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核苷系列产品包括核苷核苷、核酸等及其衍生物,是生物体内一种极其重要的化合物,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已在医药、食品、保健、农业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核苷类产品的生物学功能、生产技术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核苷酸 生物学功能 生产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5'-核苷酶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60例健康对照者,48例肝癌患者、56例肝炎患者、55例胆结石症患者、17例结肠癌患者、21例胃癌患者的血清5'-核苷酶水平,结果肝癌患者,胆结石患者,肝炎患者、结肠癌患者的5'-核苷酶明显高于健康人平均水平,而胃癌患血清5'-核苷酶显著低于健康人的平均水平,其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5'-核苷酶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清 5'-核苷酸酶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5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透析方法及透析器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高通量血液透析(HPD)组23例,常规血液透析(CHD)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高通量血液透析(HPD)组各项检测指标透析前后下降率为BUN值为(69.2±5.3)%,SCr值为(63.1±5.4)%,P值为(58.1±15.9)%,β2-MG值为(1.39±0.62)%,PTH值为(71.3±15.3)%;CHD组BUN值为(68.8±4.9)%,SCr值为(62.8±5.9)%,P值为(56.2±14.7)%,β2-MG值为(33.5±8.4)%,PTH值为(16.5±9.4)%;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BUN、SCr下降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而磷(P)、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素(PT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HPD)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与常规血液透析比较,疗效更为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常规血液透析
  • 简介:中图分类号R58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90-01摘要目的ABCG2是新近发现的尿酸盐转运子,具有调节血尿酸水平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RM)方法检测痛风患者ABCG2基因rs2231142单核苷多态性,并分析该多态性与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方法选取痛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提取外周血DNA,扩增ABCG2基因rs2231142片段,运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分析rs2231142的基因型,并用测序法证实。结果痛风组内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分析不同人群的基因型与尿酸浓度后发现,从AA基因型尿酸浓度明显高于AC型和CC型。结论痛风患者ABCG2基因rs2231142单核昔多态性标志物可以作为潜在的高尿酸血症的分子标志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鸟嘌呤核苷解离抑制因子2(RhoGDI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04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60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取相邻的胰腺癌癌旁组织为对照组。检测RhoGDI2的表达,并对RhoGDI2的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胰腺癌组织中RhoGDI2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组织中RhoGDI2表达的阳性率(76.6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18,P=0.0127);胰腺癌组织中RhoGDI2的表达与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RhoGDI2在胰腺癌中呈高表达;胰腺癌中RhoGDI2的表达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病、转移和进展。

  • 标签: 胰腺癌 鸟嘌呤核苷酸解离抑制因子2 病理 进展 机制
  • 简介:目的比较高通量透析与低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肾内科透析的80例尿毒症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低通量透析,使用金宝8LR血液滤过器,面积1.7m^2,超滤系数11.3ml·mmHg^-1·h^-1(1mmHg=0.133kPa),观察组给予高通量透析,使用金宝17R血液滤过器,面积1.7m^2,超滤系数57ml·mmHg^-1·h^-1。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吸中段流量、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中的V50分别为(2.57±0.53)、(2.67±0.44)、(2.65±0.46)ml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38±0.44)、(2.25±0.48)、(2.28±0.4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低通量透析相比,长期应用高通量透析能够更好地改善透析患者的肺功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低通量透析 高通量透析 尿毒症 肺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方法分离免疫细胞进行高通量T细胞表面的T细胞变体(TCR),组库分析的区别及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磁珠分选纯化CD3阳性T细胞和Ficoll-Paque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方法制备TCR测序所需样品各1例,提取DNA后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CDR3区域,将扩增得到的PCR产物纯化后构建免疫组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两种方法获得的免疫细胞提取DNA后均能够满足TCR免疫组库建库需要,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互补决定簇3(CDR3)区域长度呈高斯分布,来自健康志愿者的TCR具有丰富多样性,肿瘤患者TCR多样性呈寡克隆分布。结论纯化的T细胞或者直接分离得到的淋巴细胞均可用于免疫组库构建及后续TCRCDR3受体库高通量测序分析,TCRCDR3多样性可能直接反应机体免疫状态。

  • 标签: T细胞受体 高通量测序 互补决定簇3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对慢性尿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64例尿毒症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PTH、β2-MG、P下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法,其治疗效果显著,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常规血液透析 慢性尿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高通量透析对肾性骨病患者血清骨形成蛋白-7表达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采用高压氧联合高通量透析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高通量透析治疗,3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①在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5.77,p=0.016),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在钙磷代谢方面治疗组患者血清钙较前显著升高(t=4.77,p=0.00),,且与对照组治疗相比,其血清钙亦是显著性升高(t=3.94,p=0.00);治疗组血清磷、iPTH值较前显著降低(t=-5.08、-3.69,p=0.00、0.00),且与同时期的对照组相比,其血清磷、iPTH也是显著降低(t=-3.87、-3.77,p=0.00、0.00);③血清BMP-7的变化治疗后,治疗组血清BMP-7的表达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10.41,p=0.00),且显著高于同时期的对照组(t=10.93,p=0.00)。结论高压氧联合高通量透析可以对肾性骨病患者可能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中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血清中BMP-7的表达而实现的。

