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计算断层扫描系统(CT)在各级医院中是常规必备的极其重要的医疗设备,其质量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加强对CT设备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方法:以卫生部颁发的《关于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为准则,从CT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和维护等全过程加强对其的质量控制。结果:提高医院诊疗中的准确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创造医疗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通过加强CT设备从购置、验收、使用及维护等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可提高医院诊断的准确率,并可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质量控制 验收 维护保养 计量检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核磁共振(MRI)与计算X线断层扫描(CT)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经MRI或CT检查诊断为乳腺癌的102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后经病理穿刺或手术确诊,分别采用MR和CT进行检查,比较分析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对鉴别良、恶性乳腺癌、病灶大小及乳腺癌的分型方面的诊断价值。结果102例患者经手术或病理活检诊断9例为良性结节,包括非典型增生3例,纤维腺瘤4例,增生结节伴钙化2例,其余93例均为恶性肿瘤。MRI及CT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55%、95.69%;敏度分别为98.85%、97.75%;异性分别为53.33%、53.34%。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方面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与CT对乳腺癌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均有其适应范围,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必要时可联合使用提高诊断符合率。

  • 标签: 核磁共振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乳腺癌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诊断脑膜瘤时应用磁共振成像联合计算断层扫描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4例脑膜瘤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7例。给予参照组MRI扫描,给予实验组CT联合MRI扫描,将手术病理结果当做金标准,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 对比诊断准确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使用CT联合MRI对脑膜瘤患者诊断的时候,可以提升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提供更加有力的参考数据,确保患者得到针对性治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脑膜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到2013年收治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状体植入术的100例患者,在术前、术后1周以及术后一个月对以上全部术眼进行视力和黄斑区OCT检查,对术眼黄斑中心的视网膜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在以上100例患者中,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在0.07—0.40,OCT检查表明黄斑中心视网膜在形态结构上没有显著异常,黄斑中心厚度(CFT)大约为239.72±12.31μm;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超声乳化术,术后视力获得一定程度提高,眼部没有严重炎症发生,没有在眼底镜下发现黄斑区异常;术后1周和1个月的OCT检查没有观察到黄斑囊样水肿,CFT分别是248.33±10.81μm和241.29±9.66μm,比术前稍微有所增加,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在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顺利完成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短期内,CFT平均值比术前增加了一定程度,术后OCT检查没有见到黄斑囊样水肿。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术后黄斑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高度近视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中的表现。方法:此次研究入组样本选自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30例59眼高度近视患者,统计并分析高度近视患者眼组织结构病变情况。结果:对高度近视患者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能定量测量且可分析患者眼组织结构病变特征。结论:OCT检查是一种非创伤和有可重复性的检查方法,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眼部病变情况进行准确的诊断,也可让医生更直观地了解病情进展,在临床诊断和后期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高度近视 表现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临床运行中的X射线计算断层摄影装置(CT机)对病灶的分辨能力,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X射线计算断层摄影装置影像质量保证检测规范》(GB/T17589—1998)对广东省地、市各级医院的CT机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共检测160台CT机,其中一手机116台,二手机44台,空间分辨力≤0.75、1.00和1.25mm的CT机分别占受检CT机总台数的30.00%、66.25%和3.75%,低对比分辨力达到2.5、3.0、3.5mm的CT机分别占受检CT机总数的59.38%、40.00%和0.63%,均符合国标评价要求。一手机空间分辨力平均值为0.92mm,二手机平均值为0.98mm,经秩和检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手机的低对比分辨力平均值为2.66mm,二手机平均值为2.82mm,经秩和检验,两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根据目前检测规范的评价标准,所检测的CT机均达到质控要求,但仍需继续加强管理,尤其是加强对二手机的质量控制。建议重新修订评价标准。

  • 标签: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 设备安全性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性白内障术前检查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5年6月间于本院接受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以及普通检眼镜检查。结果OCT检查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7例存在黄斑病变,其中3例为黄斑水肿,2例为老年性黄斑病变,1例为黄斑区出血,1例为黄斑萎缩。普通检眼镜检查则未见上述情况,漏诊率为11.7%。结论对行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于术前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有利于发现黄斑疾病,从而有效降低黄斑病变的漏诊率,故可在临床加以推广。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老年性白内障 手术治疗 黄斑区病变
  • 简介:摘要随着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普及,人类社会已经开始步入计算网络时代。随着人类新的发展时期的到来,计算和互联网将会带给社会怎样的变化将是我们今后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对计算网络。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于计算功能自动,快速,标准,在供应室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极大地提高了供应室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了现代高科通讯工具的作用,是现代医院供应室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设施。

  • 标签: 计算机 供应室 应用
  • 简介:自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X线用于疾病的诊断已经经历了整整1个世纪。X线检查对于发现体内的肿瘤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X线检查至今宝刀不老,仍在临床应用之中。

  • 标签: X线检查 计算机 CT 工作原理 定性诊断 定位诊断
  • 简介:根据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使用计算管理药品时,运用医院收费系统,结转药品销售数量、单价和金额的数据于Accecc数据库文件中,利用Excel功能统计出数据,做到药品的实耗实销。

  • 标签: 计算机 管理 药品 实耗实销
  • 简介:在新世纪,计算产业的高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与快捷。然而,随之而来的计算病毒泛滥现象也日趋严重,计算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了解计算病毒的有关知识,掌握计算病毒的防范对策,从而使计算运行更加安全稳定,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 标签: 计算机病毒 入侵 感染 防范对策
  • 简介:大中型城市血液中心/中心血站担负着所在地区的采血和供血任务,需保证各医院24小时的血液供应,工作繁重,责任重大。为适应血站管理工作的发展,特开发“血站计算管理信息系统”。

  • 标签: 血站管理 血液供应 供血 血液中心 中心血站 采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我院药房计算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方法以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药品使用过程,阐述计算管理的模式、特点与使用体会。结果该系统的运行实现了药品入库、调价、盘点处理、处方输入、查询、统计等功能,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结论药房计算管理系统的应用,提高了药学管理的水平,是可行的。

  • 标签: 计算机 医院药学 药品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计算硬件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工程师也需要结合新技术开展多学科学习,作为单位的后勤保障科室人员,必须全面掌握IT行业的各种技术,为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同时笔者详细探讨显示器显像原理,着重介绍了多年以来在显示器维修方面的经验。

  • 标签: 计算机 硬件维护 亮度通道
  • 简介:摘要随着计算在会计领域的普及和应用,计算成为会计工作发展的方向。为了适应会计工作规范化、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运用计算管理会计档案管理成为会计工作发展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 标签: 计算机 会计档案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计算技术逐渐普及,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计算硬软件技术应用在多个方面,而且计算技术本身也在不断完善、健全。其中,硬件和软件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不仅缺一不可,而且为了优化计算技术,需要从软、硬件两方面入手,提升计算性能。

  • 标签: 计算机 软硬件 维护 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