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中心静脉压技术用于切除手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左外良恶性占位者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8例华安这,分别实验组行低中心静脉压左外切除及对照组行正常中心静脉压左外切除。比较两组切手术时间、切出血量、手术前后肾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切手术时间、切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之间手术前后肾功能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中心静脉压切除可行,临床效果确切。

  • 标签: 低中心静脉压 肝左外叶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内胆管结石行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内胆管结石行切除患者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例。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没有观察到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20%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内胆管结石切除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效果好,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肝内胆管结石 肝叶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翼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171眼)翼胬肉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翼胬肉切除组(A组)和翼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组(B组)。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A组复发率20.78%,B组复发率4.26%。结论翼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翼胬肉,术后复发率低,是治疗翼胬肉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翼状胬肉 结膜瓣移植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采用腺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优势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入住的439例甲状腺结节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甲状腺切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中情况、术后并发症比例等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手术用时、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比例等均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甲状腺结节采用腺切除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 腺叶切除术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患者4例,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配合要点及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手术平均时间为(223.3±10.9)min,中出血量为(33.8±9.9)mL,平均住院时间为(9.9±1.3)d。结论在手术配合中,术前准备、仪器熟练使用、外科医生默契配合对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等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腹腔镜 右半结肠 切除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0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6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80例。腹腔镜组实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开腹组实行开腹右半结肠切除。结果腹腔镜组中的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的时间都明显地短于开腹组。腹腔镜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开腹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75%。腹腔镜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能降低患者中的出血量,加快患者术后的排气时间,显著地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地控制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右半结肠切除术 结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精准右半切除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05月在我院的18例肿瘤患者行腹腔镜精准右半切除,观察患者手术时间、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术后病理证实血管瘤6例,内胆管结石5例,原发性肝癌7例。平均手术耗时320(240~460)min,中出血量约450(280~1200)ml。2例术后发生胆漏,经充分引流2~3周治愈。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8(6~14)d。对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随访1年,肿瘤复发1例,无死亡。结论腹腔镜下精准右半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其不但适用于良性肿瘤,也适用于恶性肿瘤,能达到根治要求。

  • 标签: 精准理念 腹腔镜右半肝切除 肝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开腹全结肠系膜切除右半结肠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3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根治,观察组行开腹全结肠系膜切除,对比两组中、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切除肠管长度较长且清扫淋巴结总数多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开腹全结肠系膜切除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且复发率低。

  • 标签: 右半结肠癌 开腹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传统手术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研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胬肉切除对患者视力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的翼胬肉患者176例236眼,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8例120眼、对照组患者88例116眼,对照组行翼胬肉切除,观察组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胬肉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结果术前的视力检查中,两组患者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1.855,p>0.05),手术后的1周、2周、3周、4周视力检查时,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45岁、工作环境为户内、内直肌止端距角膜缘距离在3毫米到5毫米之间的患者,视力恢复的更好。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胬肉切除能够提高患者术后的视力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 视力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讨论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采用甲状腺腺切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甲状腺腺切除组)和对照组(甲状腺次全切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两组患者在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并发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甲状腺腺切除引入甲状腺结节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腺叶切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内胆管结石通过腹腔镜切除治疗的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内胆管结石患者资料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切除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饮食恢复时间、止痛药使用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结石清除率和复发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患者,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止痛药使用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进食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石清除率、手术优良率和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内胆管结石患者通过腹腔镜切除治疗是安全可靠的,能够取得和开腹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并且腹腔镜手术对患者产生的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恢复时间快、并发症少,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肝切除术 腹腔镜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下切除治疗血管瘤的可定性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胆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进行腹部B超、CT或MRI检查进行诊断,根据病灶位置、大小选择治疗方式,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腹腔镜组35例及微波消融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观察指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在住院总费用方面优于微波消融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消融组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方面均优于腹腔镜组,组间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消融组出现血红蛋白尿1例,保守治疗后治愈,血管瘤残留血供4例,再次行微波消融治疗。腹腔镜组出现胆漏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消融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年例患者瘤体缩小幅度达75%以上,瘤体血供完全消失,占82.35%(42/51);腹腔镜切除患者均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切除与微波消融治疗血管瘤均为安全、有效的,在式的选择上应根据患者的全身状况、肿瘤的部位及大小等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 标签: 腹腔镜 微波消融 肝血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45例干眼症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患者翼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回顾性分析在早期在我院接诊的44例条件相似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患者单纯翼胬肉切除治疗,设为对照组,两组干眼症患者接受不同的临床治疗,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两组干眼症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干眼症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翼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自体结膜瓣移植术 干眼症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法在有半结肠癌根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有半结肠癌患者3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15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根除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15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右半结肠癌根除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根除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理想治疗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 右半结肠癌切除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切除病人术前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胆囊切除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前后护经验。结果胆囊切除病人的护理包括术前予以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疼痛的评估,观察伤口渗液、渗血情况,做好引流管护理,饮食护理等。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有效术后护理,能促进胆囊切除病人尽早康复。

  • 标签: 胆囊切除治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1年10月我院42例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麻下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然后调换进镜孔和主操作孔位置,再行腹腔镜阑尾切除。结果42例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105min,平均(65.0±10.5)min,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阑尾切除将需分两次进行的上、下腹手术简化为一次微创手术解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联合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对比腹腔镜和开腹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9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5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行开腹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对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术后通气时间、初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右半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CME进行资料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右半结肠癌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探讨腹腔镜切除和小切口胆囊切除的效果,寻找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其中1组为30例采用的是小切口胆囊切除;另3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为2组。比较两组中出血量、手术和恢复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出血、切口感染、术后胆漏、放射痛或十二指肠损伤)。结果两个组相比较,2组手术时间比1组长,术后的肠功能恢复情况快于1组,中出血量比1组少,住院时间也更短。2组无术后胆漏、十二指肠损伤、切口感染、出血的情况;1组不同情况的出现过出血、术后胆漏、十二指肠损伤、切口感染的现象,放射痛例数也明显比2组多(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比小切口胆囊切除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效果 胆囊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与传统阑尾切除在治疗急性阑尾炎上的效果,以期得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将我院2013-2014年收治的14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开腹(OA)与腔镜组(LA)。其中LA组72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OA组72例,行传统阑尾切除治疗。对两组病例在治疗时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镇痛、切口感染率、进行总结分析及对比。结果LA组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镇痛、切口感染率等指标上明显优于OA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腹腔镜阑尾炎切除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相较于传统阑尾切除而言,有着切口更美观、创口更小、感染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术后疼痛更轻、并发症更少及恢复更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传统阑尾切除术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切除治疗胰腺囊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3月—2012年9月于我院行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切除治疗胰腺囊性疾病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经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切除后无围手术期死亡,3例患者出现胰瘘,在经非手术治疗后15天左右痊愈,无术后出血和脾梗死,患者出院前脾脏与的彩超检查显示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脾脏回声正常。术后3个月随访,35例患者的血常规和B超检查均正常。结论对于脾脏胰体良性病变的患者,在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切除治疗胰腺囊性疾病,安全可行。

  • 标签: 腹腔镜 脾脏胰体尾切除术 胰腺囊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