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对提高小学掌握结核病防治知识程度、增强自我防护意识的影响。方法选择3所小学,对3-5年级在校学生采用每周授课半小时、课后发放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单,并结合校内广播、板报宣传和现场问卷,比较教育前后小学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和行为的变化。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对小学了解和掌握结核病防治知识和行为有明显差异,小学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行为也有很大改变。结论在中小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对提高中小学校自我防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学生 结核病防治知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学习障碍小学行为问题的特点,为其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本院185例学习障碍小学进行分析。男生归纳为9个因子,女生归纳为8个因子,凡依据Achenbach检测出任何一个因子超过正常值即判断为行为问题。结果学习障碍小学的行为问题较普通学生显著增多,且男女、生有别,男生以多动、体诉、社会退缩、违纪、交往不良问题为主,女生以体诉、多动、社会退缩问题常见。结论学习障碍小学较正常儿童存在更严重的行为问题,应重视对学习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矫治。

  • 标签: 学习障碍 小学生 行为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现城乡中小学健康行为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市的1000名城乡中小学进行统一调查问卷,其中600名学生进行过健康行为干预,其余400名学生未进行过健康行为干预,对比分析他们的调查结果。结果在干预前后,干预组学生的健康态度及健康行为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中小学开展以健康教育课为主要内容的健康行为干预,可明显改善他们对健康行为的认识水平,有利于健康思想及良好行为习惯的的培养。

  • 标签: 中小学生 健康行为干预 效果分析 城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孝义市区中小学营养状况,为制定相应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体格测量方法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孝义市区2011年2980名中小学的营养状况。结果中小学营养不良率为4.16%较低体重率为30.64%超重率为9.53%肥胖率为6.47%各年龄组学生营养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中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小学和高中生,小学肥胖率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男生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女生。结论孝义市区中小学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针对中小学营养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 标签: 营养状况 营养障碍肥胖症 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卢湾区1294名学龄儿童的患龋状况进行调查比较分析。方法从三所小学随机抽出1294名8~10岁的小学由口腔科医生按统一标准做口腔检查确定龋患情况。结果不同年级患龋率不同,其中三年级的小学的患龋率是三组中最低的。这与饮食习惯、有效刷牙、糖及含糖食物及口腔保健意识都有关系。

  • 标签: 生活习惯 口腔检查 幼儿龋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小学视力低下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分别对2010年至2012年每年参加学生健康体检的11所学校的学生视力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标准对数视力灯箱现场进行视力检测。结果2010年13142名中小学中,视力低下率为46.09%,男、女生分别为39.33%、53.05%;2011年10999名中小学中视力低下率为44.19%,男、女生分别为37.50%、51.22%;2012年12640名中小学中视力低下率为54.24%,男、女生分别为47.42%、61.13%。结论应针对中小学的视力低下问题,采取确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 标签: 学校卫生 视力低下 中小学生
  • 简介:目的分析封开县小学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6月封开县小学1512名,根据年龄分为城区6-9岁组442名,9~12岁组385名;农村6-9岁组369名,9~12岁组316名。对其进行血压测量和问卷调查,比较城区和农村小学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高血压患病情况。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e回归分析探讨与小学发生高血压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城区小学共检查出高血压43例,占5.20%,6-9岁组和9~12岁组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农村小学共检查出高血压27例,占3.94%,6~9岁组和9~12岁组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小学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的危险因素有:肥胖、吃甜食、吃油炸食品、口味偏咸及家族史。结论高血压防治工作应从小学抓起,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可以有效减少高血压的发生。

