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传统治疗方法(非ERCP方法)在治疗急性胆管炎的疗效差别。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4年间本院145例急性胆管炎患者资料,随机分为ERCP组(75例)和传统治疗组(N-ERCP)(70例)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血清胆汁生化、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后第7天,ERCP组、N-ERCP组WBC计数与同组手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ERCP组优于N-ERCP组;ERCP组、N-ERCP组ALT、AST、AKP、GGT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ERCP组、N-ERCP组ALT、AST、AKP有显著差异(P<0.01),而GGT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7天,2组TBA、TBIL、CB、UCB与同组手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ERCP组、N-ERCP组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时间比较,RECP组为(14.93±2.19)d,N-ERCP组为(17.94±3.38)d,2组住院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于急性胆管炎,适时的开展ERCP,相对于其他方法而言其效果是十分可靠的。

  • 标签: 急性胆管炎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Dynesys弹性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可行性分析及其中期疗效。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4年6月期间来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的23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行Dynesys弹性固定系统治疗并获得随访,应用其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中男性8例,女性15例;年龄22~54岁,平均40.2岁。包括腰椎管狭窄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8例,腰椎Ⅰ度滑脱症2例,治疗节段L3~L4节段1例;L4~L5节段10例;L5~S1节段12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日本矫形外科学会下腰痛(JOA)评分,应用以上评分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估,通过影像学观察对比患者术前、术后的腰椎正侧位及腰椎过屈过伸位X线片上的手术节段椎间活动度(ROM)和椎间隙高度。结果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0个月(29~75个月);手术时间(95±19)min,术中出血量(146±56)ml。术后三个月与末次随访时间的VAS评分及JOA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术前相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术后三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间手术节段的ROM及椎间隙高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术前比较结果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Dynesys弹性固定系统能够保留手术节段部分活动度及椎间隙高度,应用Dynesys弹性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退行性病变 Dynesys弹性固定系统 内固定 中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伤椎置钉GSS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伤椎置钉GSS系统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采用伤椎置钉GSS系统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伤椎置钉GSS系统 传统开放手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应用腹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选2013年5月-2015年6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入院的98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9例,对照组按照操作说明在宫腔内置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观察组行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术后4-7d内宫腔放置曼月乐,对比两组痛经程度、月经量、复发情况及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痛经评分及月经量明显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痛经促使月经量恢复正常,而且能显著避免复发及节育器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腹腔镜病灶切除术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