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用透射比浊法对60例肺炎(排除肝病)患者及106名健康人血清PA和C-反应蛋白(CRP)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①PA测定均值肺炎组为106mg/L,正常对照组为236mg/L,相互间在统计上有极显著差异(P<0.01)。②PA在肺炎炎症期与CRP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③炎症消失后PA比CRP恢复到正常值快且显著。结论与CRP相比,炎症时PA也呈明显下降,炎症消除后又比CRP恢复到正常值迅速而明显,说明PA对肺炎病人和肝病及营养不良的诊断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前白蛋白 肺炎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和分析血清蛋白电泳和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对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症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对102例M蛋白阳性患者的血液标本,分别进行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血清蛋白电泳阳性率(87.25%)相比较,血清免疫固定电泳阳性率(100%)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清蛋白电泳和血清免疫固定蛋白电泳联合使用可提高M蛋白阳性疾病的诊断;血清免疫固定蛋白电泳对M蛋白的检出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 标签: 未明原因免疫球蛋白症 M蛋白 血清蛋白电泳 免疫固定电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蛋白(Fer)测定对恶性肿瘤贫血病因中的鉴别诊断。方法以化学发光法测定恶性肿瘤贫血组及对照组病人血清蛋白水平。结果恶性肿瘤贫血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清蛋白水平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清蛋白测定可对恶性肿瘤所致贫血鉴别诊断,敏感性高,可作为贫血病因分类的筛查试验。

  • 标签: 恶性肿瘤 血清铁蛋白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对感染性疾病的先天免疫价值。方法收集感染性疾病患儿175例,根据感染类型分为A组(细菌感染,72例)、B组(病毒感染,79例)、C组(支原体感染,24例),同期非感染性疾病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血清CRP、WBC及ANC水平。结果A、C组CRP显著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各组CRP阳性率均高于ANC、WBC及ESR,其中,A组组内及与其他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CRP检测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C反应蛋白 先天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对早期高血压肾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200例高血压科患者血清中β2-微球蛋白,尿素(Urea),血清肌酐(SCr),24小时尿肌酐含量,计算肌酐率过滤(CCr)。分析3项指标在肌酐清除率不同阶段的检测结果,异常结果的检出率与肌酐清除率的相关性及其意义。结果在肌酐清除率下降的不同阶段,血清β2-微球蛋白检测值变化最明显,异常检出率最高,血清β2-微球蛋白,尿素,肌酐与肌酐清除率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785,0.502,0.513。结论β2-微球蛋白是反映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一项敏感指标。

  • 标签: &beta 2-微球蛋白 高血压 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及胆汁酸测试在儿童肝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取100例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收治的肝脏系统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50例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和胆汁酸检查结果。结果不同类型肝损伤疾病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胆汁酸(TBA)、谷氨酸氨基转移(ALT)、总胆红素(TBIL)和白蛋白(ALB)检查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血清前白蛋白和胆汁酸均为较为准确、可靠的肝损伤临床诊断指标。

  • 标签: 血清前白蛋白 胆汁酸 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附睾蛋白4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妇科所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共计3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我院妇科所收治的患有其他良性疾病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对照组。针对两组患者组织标本中人附睾蛋白4的表达水平进行观察,同时对比血清中人附睾蛋白4检测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人附睾蛋白4积分光密度表达水平为(71986.5±158.2)I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血清中人附睾蛋白检测水平为(102.6±5.9)p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附睾蛋白4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有高表达水平的特点,通过血清中人附睾蛋白4进行早期检测的方式,能够为患者的临床诊治以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 标签: 人附睾蛋白4 子宫内膜癌 组织 血清 表达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在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并与c反应蛋白(CRP)进行比较。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58例细菌感染患者分为局部感染组(53例)、脓毒血症组(61例)、严重脓毒血症组(44例),并选取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的PCT、CRP水平。结果脓毒血症组与严重脓毒血症组PC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5d后脓毒血症组和严重脓毒血症组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CRP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后各组CR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T在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中有早期诊断价值,且在疗效监测中优于CRP检测。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重症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功能的相关性。评价hs-CRP在CHF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100例CHF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III-IV级)和100例正常健康人群(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试验(6MWT)测定行距者。结果CHF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血清hs-CRP水平升高LVEF值明显下降,呈明显的负性相关(r=-0.78,P<0.05),随血清hs-CRP水平升高6MWT步行距离明显减少,二者呈良好的负性相关(r=-0.70,P<0.05)。结论hs-CRP与心功能状态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心力衰竭诊断和病情检测的指标。

