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冲光(intensepulsedlightIPL)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12周随机、对照实验,90位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实验组及对照1组接受3次IPL治疗,实验组术后联合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治疗,对照2组仅行静滴谷胱甘肽治疗。通过研究者评价治疗前、后黄褐斑面积变化进行功效评估,并由患者进行满意度评估。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91.7%的患者获得了超过50%的改善,83.3%的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或非常满意,且肤质改善明显,仅有1例(2.8%)复发,副作用主要为轻微的一过性红斑;对照1组有6例(21.4%)复发,5例(17.9%)出现轻-中度色素沉着,对照2组有10例(38.5%)复发。结论脉冲光联合静滴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有效地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强脉冲光 黄褐斑 谷胱甘肽 随机对照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该校入学新生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及患肺结核情况;更好的预防结核病在学校的发生与流行;为防治肺结核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某中学高一学生2009~2011级新生4389名,用结核菌素(110000)0.1ml皮内注射,72小时后观察结果。皮丘直径达到或大于15mm视为阳性,虽不大于15mm但有水泡、溃烂、淋巴管炎者亦视为阳性。阳率分别是13.60%、21.41%、15.03%。对阳性学生进一步拍胸部X片检查,肺结核检出率占阳人数的0.40%,患病率占总人数的68.4/10万。

  • 标签: 肺结核 患病率 新生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前因素对血钾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标本采集前注意事项、标本的类型及性质、标本采集方法、标本的运送存储等几个方面的分析,找出分析前因素影响血钾检测的原因。结果分析前因素对血钾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影响。结论重视并克服分析前因素对血钾检测的影响,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 标签: 分析前因素 血钾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心室回声点(EIF)对胎儿心脏解剖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二维及胎儿超声心动图超声仪,对我院356例中严密跟踪观察EIF消失过程资料完整的238例的EIF胎儿进行分析探讨,并选择12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并发EIF的胎儿心脏解剖结构情况做对照。结果胎儿心室回声点(EIF)检出率为1.905%,.单纯EIF胎儿未见胎儿心脏解剖结构异常及与唐氏综合征相关表现;胎儿EIF的所在的心室位置,左心室214例,右心室9例,左、右心室均可见15例;单发者223例占93.7%(223/238),多发15例占6.3%(15/238);本组资料显示胎儿EIF99.58%(237/238)于分娩前消失。结论胎儿EIF发生在左心室明显多于右心室,单纯性胎儿EIF未见心脏解剖结构异常及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不主张对胎儿EIF的孕妇行羊膜腔穿刺做染色体检查。

  • 标签: 超声 胎儿 心室强回声点 诊断观察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单纯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人群应用口服药物进行预防结核病,跟踪随访此类人群发生结核病的数目,总结预防用药后结核病的发生率,分析其预防疗效,总结预防用药的重要性。方法对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人群进行跟踪研究,详细了解预防用药及未进行预防用药结核病的发病人数,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核病的发生人数,分别总结两组人群的结核病发生率。结果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人群坚持应用口服药物至疗程的观察组人群结核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进行预防人群。结论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人群如果正规按疗程进行口服药物预防,可以大大降低以后结核病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部分人发生结核病的痛苦,维护人体健康,节约医疗资源。

  • 标签: 结核菌素试验 强阳性 口服药物 预防
  • 简介:目的:对陕西近10年来医疗资源与利用相关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以期对未来陕西医疗资源科学配置提供有益借鉴。方法:数据分析,文献查阅及实际调查等。结果:陕西床位数增长过快,医院床位数比例偏高,医师相对不足,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快速增长,住院服务利用尤为明显,但年平均诊疗人次和住院率较全国偏低。结论:应采取综合措施,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重视防病工作等,用科学的体制机制保障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以促使医改目标的早日实现。

  • 标签: 医疗资源 医疗资源利用 陕西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新医改方背景下,辽宁基本药物制度现况,发现辽宁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采用文献法,收集并分析辽宁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相关资料,找出目前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结果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基本药物制度监管机制建立不完全、基本药物监督管理机构改革不完善等问题。结论针对存在的问题,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分级监督管理、深化基本药物监督管理机构改革等。

  • 标签: 基本药物 基本药物制度 监督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社会与经济后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期间400例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种类、医疗费用、用药时间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社会与经济后果进行科学评价。结果抗菌药物主要以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为主,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有97.5%,其中,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而多余支出费用人均达到698.5元。结论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应该把握药物种类、用药时间以及用药时机,避免医疗费用的增加。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社会 经济后果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技术探讨2005-2011年云南野生蕈中毒的空间分布模式,分析研究云南野生蕈中毒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为有效防控野生蕈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1年云南野生蕈中毒事件数据,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I系数探测云南野生蕈中毒的空间分布模式,采用局域自相关G*i统计量探测聚集位置与属性。结果2005-2011年云南野生蕈中毒事件整体上呈随机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I=0.0372,Z=1.42(P=0.202),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文山州的广南县、文山市、砚山县、丘北县,普洱市的澜沧县、孟连县,西双版纳州的勐海县、景洪市为野生蕈中毒高发区域。结论云南野生蕈中毒具有一定的区域聚集性,相关部门应根据其空间分布相关特点,制定野生蕈中毒的防控措施。

