健康体检者、观察组 69 例疑似 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为试验对象,均进行 血清降钙素原,随后 对比两组受检者 血清降钙素原,分析 降钙素原在疾病判断中 准确。结果:观察组 血清降钙素原( 10.53±1.49 ) ng/mL 高于对照组 ( P< 0.05)。而 血清降钙素原对 细菌感染性肺炎 准确为 87.50% ,对 支气管炎 准确为 94.12% ,对 细菌感染哮喘 准确为 96.67% ,且对 呼吸系统感染的 特异度为 92.86 %,敏感度为 94.55 %,误诊率为 7.14 %,漏诊率 为 5.45 %。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在判断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时,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可鉴别机体感染程度 。

  • 标签: 呼吸系统感染 血清降钙素原 检验 作用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中核酸检测、抗体检测的准确 。 方法: 选择 2016 年 -2020 年我中心 HIV-1 确证的 120 例 HIV 感染患者资料进行评价, 120 例患者分别接受抗体检测、核酸检测,分析检测情况。 结果 : 核酸检测( 96.30% 、 79.49% )的 HIV 感染的 早期符合率高于抗体检测( 86.42% ),而晚期符合率低于抗体检测( 94.87% ),且数据均存在差异, P < 0.05 。 结论: 在 HIV 感染诊断中,核酸检测更适用于早期感染患者,抗体检测更适用于晚期感染患者,为保证检测准确,可联合两种 检测方法进行确证检测 。

  • 标签: HIV 感染 核酸检测 抗体检测 准确性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自身免疫肝病诊断中运用自身免疫肝病抗体谱检测方法的价值与准确度。方法:选取 80 例自身免疫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的就诊时间为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将 25 例原发性胆汁胆管炎设为对照组,将 24 例慢性病毒性肝炎设为研究组,将 31 例自身免疫肝病患者设为试验组,通过酶联免疫法对各组的抗肝肾微粒体抗体Ⅰ型、抗肝细胞溶质抗原Ⅰ型、抗多核点抗体、抗可溶性肝抗原 / 抗肝胰原抗体、抗线粒体抗体和跨膜糖蛋白 210kd 抗体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各项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研究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值得进行统计( P<0.05 );经过血清检测得知, AIH-Ⅰ 型患者 LC-1 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 AIH-Ⅱ 和 AIH-Ⅲ 型患者( P < 0.01 ), AIH-Ⅱ 型患者 LKM-1 检出率明显高于 AIH-Ⅰ 和 AIH-Ⅲ 型患者( P < 0.01 ),而 AIH-Ⅲ 型患者 SLA/LP 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 AIH-Ⅰ 和 AIH-Ⅱ 型患者( P < 0.01 )。结论:自身免疫肝病抗体谱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肝病的早期诊断,对该病的分型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病 诊断价值 精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的因素。方法:对本院在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集的100份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展开回顾分析,探讨其中可能对检验结果准确产生影响的因素。结果:100份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中有8份检验结果并不准确,检验结果准确率可达92.00%。结论:患者自身以及血压采集、保存和抗凝等均为影响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检验结果准确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对其实施相关措施,从而促使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有所提升。

  • 标签: 血液生化检验 标本分析 检验结果 准确性
  • 简介:【 摘要 】 目的:研究加强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对提高艾滋病抗体检测准确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于我中心 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 的患者 70 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加强免疫检验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艾滋病抗体的检验准确度,比较两组患者艾滋病抗体检测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艾滋病抗体检验准确度比对照组更高,其中 CD4淋巴细胞总数 的检验准确度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观察组患者的检测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加强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对提高艾滋病抗体检测准确有着显著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假阳性、假阴性的出现,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加强免疫 检验 质量管理 艾滋病 抗体 准确性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率的有效措施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随机抽取济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收入的微生物检验标本总计 1627 例,按是否开展质量控制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其中不合格标本按照标本类型、不合格原因进行统计分析,针对不合格原因提出质量控制措施。结果  1627 例微生物样本标本中, 146 例标本出现不合格情况,占比 8.97% 。其中对照组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为标本采集不规范、非标准痰液标本、尿液标本被污染,占比分别为 42.47% 、 15.75% 、 11.64% 。实施质量控制后,观察组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率为 3.60% ,低于对照组 16.42% ,差异显著 (P < 0.05) 。结论 加强对实验室管理,是保证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率的重要手段,对生化检验全过程中多环节进行监督及控制,能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准确以及检验报告完整

