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鼻内窥镜一种微创医疗检查器械,具有良好的照明,通过配套的手术器械可以使手术变得更加精细,并可以达到传统手术无法达到的区域,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及鼻窦的正常黏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促使鼻腔、鼻窦黏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良好的功能性手术,其导光性强、多角度、视野大,可直接窥视到鼻腔的许多重要部位(如各个鼻窦开口、各个沟、鼻窦内部的隐蔽狭窄处)及鼻咽部的细微变化,从而降低术后复发率,也改变了鼻科多年来一人手术其他人都无法明视,学手术全靠自己“悟”的弊瑞。鼻中隔偏曲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良好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对疾病的预后、患者的生理及心理承受能力,有着非常积极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鼻内窥镜 鼻中隔偏曲 术前 术后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鼻中隔鼻中隔矫正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耳鼻咽喉科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71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具体手术方案将其中接受鼻中隔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A组,接受鼻中隔矫正治疗的33例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经治疗,A组手术有效率94.74%,B组手术有效率90.91%,两组手术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主观症状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组内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指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率7.89%,B组术后并发症率9.09%,两数据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中隔鼻中隔矫正均是目前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有效式,两种方法的效果相当。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成形术 鼻中隔矫正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中隔偏曲症患者行鼻中隔联合鼻甲微波消融术后疗效。方法在鼻窦内窥镜下行鼻中隔并对增生鼻甲行粘膜下微波消融。结果所有224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标签: 鼻中隔成形术 微波消融术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良切口两线减张鼻中隔在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行改良切口两线减张鼻中隔中隔偏曲患者63例(改良组)及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鼻中隔偏曲患者63例(对照组),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疼痛、鼻中隔黏膜损伤情况及治疗效果等。结果改良组治愈率(74.60%)、有效率(95.24%)均高于对照组(47.62%、84.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58.0±7.8)min、中出血量(50.0±6.7)mL、术后疼痛(7.94%)、鼻中隔黏膜损伤(11.11%)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70.0±7.7)min、(61.0±8.2)mL、20.63%、26.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改良切口两线减张鼻中隔,切口张力低、野清晰、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治疗效果佳,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手术方案。

  • 标签: 改良切口 两线减张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改良切口两线减张鼻中隔在治疗鼻中膈偏曲时产生的效果 方法 收集本院2019年12月到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鼻中膈偏曲患者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划分为两组,各为33例,A组运用鼻中隔黏膜下切除开展治疗,B组运用改良切口两线减张鼻中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B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中出血量均少于A组(P<0.05)。 结论 改良切口两线减张鼻中隔治疗鼻中隔偏曲具有减少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的效果。

  • 标签: 改良切口 两线减张 鼻中隔偏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鼻中隔贯穿缝合联合鼻中隔三线减张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2020年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行鼻中隔偏曲矫正的手术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住院手术患者采取内镜下鼻中隔贯穿缝合联合鼻中隔三线减张的手术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术后效果。结论:内镜下鼻中隔贯穿缝合联合鼻中隔三线减张临床应用价值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内镜 贯穿缝合 三线减张 鼻中隔偏曲矫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牙病根尖诱导成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2例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儿童牙髓炎、外伤或根尖炎患者,均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尖诱导,磷酸锌水门汀暂封,待根端闭合或根尖发育形成时,用牙胶尖永久根管充填。结果本组52颗患牙,其中成功29颗(55.7%),有效16颗(30.8%),失败7颗(13.5%),治疗有效率为86.5%。结论儿童疾病根尖诱导成形中应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可取得显著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应用效果 儿童 根尖诱导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并介绍手术方法。方法对2007—2009年间70例鼻中隔偏曲的患者进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结果对70例患者术后随访原有症状全部消失。结论在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时应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粘膜(尤其中隔两侧对应部位)造成中隔穿孔。同时对伴有其他鼻腔或鼻窦病变者应处理。本方法适用于无内窥镜条件者。

  • 标签: 鼻中隔 粘膜下切除术 鼻中隔偏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鼻中隔鼻整形在治疗鼻中隔偏离伴脱位以及软骨歪鼻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所收治的共计11名歪鼻患者,进行相应的鼻内镜改良后的鼻中隔鼻整形手术。在手术的过程中切除少部分患者偏曲的软骨,在进行歪鼻矫正的过程中最大程度上保证鼻中隔固有的结构。结果鼻中隔软骨复位效果非常良好,并且患者的歪鼻畸形消除,对于患者的未来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提升。结论在未来的歪鼻整形过程中,通过鼻中隔鼻整形辅以相应的鼻内镜设备能够有效的提升手术过程中的视野,降低在手术过程中由于黏膜切口张力造成的偏离问题,并且并发症较少,在未来的歪鼻治疗过程中值得进行推广和普及。

  • 标签: 鼻中隔 鼻整形术 切口改良
  • 简介: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诊,鼻腔填塞是目前最有效的急诊止血方法.然而,当鼻中隔严重偏曲,特别是存在骨嵴或骨棘时,常不能进行有效的鼻腔填塞,且多次填塞必将导致鼻腔粘膜的广泛擦伤甚至糜烂,加重出血.1996年以来,我们对100例此种患者,行急诊鼻中隔粘膜下矫正,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鼻中隔矫正术 治疗 鼻出血
  • 简介:报告用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治疗鼻中隔偏曲76例,经半年以上的随访观察,治愈66例(86.9%),有效8例(10.5%),无效2例(2.6%),术后鼻中隔穿孔3例,鼻腔粘连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鼻中隔粘膜 切除术 随访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并软骨植入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并软骨再植入治疗鼻中隔偏曲,共66例,记录术前、术后、三月随访资料;结果66例手术病例,术后三月复查症状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并软骨再植入治疗鼻中隔偏曲,手术简单有效,无并发症发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软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椎体成形和后凸成形在治疗脊柱骨折中的效果价值展开分析研讨。方法:抽取该院在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间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人数共计82例,按照组间均衡可比原则进行小组划分,每组安排(n=41),分别命名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前者实施椎体成形治疗方案,后者开展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方案,并针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比对。结果:不同方案的采纳应用,所得效果差异显著,研究组更优(P<0.05),均可见于:术后1、6个月椎体高度、术后1、6个月ODI评分、骨质疏松脊柱骨折临床疗效。结论:对于脊柱患者患者而谈,在其临床治疗方案的横向选取中,采用后凸成形开展治疗,优势性更强,即可有效改善患者脊柱功能,还可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建议优先选择、广泛推崇。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治疗 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带蒂鼻中隔黏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手术效果。方法在穿孔周围造出新创面2mm,用单翻带蒂鼻中隔粘膜瓣完全覆盖在鼻中隔穿孔部位并固定。结果7例鼻中隔穿孔患者均一期完成手术。2-6个月穿孔修补处均有粘膜覆盖,与正常鼻中隔粘膜色泽一致,6个月后仍有1例大穿孔患者有2mm×3mm穿孔。其余6例患者均愈合。结论自体单翻鼻中隔粘膜瓣取材方便,血供丰富,易存活,可用于中小型穿孔。本文采用的缝合固定方法简单易行,自移植物固定牢固。

  • 标签: 鼻中隔穿孔 鼻中隔穿孔修补术 带蒂鼻中隔黏膜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鼻中隔偏曲包括高位、中位、低位偏曲,后部偏曲,鼻中隔不规则偏曲,S型偏曲,C型偏曲,鼻中隔一侧巨大嵴突,鼻中隔前部脱位。结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塞、头痛及鼻出血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满意,无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及鼻梁塌陷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准确,手术安全,微创疗效好。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鼻内镜 鼻中隔矫正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