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全顺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21-05-06
  • 出处:《健康世界》 2021年第4期
  • 机构:正是因为我们体内存在强大的免疫系统,才让我们抵御各种疾病。免疫系统在维持我们的健康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免疫力过低,我们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或自身突变细胞的袭击,HIV病毒的可怕之处就是通过破坏患者的免疫细胞让患者机体逐渐失去免疫力。当然,免疫过强或免疫紊乱可能又让我们受到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如机体过敏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解决护理部主任较难形成护理队伍凝聚问题,本文以护理部主任管理工作态度和方法等为切入点,对护理部主任形成护理队伍凝聚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并在简要说明基础上,提出了护理部主任要爱岗敬业,强化自身素养;要具有扎实护理知识基础,掌握娴熟护理技能;要正确处理好管理工作当中的严与情问题;要强化沟通,增进了协调,提升护理队伍管理水平等建议,以期为护理部主任以及其他管理者,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或参考。

  • 标签: 护理部主任 护理队伍 凝聚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内科ICU患者下肢不同肌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1]。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医院接收的45例ICU患者,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发生组(16例)和未发生组(29例),下肢分为4~5级肌组(至少1个侧肢体肌≥4级)和0~3级组(双下肢肌≤4级)。比较两组左、右下肢肌组与血栓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生组左下肢0~3级组血栓发生率为37.5%(6/16),4~5级组为18.75%(3/16);右下肢0~3级血栓发生率为31.25%(5/16),4~5级组为12.5%(2/16),未发生组左下肢0~3级组血栓发生率为37.93%(11/29),4~5级组为17.24%(5/29);右下肢0~3级血栓发生率为34.48%(10/29),4~5级组为20.68%(3/29)两组DVT发生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的ICU患者中,4~5级肌发生DVT的较少,0~3级肌发生DVT的较多,需要加强防控,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2]。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神经内科ICU 下肢不同肌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基于检验技术人员岗位胜任,探讨构建医学检验实践技能考核体系。方法 成立研究小组,查阅文献、小组讨论和半结构式访谈确定调查问卷框架,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2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构建医学检验人员岗位胜任评价体系,并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结果 (1)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意见提出率分别为:88%、68%,专家的积极程度较高。(2)专家权威系数0.904,可信度高。(3)2轮函询专家协调程度肯德尔系数(W)0.472~0.629,P均<0.001,专家协调程度好。(4)最终构建得到6项一级指标和43项二级指标,各级指标评分均值高于3.5分,变异系数<0.25,专家评价一致性程度较高,6项一级指标为管理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科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教学能力,权重系数分别为0.17、0.28、0.24、0.10、0.12、0.09。结论 本研究专家积极程度高、权威度高、专家协调程度好,进一步验证后可应用于医学检验技术人员的岗位胜任评价。

  • 标签: 医学检验 胜任力 德尔菲 专家函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早期盆底肌训练对产后盆底肌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间接收的9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早期盆底肌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盆底肌水平以及盆底功能障碍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盆底肌整体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功能性电刺激 早期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力 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对改善其自知、依从性的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应用心理护理。结果:2组护理前ITAQ、NOSIE量表评分均较低P>0.05,经护理后2组的ITAQ、NOSIE量表评分均显著提升,且观察组的ITAQ、NOSIE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为96.43%,对照组为85.71%,P<0.0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提升其自知及依从性,并可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理护理 自知力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型糖尿病治疗中应用那格列奈联合津达颗粒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方法:纳选本院二型糖尿病患者88例,病例采集时间为2020年3月初始,截止2021年3月。抓阄法分设对照组(n=44例,那格列奈治疗);研究组(n=44例,那格列奈+津达治疗)。治疗8周后比对血糖控制水平及胰岛细胞功能水平。结果:用药8周后,研究组多维度血糖控制水平、胰岛细胞功能水平较对照组同期及本组用药前改善幅度,差异具备显著性(均P<0.05)。结论:于二型糖尿病治疗中应用那格列奈联合津达颗粒治疗可稳控患者血糖水平,提升胰岛素β细胞功能水平,可推广。

  • 标签: 二型糖尿病 那格列奈 津力达 血糖 胰岛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及对肌即刻效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脑卒中偏瘫患者70例,治疗时间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采用抽签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5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n=35例)采取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即刻上下肢肌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患者采取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更为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

  • 标签: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康复训练 脑卒中偏瘫 肌力即刻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蒙药结合走罐疗法治疗琪素希拉偏盛型乌合日依都病(银屑病)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1年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