  • 标签: 食物中毒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行为
  • 简介:血站作为医疗救治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管理模式正加快向科技人才为核心的综合实力态势发展。血站的采供血能力、服务水平和管理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人的要素成为血站综合管理的第一要素。本文通过对全省血站人力资源状况的数据调研和分析,探讨了山东血站人力资源管理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对策。

  • 标签: 人力资源管理 血站 医疗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河南健康人群C群流脑荚膜多糖抗体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健康人群血清中的C群流脑荚膜多糖抗体含量。结果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为71.1%,抗体平均浓度为3.85μg/mL,≥18岁组的阳性率最高(80.3%),2~3岁组(63.1%)最低;各年龄组间抗体含量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河南健康人群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水平较低,需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 标签: C群流脑 抗体水平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河南201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防控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河南麻疹发病率为0.19/10万;1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达9.78/10万;各市麻疹发病降低,季节高峰不明显;无免疫史病例占全部病例的68.51%。结论小年龄组尤其是1岁以下儿童是麻疹防控的重点。实施规范化接种、提高2剂次MCV接种率的同时,加强未满免疫月龄儿童的个人防护,控制院内感染,加强麻疹监测工作,是今后全省麻疹防控的重点。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分析
  • 简介:目的评估居民家庭合理用药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政府公共卫生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在浙江3个县区12个社区/村所有18~60岁的居民开展合理用药健康教育干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居民药物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6.00%,错误用药观念的识别率为55.38%,正确储存药品率、定期检查家中药品率和正确处理过期药品率分别为8.03%、18.62%和34.83%,药物不良反应正确处理率为35.1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居民的药物相关知识知晓率与错误用药行为识别率和药品不良反应正确处理率有显著提高,但不合理用药行为改善不明显。结论合理用药健康教育干预显著提升了居民的知识水平,今后要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干预,使居民形成合理用药的健康行为。

  • 标签: 合理用药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分析安徽某地区人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并进行定量评价,建立高血压危险因素定量评估模型,为预测个体高血压发病危险奠定基础。方法选择18周岁及以上人群,将患有高血压的971例作为病例组,未患高血压的365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各危险因素的比值比(oddsratio,OR)。利用统计学模型将不同暴露水平的危险因素转化为危险分数,以计算综合危险分数。结果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盐膳食、年龄大、过量饮酒、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偏大、家庭人数少和腰臀比(waist—hipratio,WHR)偏大,其中危险性较高的前3位(不包括年龄)是BMII〉28.0kg/m2(OR=7.539)、过量饮酒(OR=1.965)和高盐膳食(OR=1.641),对应的危险分数分别为2.925、1.560和1.467;女性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盐膳食、年龄大、过量饮酒、BMI偏大和WHR偏大,其中危险性较高的前3位(不包括年龄)是BMI≥28.0kg/m2(OR=4.320),高盐膳食(OR=1.661)和过量饮酒(OR=1.597),对应的危险分数分别为2.324、1.516和1.501。结论根据人群危险因素建立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定量评估模型,能够指导个体定量评价自身高血压危险因素,使得自我评估、自我监测、自我保健更具可行性。

  • 标签: 高血压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重要品种评价性检测,以便采取针对性监督管理措施。方法从云南16个地州市采集面粉、蔬菜、生鲜牛奶、猪肉、猪肝。面粉中的过氧化苯甲酰GB/T18415-2001,蔬菜中甲胺磷GB/T5009.20,牛奶中抗生素GB/T5409,猪肉及猪肝中的盐酸克伦特罗GB/T5009.192-2003。结果431份样品总不合格率为5.6%,其中112份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超标率达14.3%;144份蔬菜中甲胺磷检出率达4.2%;64份猪肉、猪肝中盐酸克伦特罗检出率为0,47份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出率4.3%。讨论我省在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等食品安全环节仍存在一些问题,各相关部门应在做好宣传及教育的同时,加大对相应食品安全问题的管治力度。

  • 标签: 食品安全放心工程 面粉 过氧化苯甲酰 蔬菜 甲胺磷 猪肉 猪肝 盐酸克伦特罗 牛奶
  • 简介:目的了解黑龙江高中生的视力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保护青少年视力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年1—5月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1398名高中生进行现场视力检测并当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看电脑、电视与屏幕的距离、看电视时间、看书姿势、每天睡眠时间、每天学习时间、学习中是否主动休息。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高中生近视患病率为68.60%。高中生近视患病率看电脑与屏幕距离〉66cm的为60.63%,≤66cm的为74.07%;看电视与屏幕距离〉2m的为62.75%,≤2m的为73.64%;看电脑、电视时间〉2h的为71.31%,≤2h的为55.60%;看书姿势正确的为57.28%,不正确的为75.20%;每天睡眠时间充足的为50.44%,不足的为74.46%;每天学习时间〈8h的为58.02%,≥8h的为72.11%;学习中主动休息的为50.52%,不主动休息的为75.49%。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8.262、19.114、22.833、48.474、69.033、23.888、80.916,均P〈0.05)。结论高中生近视患病率较高,学校、家庭及学生等应全方位多举措进行防控。

  • 标签: 视力低下 高中生 眼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