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对胆囊较大胆固醇性息肉及腺瘤性息肉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3月的患者78例,胆固醇性息肉患者59例,腺瘤性息肉19例,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然后对比病理检查结果。结果:胆固醇性息肉及腺瘤性息肉超声及造影检查存在明显的差别。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对胆固醇性息肉及腺瘤性息肉鉴别有较高的价值,能够起到一定的区分作用,临床可以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胆固醇息肉 腺瘤性息肉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在冠心病诊断中联合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脂蛋白(a)[Lp(a)]等指标,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分类标准,将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18例、不稳定心绞痛组(UAP)22例、稳定性心绞痛组(SAP)20例,同时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检测结果。结果:冠心病各组患者的hs-CRP、Lp(a)、D-D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各组对比,AMI 组患者hs-CRP、Lp(a)、D-D 水平最高,其次为UAP 组患者,SAP 组患者最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hs-CRP、Lp(a)、D-D 水平异常升高情况,且不同类型患者升高幅度也有明显差异,可作为临床诊断鉴别的重要依据。

  • 标签: 冠心病 D-二聚体 脂蛋白(a)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0至3岁婴幼儿骨密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一年内(即2021.07-2022.07)治疗的婴幼儿(样本数量为280例),均对其进行骨密度测量,了解现阶段婴幼儿骨强度情况以及研究分析骨密度影响因素。结果:影响婴幼儿骨密度的单因素主要有胎龄、出生时体重、是否规律补充维生素D、户外运动时长以及双亲学历,存在明显的关联性(P

  • 标签: 0-3岁 婴幼儿 骨密度 影响因素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2021年蝇类构成及生境分布、蝇密度及季节消长变化,为连云港市蝇类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诱蝇笼法,诱饵为红糖与食醋混合物。结果 2021年共捕获蝇类2104只,合计蝇密度5.844只/笼;蝇种以厩腐蝇和家蝇为主,厩腐蝇729只,构成比34.65%;家蝇536只,构成比25.48%;不同生境以居民区蝇密度最高,为6.456只/笼;蝇密度在5月、8月达到高峰。结论 连云港市2021年蝇种以厩腐蝇和家蝇占绝对优势,5月、8月为蝇类活动高峰期,防治工作应于高峰期前后采取环境治理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

  • 标签: 蝇类 密度 种群构成 季节消长
  • 简介:摘要:随着肾病综合征合并类固醇糖尿病对患者身体影响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已经成为了当前临床上重要问题。在控制患者血糖的基础上加强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能够降低原发疾病复发率。因此,分析肾病综合征合并类固醇糖尿病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十分关键。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类固醇糖尿病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文章将研究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我院送检的血清样本,这些样本来自于102例手足口病患儿,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间段在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65例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组间每例受检者2mL的静脉血(空腹),平均分为两份,分别加入到抗凝试管中。对其中一份试管血液样本测定hs-CRP含量,测定方法选择免疫荧光法。结果:组间入院后检测指标对比结果,研究组hs-CRP、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检测指标对比结果,治疗后hs-CRP、IgM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IgG、IgA含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予以免疫球蛋白和hs-CRP检测,可诊断疾病,评估病情。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将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用在小儿手足口病的检验中,探究以上方法的检验价值。方法:纳入时段介于2019年1月至2022年09月,纳入的对象为本院接治的手足口病小儿60例(普通型、重型各30例)与在本院开展体检的健康小儿30例。将健康小儿定为对照组,普通型组、重型组、对照组三组小儿均展开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对比三组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对三组小儿的免疫球蛋白指标即IgA、IgG、IgM等指标进行监测,其中IgA、IgG对照组高于普通型组、重型组、IgM低于普通型组、重型组,而且普通型组IgA、IgG水平高于重型组,IgM普通型组低于重型组(P<0.05);监测超敏C反应蛋白,对照组明显低于普通型组、重型组,且普通型组超敏C反应蛋白低于重型组(P<0.05)。结论:在开展小儿手足口病检验时,应用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可以对病情进行有效诊断,同时还能鉴别病情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小儿手足口病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评价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骨龄发育、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抽选210例儿童青少年展开研究,以X线方式获取儿童青少年骨龄发育情况及骨密度,并测量其体质量与身高,而后分析骨龄发育、骨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儿童青少年成长阶段,骨龄发育高于生活年龄,P<0.05;观察发现,伴随骨龄发育,骨密度呈上升走向,但儿童青少年年龄达到14-15岁阶段时,骨龄发育放缓,骨密度的上升速度随之下降。结论:骨龄提前发育情况存在于大部分儿童青少年群体中,骨龄发育能够促使骨密度增加,骨龄发育速度降低时,骨密度增加速率减小,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 标签: 骨龄发育 儿童青少年 骨密度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老年人骨密度检查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方法。方法:抽取年限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前来本院接受骨密度检查的84例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响骨密度检查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结果异常者给予护理干预。结果:男性骨密度值高于女性(P

