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表现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表现分析

刘密珍 ,贾红娟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医院   河北廊坊065800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医院   河北廊坊065800

【摘要】目的:本文探析高度近视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中的表现。方法:此次研究入组样本选自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30例59眼高度近视患者,统计并分析高度近视患者眼组织结构病变情况。结果:对高度近视患者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能定量测量且可分析患者眼组织结构病变特征。结论:OCT检查是一种非创伤和有可重复性的检查方法,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眼部病变情况进行准确的诊断,也可让医生更直观地了解病情进展,在临床诊断和后期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高度近视;表现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过早接触这些产品,甚至是沉溺其中,则会对眼睛造成不利影响,且由于高学历人口比例逐年升高也导致高度近视人群越来越多。高度近视指的是屈光度>6.00D,且伴有眼轴延长等退行性病变的屈光不正,这类患者发生视网膜营养障碍、视网膜周边裂孔、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概率会更高【1】。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的影像学检査方法,光学断层成像技术可评估患者的视网膜厚度,及时明确患者病症部位,并具有检测效率高、准确度高、损伤小的优势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入组样本选自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30例59眼高度近视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高度近视诊断标准(屈光度>6.00D,眼轴≥26mm),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例为17:13,平均年龄(43.26±1.41)岁,均屈光度为(8.73±1.26)D,平均眼轴(26.70±0.15)mm,其中双眼29例,单眼1例,患者临床资料完整,自愿参加研究,入组样本排除白内障人工晶体眼及其他眼科疾病、精神疾病或癫痫史者、认知和沟通障碍和临床配合度较低和因各种不可控原因,不能全程参与者,指标间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接受国际对数视力表、最佳矫正视力检测和眼底、眼前节的检测,分别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以及中央角膜厚度和房角开放距离,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后行OCT检查,扫描后保存检测结果,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析疾病,给予对症处理3

1.3 观察指标

统计病理性近视眼视盘周围脱落、神经上皮变薄、视网膜血管皱褶、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出血及黄斑劈裂等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21.0 软件进行研究结果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n(100%)]表示,行x²检验。若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1. 结果

表2  高度近视经OTC检查后眼组织结构病变发生率和表现分析[n(100%)]

组别

例数(眼)

发生率

表现分析

病理性近视眼视盘周围脱落

21

35.59%

眼视盘周围脱落

神经上皮变薄

17

28.81%

神经上皮反射厚度变薄,中心凹神经上皮厚度为平均(122.93±17.14)μm

视网膜血管皱褶

9

15.25%

在近视弧边缘处垂直扫描发现视盘周围视网膜血管微褶皱

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5

10.47%

神经上皮向前隆起增厚,反射减弱,色素上皮层增厚龙骑,期间有不规则高反射表现

黄斑出血

4

7.73%

视网膜下团块状高反射信号,RPE连续性破坏

黄斑劈裂

10

2.15%

边界清晰的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全层缺损及中心凹旁神经上皮层间裂隙样空间,期间散在低反射斑点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在电子产品的普及之下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高度近视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该疾病容易出现视网膜变薄、色素上皮层萎缩和视网膜变形等眼底病理变化,严重时甚至会引发青光眼和白内障等并发症4

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是一种新型的眼科诊断仪器,其利用低相干光对生物组织进行横截面扫描,并将所获取的信息转化为数字,经计算机处理,再以图形或数字形式显示,该技术可无创非接触可以多次重复检査5。在诊断过程中可以清晰显示患者的视网膜断面结构,通过对视网膜的剖面图进行呈现,从而获得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视神经纤维损伤可以清晰显示,能够定量测量分析患者眼组织结构的变化,提供量化诊断指标,可以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在临床中诊断准确比较高。

此次研究通过对高度近视患者实施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明显发现病例变化,例如:视网膜和脉络膜变性、视网膜变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萎缩以及高度近视视网膜变薄、对比度差、背景颜色改变和裂孔失去正常红色,特别是裂孔位于脉络萎缩区呈灰白色或黄色6

经此研究发现,对高度近视患者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能定量测量分析患者眼组织结构病变特征,且该检查是一种非创伤且可重复性的检查方法,为早期诊断具有较大的帮助,同时对于病情的进展可以起到良好的监测,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眼部病变情况进行准确的诊断,也可让医生更直观地了解病情进展,在临床诊断和后期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德晗,司方圆,刘才远.飞秒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和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术后角膜前表面高阶相差变化的比较[J].安徽医药,2019,23(1):4.

[2]柳玉霞.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5):572-573.

[3]张琼,林仲静,张士胜,胡起维,沈玺,徐建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效果评价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0(08):1091-1097.

[4]赵燕华,潘兰香,王艳丽,等.优质护理在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9,017(014):1731-1734.

[5]宿心洁,戴惟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前节参数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8,18(11):1990-1994.

[6]季阳.高度近视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中表现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1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