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人类的生活史上,食用昆虫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我国古代已将蜈蚣、蟋蟀、蝉列为中药用来治病。据日本1919年调查全国食用昆虫就达55种,如今可能更多。世界上开发昆虫资源最多的国家要算墨西哥了,已形成商品交易,但在我国将昆虫作为筵席上的美味佳肴可能还是近十几年的事。

  • 标签: 食用昆虫 食品资源 昆虫资源 我国古代 生活史 商品交易
  • 简介:在闲暇的假日时光里,推掉琐事,沏杯热茶,读上一本昆虫科普图书,对我而言是绝妙的享受。让我意料不到的是,《中国昆虫记》故事如童话般耐读,语言如词赋般优美,这部"诗人镜头里的昆虫丽影"带给我"哥伦布发现"一样的巨大惊喜,品读再三,不敢一瞥而过。

  • 标签: 昆虫 微距 哥伦布
  • 简介:昆虫的采集与标本制作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对昆虫的鉴定和防治对策起到一定的作用。现将这方面的知识向初学者做一简要介绍,供工作中参考。一、采集与制作工具1.昆虫采集网、采集笼、采集勺、棕色广口瓶、

  • 标签: 标本制作 制作工具 尾器 采集网 广口瓶 合腹节
  • 简介:UV-C光学共聚焦显微图像系统集成了光学和数字图像分析技术,特别适用于采集非平面样品图像(高度变化范围超出了显微镜景深范围),它彻底解决了传统光学显微镜成像时高倍数与大景深不能共存的问题,使样品不同高低部位都能清晰成像。20lo年公司软件升级到UV-C2010,同时推出UV-CTS光学共聚焦显微图像系统。此系统较之UV-C系统进行了功能改进:可使用相机近拍镜头(以及体式显微镜)拍摄时出现位移的照片进行位移校正合成;对拍照过程中产生的倍率变化进行倍率校正;同时增强了背景噪点处理功能,取得传统手绘图所不能达到的视觉效果。

  • 标签: 显微成像 媒介昆虫 显微图像系统 光学显微镜 图像分析技术 UV-C
  • 简介:医学昆虫除通过叮咬给人造成机械损伤外,还能给人传播多种疾病,其危害相当严重。目前对医学昆虫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杀虫剂,但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不仅使昆虫产生了抗药性,也给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研究新的昆虫防治方法成为当务之急。用免疫学方法防治医学昆虫的研究已广泛开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媒介昆虫的免疫防治方法主要是开发抗昆虫疫苗。

  • 标签: 免疫防治 媒介昆虫 化学杀虫剂 医学昆虫 免疫学方法 机械损伤
  • 简介:<正>我国人体寄生虫病中,肠道线虫病分布最广、感染率最高,有的地区流行极为严重,危害着人民身体健康,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也损害少年儿童的发育成长。由于多年的防治,其感染率和感染度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就目前在一些农村地区人群肠道线虫病流行仍较严重,防治上的困难因素之多和时间的紧迫,对防预工作者来说,并不是件轻松事情。因为控制和消灭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是我国预防保健,实施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就以下几点向大会作简要介绍。

  • 标签: 肠道线虫病 感染率 钩虫感染 防治 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指肠钩虫
  • 简介:目的了解青海省人群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要求进行,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人体肠道土源性线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结果5县(市)检查10688人,查见土源性线虫3种,其中蛔虫感染者950人,感染率为8.89%;鞭虫感染者6人,感染率为0.06%;检查12岁以下儿童1834人,蛲虫感染者122人,感染率为6.65%。城市人群蛔虫感染率为7.79%,农业区为10.67%,牧业区为3.16%。城市儿童蛲虫感染率为5.49%,农区为7.78%,牧业区为11.59%。学龄前儿童和学生蛔虫感染率较高,分别为14.69%和14.13%。5~岁组儿童蛔虫感染率最高,为18.73%,其次为10~岁组,为14.42%。结论青海省人群中土源性线虫的感染以蛔虫为主,低年龄组的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感染最严重,感染率以农区较高,以上人群是今后防治的重点地区和人群。

  • 标签: 土源性线虫 蛔虫 蛲虫 感染率 调查
  • 简介:   摘要:目的  调查本县人群居民土源性线虫的感染情况,为控制本县的寄生虫病流行和促进人民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 粪便检查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一送一检),儿童蛲虫检查,采用透明玻璃纸肛拭法。结果 全县人群居民土源性线虫的感染率为31.12%,其中钩虫感染率为23.72%,鞭虫感染率8.49%,蛲虫感染率为0.10%。结论  全县人群居民感染率较高,需对全县农民和7-14岁儿童等重点人群,连续2年进行规范性的药物驱虫治疗,降低人群土源性线虫的感染率,控制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环节。

  • 标签:     寄生虫 感染率 基线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昆虫性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人们一直用10%硫黄软膏涂搽治疗疥疮,可用10%苯甲酸苄酯乳,10%克罗米通乳。

  • 标签: 昆虫性皮肤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索苏州市肠道线虫病低感染率情况下,有效控制其流行和巩固防治效果的措施.方法选择吴江市庙港镇合群村,连续三年运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和饱和盐水漂浮法,监测人群的肠道线虫病感染情况.感染者每年两次运用甲苯咪唑进行驱虫治疗.结果2003年调查519人,感染肠道寄生虫20例,均为钩虫感染,感染率3.85%,2004年调查524人,感染肠道寄生虫2例,均为钩虫感染,感染率0.38%;2005年调查533人,感染肠道寄生虫5例,同样均为钩虫感染,感染率0.94%,感染率在三年内下降了75.58%,男、女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别(X2=4.40,P<0.05),50~59岁年龄组的感染率为44.44%,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结论在目前苏州市肠道线虫病低感染率情况下,感染者的正规治疗以及卫生意识的培养,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均可以有效控制流行,巩固防治成果,但重点人群的变化仍是今后监测的重点.