  • 标签: 中老年人 骨密度检查 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尿石症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相关性,以期为尿石症的筛查提供线索,为骨密度值发生变化时是否需要通过饮食或者药物等其他干预措施来预防尿石症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人群中尿石症与骨质疏松发病情况,回顾性分析尿石症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相关性。结果 郴州地区体检人群中尿石症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1)郴州地区是尿石症高发地区,市区体检人群尿石症发病率13.5%;(2)郴州市体检人群中骨密度与尿石症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尿石症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社区长期留置导尿患者病耻感与家庭亲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社区2019年1月-2020年12月纳入的60例长期留置导尿患者,为其提供延续性居家护理指导,统计并整理其完整资料,分别在指导前、指导后1个月、5个月评价所有患者的病耻感、家庭亲密度,最后选择Spearman计算相关性,分析病耻感和家庭亲密度的关系。结果 指导前的歧视经历、疏远、病耻感抵抗、刻板认同、社会退缩、总分均高出指导后1个月、5个月(P<0.05)。指导前理想中家庭状况、家庭实际情况、总分均高出指导后1个月、5个月(P<0.05)。病耻感评分与家庭亲密度评分呈现正相关性(P<0.05)。结论 长期留置导尿患者病耻感与家庭亲密度存在密切关系,随着病耻感不断减低,其家庭亲密度明显改善。

  • 标签: 家庭亲密度 社区 留置导尿 病耻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胶原蛋白海绵在阻生牙拔除后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阻生牙者进行研究,共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纤维蛋白鞘包裹患者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0月期间在本院行PICC置管的82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常护组和预防组,各41例。两组均行4F Groshong PICC导管置管。常护组置管后常规护理,预防组增加导管纤维蛋白鞘包裹的针对性预防干预,对比两组导管纤维蛋白鞘包裹发生率及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预防组导管纤维蛋白鞘包裹发生率(2.44%)显著低于常护组(14.63%),导管相关并发症(7.32%)显著低于常护组(24.39%)。结论 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PICC导管纤维蛋白鞘包裹发生率,有助于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风险,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PICC 纤维蛋白鞘包裹 并发症 静脉血栓 感染 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者,同时在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以及不同阶段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在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等指标比较上差异显著(TG=152.827,TM=17.099,TA=42.824)P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技术在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诊断中的价值展开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集的107例骨密度检测围绝经期女性的临床资料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期到本院体检的非绝经期、非围绝经期女性106例为对照组,研究组围绝经期女性可根据月经情况分为研究A组(月经规律60例)、研究B组(月经紊乱47例),3组女性均进行骨密度检测,比较3组女性骨密度检测结果;比较骨量异常与骨量正常女性年龄、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结果:研究B组腰椎骨密度低于对照组、研究A组,围绝经期女性年龄、FSH水平高于骨量正常女性,E2水平低于骨量正常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女性使用骨密度(DXA)检测技术诊断骨质疏松效果较好,发生骨质疏松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密切联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再进行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是将尿液特定蛋白检验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病例选自本院中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符合实验标准的糖尿病肾病病人100例,记录为实验组,同时录入同期内收入的100例身体健康的体检者作为对照对象,记录为对照组;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针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尿液特定蛋白进行检验,分析两组差异。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相较于对照组的研究对象来说,实验组内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各项尿液特定蛋白指标均更高,差异对比显著存在(P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尿液特定蛋白 检验分析 临床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中老年人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及护理对策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随机在2020年10月-2021年8月期间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参与本次研究,经骨密度检测,共33例中老年人骨量正常,有27例骨质疏松,同时针对不同骨密度人群的维生素 D 水平进行比较,并观察骨质疏松患者接受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骨质疏松组的维生素 D 水平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两组数据对比明显,统计学检验有意义(P<0.05)。护理前骨质疏松组患者SAS、SDS 评分均显高,护理后此组各项水平均得到明显缓解,护理前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经过护理,骨质疏松组患者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预防评分均超过80分,分数较高。结论 中老年人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呈正相关,通过有效的护理,帮助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得到有效缓解,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获得患者的满意。

  • 标签: 维生素D水平 骨密度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