  • 标签: 心力衰竭 C 反应蛋白 心功能
  • 简介:摘要报告12例急性中毒患者的护理。转入时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和预防感染。通过连续血液净化及病因治疗,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铜中毒 溶血 肾功能衰竭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Apelin在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的含量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之间的关系及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肥胖T2DM根据UAER分为4组,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Apelin水平。结果4组间Apelin水平依次增高,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pelin随白蛋白尿的严重程度而逐渐升高,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Apelin 尿白蛋白排泄率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在高血压肾病早期检测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某院采用免疫比浊法对40里肾功能与血压正常患者(对照组)、52里高血压无肾病患者(高血压无肾病组)以及57里高血压肾病患者(高血压肾病组)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进行了测定,并通过放射免疫分析的方法对三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该院对照组的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分别是(1.00±0.33)mg/L与(1.30±0.80)mg/L,高血压无肾病组的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分别是(1.04±0.28)mg/L与(1.40±0.86)mg/L,高血压肾病组的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分别是(1.91±0.54)mg/L与(3.60±1.22)mg/L。三组相较之下,高血压肾病组的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最高。结论因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随着高血压肾病患者病情的加重而增加,使得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可以作为检查早期高血压肾病的相关指标,从而使高血压肾病能够得到早期的发现与治疗。

  • 标签: 高血压肾病 早期检测 血清胱抑素C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痛经发病率高,给高校女生带来了学习、生活的负面影响,分析原因,提出护理措施,为保健和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本校女生进行问卷调查。结论痛经女生情绪不稳定,焦虑情绪明显,严重影响身心健康,需要积极控制女生痛经症状,提出痛经的预防措施,护理方法,以减轻此对女性的身心影响。

  • 标签: 高校女生 痛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人们越来越注意饮食的合理健康问题,坚果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渐渐成为人们日常消费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于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监测坚果中铜元素的含量,指导人们合理选择食用。方法用湿法消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7种市面上常售的坚果(巴旦木、美国山核桃、核桃、松子、开心果、澳洲坚果)进行测定。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确定是否具有显著意义。结果由于坚果的品种和生长环境的不同,所测样品中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核桃(15.4229mg/kg)>开心果(13.0142mg/kg)>松子(11.7226mg/kg)>巴旦木(9.8965mg/kg)>美国山核桃(9.1470mg/kg)>盐焗开心果(6.8381mg/kg)>澳洲坚果(5.3722mg/kg);所选样品均含有铜元素,含量最高的核桃仅比含量最低的夏威夷果高2.7倍,有显著意义;经盐焗工艺加工的开心果含量低于未经加工的开心果,有显著意义。结论本次实验证实坚果中铜元素含量偏高,对于人们日常食用坚果有一定指导意义。经盐焗处理的开心果铜元素流失严重,选择食用坚果可选择未经加工的坚果。缺的人群可以选择食用含量高的核桃、松子、巴旦木,补充体内所必需的;对于体内含量较多的人群,尽可能要少食坚果食品,以免中毒。

  • 标签: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坚果 铜元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5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同时,用酶法检测血清尿素(Urea)、血清肌酐(Cr)。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血清胱抑素C、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胱抑素C与视黄醇结合蛋白可作为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血清学指标。