  • 标签: 肠道寄生虫 纵向观察 肠道线虫病 监测报告 苏州市 改良加藤厚涂片法
  • 简介:<正>结膜吸吮线虫病病例报告仍在不断增多,至今我国已有21省市自治区有病例报告,并存在一些病例较多的流行区,是我国常见的人兽共患眼内寄生虫病。它损伤眼结膜、角膜引起炎症,动物可致盲。但是,我国对本虫生活史长期来未能搞清,不知虫体为何能在犬眼互相传播(因犬的感染率有的地区高达70-100%),怎样寄生到人眼,要不要中间宿主,在我国传播媒介是什么,这一直是临床眼科和寄生虫学界所

  • 标签: 结膜吸吮线虫病 生活史 病例报告 中间宿主 果蝇 寄生虫病
  • 简介:淮安区位于江苏省北部,环绕洪泽湖畔,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该区为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过度地区,境内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气温15℃左右,相对湿度77%,年降雨量850mm左右,适于肠道线虫病传播。肠道线虫病曾是盐城市流行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1989年第一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时,本区人群肠道线虫总感染率为71.99%,最高达80%以上,为肠道线虫病重度流行区[1,2]。经过多年的综合防治,淮安区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率已下降到较低水平,基本控制了肠道线虫病流行。现将2003~2012年淮安区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人群肠道 感染监测 江苏淮安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潼南区土源性线虫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个镇相当数量的家庭为观察对象,采用Kato-Katz法检查粪便中土源性线虫卵。结果粪检2034人,总感染181人,总感染率为8.90%,其中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感染率分别8.6%,0%,0.25%,0.05%。中重度感染者占比12.15%;女性总感染率为8.09%,男性总感染率为9.93%,无显著性差异(X<0.05);钩虫感染率、鞭虫感染率和总感染率皆为>60岁组最高。结论我区人体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总体较低,感染率8.90%,中老年农民是土源性疾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 标签: 土源性线虫 感染率 流行病学调查 重庆潼南
  • 简介:<正>甲苯咪唑系驱治肠道线虫新药,具广谱、高效、低毒等优点。70年代即已在国内外广泛使用。为落实卫生部《全国寄生虫病防治“八五”计划和2000年规划》的防治目标,我国在对该药的不同剂型、不同剂量的服药方法进行了效果观察,现综合报道如下。一、不同剂型的驱虫效果甲苯咪唑片剂常规剂量,蛔虫200mg顿服,bid,虫卵阴转率可达85~100%;钩虫每

  • 标签: 阴转率 甲苯咪唑 肠道线虫 不同剂量 驱治 驱虫效果
  • 简介:腹泻患者病原菌调查来安县卫生防疫站(239200)孙家立吴纯信对131份腹泻患者的粪便进行分离、培养、鉴定,主要是了解来安县腹泻患者中沙门氏菌、痢疾杆菌、病原性大肠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和空肠弯曲菌的分布情况,以了解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

  • 标签: 腹泻 病原菌 医学 调查统计
  • 简介:目的以遵义地区蠓科昆虫种类为基础,开发蠓科昆虫网络检索鉴定系统,提高媒介昆虫研究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方法系统录入蠓科昆虫分类特征、地理分布等信息,并采集其分类鉴定彩图及特征图。以PHP语言作为程序脚本运行语言,用MySQL数据库建成系统知识库,形成标准的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实现蠓科昆虫的网络检索鉴定。结果设计完成基于PHP和MySQL的蠓科昆虫检索鉴定系统,可通过物种特征进行蠓科昆虫的种类鉴定。结论蠓科昆虫检索鉴定系统集分类鉴定、图文信息、检索查询于一体,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的特点,基本满足蠓科昆虫分类鉴定的需要。

  • 标签: PHP语言 MySQL系统 蠓虫 鉴定
  • 简介:目的了解扬州市淡色库蚊、家蝇、德国小蠊对几种杀虫剂的抗性现状,为科学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指导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幼虫浸渍法测定淡色库蚊Ⅲ~Ⅳ龄期蚊幼虫半数致死浓度(LC50);点滴法测定家蝇半数致死剂量(LD50);药膜法测定德国小蠊半数击倒时间(KT50)。结果淡色库蚊对氯菊酯、敌敌畏、仲丁威的抗性倍数依次为3.1、1.9、2.2倍;家蝇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敌敌畏的抗性倍数依次为8.1、111、122.5倍;德国小蠊对残杀威、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溴氰菊酯的抗性倍数依次为2.06、4.72、1.57、3.44倍。结论扬州地区淡色库蚊、家蝇、德国小蠊对常用的化学杀虫剂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 标签: 淡色库蚊 家蝇 德国小蠊 生物测定 抗药性
  • 简介:目的对安徽三界地区某驻营地附近的吸血昆虫种类进行调查鉴定。方法在驻营地附近不同环境应用灯诱法,采集昆虫标本,根据形态学差异及分子标志(rDNA-ITS2序列)进行种属鉴定。结果驻营地附近吸血昆虫主要为蚊与蠓,经形态学鉴定,捕获的90只蠓都为库蠓,而采集到的521只蚊虫中,按蚊22只,库蚊496只,伊蚊1只,阿蚊2只,经分子标志鉴定后确定为中华按蚊、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刺扰伊蚊和骚扰阿蚊等。结论营地附近优势蚊种为三带喙库蚊,同时存在中华按蚊。当地应加强吸血昆虫的防护并重视虫媒病的监测和防控。

  • 标签: 吸血昆虫 虫媒病 安徽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