  • 标签: 骨代谢性疾病 血液透析 骨形成蛋白-7
  • 简介: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很高。乙肝治疗的关键是抗病毒治疗。核苷类药物抗HBV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相应的HBV耐药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并成为制约其抗病毒疗效的首要因素。本研究对109例乙肝患者的核苷类药物耐药性变异进行分析,旨在观察耐药相关的基因位点是否存在变异,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耐药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核苷类药物 P基因 乙型肝炎病毒 耐药变异 抗病毒疗效 药物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嗜粒细胞增多的临床病因。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10月我院儿科门诊以"嗜粒细胞增多"为诊断依据收治的25例患儿,总结该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测资料,分析其嗜粒细胞增多的主要原因。结果本组25例患儿外周血嗜酶细胞比例增高,绝对计数均大于1.5×109/L,为中重度嗜酶细胞增多,14例确诊为寄生虫感染,经抗寄生虫治疗,疗效显著,2例患儿经肝大腹部超声和胸部检查提示双肺肺炎,高度怀疑为寄生虫感染或风湿性疾病,或恶性淋巴瘤。结论既往有进食和皮下游走性包块有助于嗜粒细胞增多的临床诊断,真菌感染可以导致显著的嗜酶细胞增多,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时应考虑到这一可能性。

  • 标签: 嗜酸粒细胞 外周血嗜酶细胞 寄生虫感染 真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抑药临床使用与管理现况,为医院制定合理用药指标数据提供依据。方法抽取门诊用了抑药的处方3000张,出院病历1140份、运行病历60份,按照有关标准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老年患者使用抑药居首位,儿童人数最少;患者平均用药5.5天;用药合理率为85.2%,其中治疗性用药为21.8%;H2受体阻断剂使用比例仅为12.7%,质子泵抑制剂中的泮托拉唑和兰索拉唑使用比例为79.7%;不合理使用最多的是泮托拉唑,其次是兰索拉唑。结论抑药治疗性使用率偏低,选择低价位和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低;建议调整品种结构,进一步加强药品管理。

  • 标签: 抑酸药 管理 使用 干预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胎盘植入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探讨最佳的MR应用序列。方法使用SiemensSymphony超导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富马亚铁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这段时期收治的70例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例,给予实验组的患儿采用富马亚铁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儿采用葡萄糖酸亚铁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儿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均呈现上升趋势,实验组已经达到正常水平值,对照组低于正常值,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两组患儿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亚铁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较好,使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的含量恢复正常,副作用较小,安全有效,有效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富马酸亚铁 葡萄糖酸亚铁 儿童缺铁性贫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高病毒载量乙肝孕妇孕期使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干预阻断母婴传播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高病毒载量乙肝孕妇72例,所有孕妇均使用核苷类似药物进行治疗,分娩后继续给予婴儿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主被动免疫干预阻断母婴传播,最后比较通过分析孕妇及新生儿的资料,观察阻断效果。结果经过干预,在所有患者中,产妇病毒在了降低,无明显反弹现象,68例婴儿成功阻断,剩余4例阻断失败。结论使用核苷类似药物抗病毒治疗干预阻断高载量乙肝孕妇母婴传播的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核苷类似药物 高载量乙肝 抗病毒治疗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核苷类药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经患者同意,现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肝硬化患者各4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两组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后,对其各项指标进行观察。结果两组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但实验组患者的丙转氨酶指标、Child-Pugh评分及病毒载量变化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并且实验组患者的乙型肝炎e抗原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经过对比,两组肝硬化患者的各项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核苷类药物能够有效的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并且能够有效的降低病毒载量,提高患者的乙型肝炎e抗原阴转率,并且恩替卡韦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核苷类药物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酯
  • 简介:摘要阿魏(FerulicAcid)别称3-甲氧基-4羟基肉桂,属于桂皮的衍生物之一。阿魏具有抑制血小板5-羟色胺释放、抗血小板聚集及抑制血小板血栓塞a2的生成等作用,对于缓解血管痉挛、增强前列腺素活性等十分有效,在诸多中药材中普遍存在,如蜂胶、当归、酸枣仁等,其作为弱有机,主要以酯的形式存在。同时,阿魏常常在制剂中作为定性定量的化学指标,对制剂的质量进行合理控制和有效评价。

  • 标签: 阿魏酸 含量分析 质量表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唑来膦注射液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唑来膦注射液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将患者治疗前后的骨痛情况、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尿DPD/Cr等指标记录下来,并做对比分析。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患者治疗前后的骨密度进行检测,并做对比分析。结果根据统计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骨痛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患者治疗前后的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四项指标没有明显差异(P>0.05,而尿DPD/Cr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另外,患者的骨密度在经过治疗之后得到明显增加,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唑来膦注射液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唑来膦酸注射液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药(加减三骨汤)联合唑来膦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7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5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加减三骨汤)联合唑来膦治疗,对照组采用唑来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疼痛缓解、病灶变化、活动能力、不良反应。结果在疼痛缓解、活动能力总有效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病灶变化、不良反应方面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中药(加减三骨汤)联合唑来膦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 唑来膦酸 恶性肿瘤骨转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多序列检查诊断胆总管小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胆总管小结石患者中抽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实验组的患者使用磁共振多序列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准确情况。结果磁共振多序列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多层螺旋CT,两种检测方式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多序列诊断胆总管小结石的准确率高,可以作为临床外科选择手术方式的可靠依据,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磁共振多序列 胆总管小结石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