  • 标签: 胱抑素C 视黄醇结合蛋白 糖尿病 肾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川崎病病程及其治疗中的改变和临床意义。方法川崎病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病程第8天)、治疗后2、5天(病程第10、13天)采静脉血,其他感染性疾病组患儿于入院第1天及入院第5天采静脉血。以上标本均采用ELISA法进行IGF-1、IGFBP3测定。结果(1)川崎病组治疗前(病程第8天)的IGF-1、IGFBP3血清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而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组(入院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2)川崎病组治疗后2天(病程第10天),其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治疗前(病程第8天)相比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3)川崎病组经治疗后5天(病程第13天),血清IGF-1、IGFBP3水平仍持续在高水平,与川崎病治疗后2天(病程第10天)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组(入院后5天)相比明显升高(P<0.05);其他感染性疾病组(入院时)与入院后5天血清IGF-1、IGFBP3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4)川崎病组分为发生CAL组和未发生CAL组,两组IGF-1、IGFBP3血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5)川崎病组中分典型KD和不完全KD两组,其治疗前后IGF-1、IGFBP3血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川崎病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GF-1、IGFBP3水平显著升高,可能与丙种球蛋白大剂量应用有关,其水平升高,可能减少了川崎病后期血管狭窄及血管瘤的形成,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川崎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 简介:目的探讨母亲孕期被动吸烟(passivesmoking)与母亲外周血清及脐带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调查79名孕产妇的一般人口学、妇产科学特征及在孕期的被动吸烟情况,采集孕产妇外周静脉血及脐带静脉血,检测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chemotacticprotein-1,MCP-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和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solublevascularcelladhesionmolecule-1,VCAM-1)。在控制年龄、孕周、婚姻状态、教育水平、家庭收入、孕产妇孕前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产次、胎儿性别等?昆杂因素后,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母亲孕期被动吸烟暴露与母亲血清及脐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关系。结果79名调查对象中46人(58.2%)报告其在孕期有被动吸烟暴露,28人(35.4%)报告被动吸烟暴露平均每天为1~15min,18人(22.8%)报告被动吸烟暴露平均每天超过15min。在控制混杂因素后,与非暴露者相比,每天平均暴露1~15min者母血清中IL-1β(OR=3.00,95%C/:1.10—8.14)和CRP(OR=4.10,95%C/:1.47~11.47)水平升高,平均每天暴露超过15min者母血清IL-6(OR=5.19,95%C/:1.56—17.29)和TNF-α(OR:6.87,95%C/:1.97~23.96)水平升高。与非暴露者相比,平均每天暴露超过15min者脐带血清IL-1β(OR=0.21,95%CI:0.07~0.59)水平降低。结论母亲孕期被动吸烟暴露对母亲和胎儿的炎性反应有所不同,对母亲的炎性反应影响较大,对胎儿的炎性反应影响较小。

  • 标签: 烟草烟污染 孕妇 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β2-微球蛋白(β2-MG)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0例糖尿病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尿MALB和β2-MG的测定结果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尿MALB和β2-MG的联合检测,能提高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检出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 &beta 2-微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是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各抽取患者肘静脉血检测NSE、S100蛋白水平,对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SE水平、S100B蛋白水平对照组、尤瑞克林组治疗前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7天后二者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尤瑞克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能够减轻脑缺血及再灌注的损伤,起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现在体检越来越普遍,体检时的检查项目各有不同,有的繁多,有的简单。但血常规都在必查之列。因为其方法简单,只需少许血就可以发现许多疾病端倪。血常规检查中有一项是血红蛋白。有的人拿到体检报告后,发现血红蛋白虽在正常值范嗣,但有些偏低或偏高,便向医生咨询: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我的血红蛋白为什么会偏低(高)?

  • 标签: 血红蛋白 血常规检查 变色 体检报告 检查项目 正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