  • 标签: 高血压 小学生 患病率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当前中小学近视眼的发病率日益增高。这一现象不但影响中小学的健康、学习,还给未来就业等问题带来不便。因此,深入分析中小学近视眼的成因,加强预防近视眼的宣传教育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 标签: 中小学生近视眼 成因 预防 教育
  • 简介:目的了解和掌握我区中小学视力不良的现状及影响视力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辖区内八所学校所有四年级至高三年级教室进行教学环境现场监测,同时针对学生完成'合肥市中小学视力不良原因调查问卷'。结果蜀山区中小学视力不良检出率仅为60.08%;随每天近距离用眼时间、每天完成课外作业需要的时间、上课时投影设备应用时间的增加,强光灯下看书频率升高,视力不良检出率明显增高。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睡眠时间、换座位次数、眼保健操次数的增加,蔬菜瓜果或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摄入量、老师对科学用眼教育重视程度的增高,视力不良检出率逐渐下降。结论蜀山区中小学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学校应加大'防近视'知识宣传力度,同时家长应该配合学校做好学生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多关心子女的视力发展,从而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 标签: 学校卫生 视力不良率 中小学生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伤害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伤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1008名在册中小学及其家长进行问卷回顾性调查。结果1008名中小学中,1年期间共有153人发生伤害,伤害发生率为15.18%;伤害共发生230人次,次数发生率为22.82%;伤害发生者中仅发生1次伤害(单发伤害)的报告率为11.01%(111/1008),发生2次及以上伤害(多发伤害)的报告率为4.17%(42/1008);跌倒/跌落为首位发生伤害类型,操场、体育馆、游泳馆等为伤害发生主要地点,手部/脚部是最常见的伤害部位。负二项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性别、年龄、肥胖、闯红灯、打架次数、家庭类型和父亲文化程度等是伤害频次的影响因素。结论中小学的伤害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针对学生伤害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 标签: 伤害流行状况 影响因素 中小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市中小学视力的健康状况,进而提出预防对策,为学生良好学习、生活的创造基本条件。方法对我市近两年中学生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学、中学生近视的发生率都比较高,且随着年龄增长近视程度较强。小学男、女生2011年近视眼平均发生率分别为7.12%,7.71%;2012年分别为9.42%和9.22%。小学和初中阶段,无论男生女生两年间各年级之间近视眼发生率都有显著差异(经x2检验P<0.01)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与2012年小学男生近视眼发生率有显著差异(x2=9.73p<0.01),女生差异不明显(x2=4.08,0.01<p<0.05);而中学生,男生、女生近视眼发生率都无明显差异(男生x2=1.60p>0.05女生x2=1.97p>0.05)。结论近两年来通过定期的体检发现我市学生近视率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近视发病率越来越高。近视不但影响儿童青少年学习和以后进大学深造及工作专业的选择,更加影响到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从小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预防工作是关键,尤其是中学阶段应为近视眼防治工作的重要阶段。

  • 标签: 视力 体检 分析 预防措施
  • 简介:目的掌握北京市大兴区中小学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学生常见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1年大兴区中小学健康状况监测资料,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近7年学生常见病总检出率依次为:视力不良(54.17%)、龋齿(18.40%)、肥胖(16.01%)、营养不良(15.70%)和沙眼(2.70%);常见病中营养不良、沙眼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肥胖病检出率无显著变化;龋齿、视力低下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营养不良、视力低下、龋齿检出率中学生显著高于小学,而肥胖和沙眼检出率则小学高于中学生(P〈0.01)。结论大兴区中小学常见病检出率仍然较高,尤其是视力低下率一直居常见病之首。提示各有关部门应采取综合措施,全面降低学生常见病的发病率。

  • 标签: 5种常见病 中小学生 监测数据
  • 简介: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学生视力不良和肥胖患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目前己成为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视力不良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还会影响学生专业的选择和就业。肥胖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生理功能,

  • 标签: 视力不良 肥胖 常见病 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张湾区中小学视力状况调查,分析学生近视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视力检查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获得有效样本2088人,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结果学生近视1128人,近视率为54.02%,男生50.24%,女生57.78%,小学31.99%,初中54.98%,高中88.94%。结论男生和女生近视患病率差异显著;随着学习阶段的升高,近视患病率逐步增加。遗传是引起近视的重要因素,长时间连续用眼学习,体育锻炼不足是引起近视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近视 中小学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融合教育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长期需求,但教育的主体在家庭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发生了一定的偏差。为此,我们通过对高职学生对特殊群体的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倾向进行调查分析,讨论相关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对学校促进融合教育提供建议。

  • 标签: 融合教育 残疾学生 认知 情感 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