  • 标签: 微生物标本 检验 准确率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部超声对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准确率。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88例,将腹部超声给予患者,术后检查病理,将病理诊断的结果作为金标准,探察腹部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结果:诊断的符合率87.5%、误诊率5.7%、漏诊率4.5%;腹部超声显示,血流在病灶区内部较少,仅见短条状的血流,且较为稀疏,瘤体内部缺乏血供,而周边血供则较为丰富,且内部静脉血流居多,局部的病灶周围可见稀少的血流信号,呈现环状,血流平均阻力在周边血流的指数较瘤体内高。结论:子宫肌瘤检查时选择腹部超声,准确度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诊断准确率 临床特点 腹部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影响,基于影响探明有效的影响规避措施。 方法 对2020年1月—6月于我院就诊的接受临床医学检验且受到药物明显影响的100份医学检验标本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回顾分析的方法指导此次研究。结果 在100份标本中,血液检测指标受药物影响的有10例,其中血红蛋白异常4例,白细胞异常2例,嗜酸粒细胞异常2例,血小板异常2例。尿液检测指标受药物影响的有18例,其中尿液颜色异常有5例,蛋白异常2例,尿液密度异常3例,白细胞异常4例,红细胞异常1例,尿胆原异常2例,胆红素异常1例。而大便检测指标受药物影响的有8例,其中因服用维生素C呈假阴性的5例,使用磷酸亚铁等药物呈现假阳性的3例。 结论 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度有着一定影响,在进行临床检验与检验结果的分析时要综合患者的用药情况,以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治疗指导价值。

  • 标签: 药物 临床检验 结果 准确度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门诊护理分诊流程对分诊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通过选取我院在 2019 年 1月到 2019年 12月之间收治的 100例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来对这些患者进行编号处理。同时把他们平均的分成两组。一组是编号全部为奇数,为一般组。另一组编号全部为偶数,为改进组。每组有 50例患者。一般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改进组采用优化的分诊流程方法,以比较两成分的诊断效果,患者满意度,抑郁和焦虑评分。 结果: 改进组的分诊等待时间比一般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改进组的投诉率低于一般组,分诊准确率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改进组的满意度得分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分诊前,两组抑郁和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分诊后,两组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均低于分诊前,改进组的抑郁和焦虑评分低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通门诊护理分诊流程对分诊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较大,有助于提高分诊的准确,改善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并使患者对分诊人员的工作更加满意。

  • 标签: 满意度 分诊准确率 优化门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优化门诊护理分诊流程对患者治疗效率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 2018年 10月到 2019年 10月期间,采用随机选号法对 90例门诊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组( n=45)采用普通护理分诊法,观察组( n=45)采用优化门诊护理分诊流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和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和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比组( p<0.05)。结论:对门诊护理分诊流程进行优化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分诊效率和准确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门诊护理分诊流程 准确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优化门诊护理分诊流程对患者治疗效率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 2018年 10月到 2019年 10月期间,采用随机选号法对 90例门诊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组( n=45)采用普通护理分诊法,观察组( n=45)采用优化门诊护理分诊流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和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和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比组( p<0.05)。结论:对门诊护理分诊流程进行优化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分诊效率和准确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门诊护理分诊流程 准确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 优化门诊护理分诊流程对分诊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将到我院门诊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选取 84 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 42 例,实施 优化门诊护理分诊流程,对照组 42 例,实施常规 门诊护理分诊流程,两组患者护理结果展开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 分 诊准确率、护理 满意程度均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 < 0.05 。 结论: 优化门诊护理分诊流程能显著提高患者 分 诊准确率和护理总 满意度,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优化门诊护理分诊流程 分 诊准确率 护理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