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学龄前儿童群体听力保健的有效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便及时发现、治疗和干预听力障碍儿童。方法采用声导抗测试技术对2000名1-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听力筛查,如果患儿的鼓室图是B型、C型或两个以上频率没有引出镫骨肌声反射,那说明结果异常。若患儿属于结果异常,则必须给予治疗和干预。结果通过对2000例2-6岁儿童进行听力筛查,发现有130例患者230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结论采用声导抗测试可以对学龄前群体儿童的听力保健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声导抗测试是一种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听力保健方法。

  • 标签: 学龄前儿童群 听力保健 声导抗测试
  • 简介:摘要目的重视群体性尿砷增高患者驱砷的护理管理,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充分做好患者入院前的准备工作,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认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积极与患者沟通,满足患者合理需求,解除患者心理顾虑,认真给患者作有关疾病的治疗和护理知识宣传教育。结果45例患者遵医依从性高,安全治愈出院。结论针对群体性尿砷增高患者集中到医院进行驱砷治疗,护理工作除了按时完成各项治疗,加强护理管理,完善各项护理过程,让患者满意,顺利完成达到治疗效果。

  • 标签: 尿砷增高 群体驱砷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针对目前不同的观点关于不同群体对于患者的手术同意书签字的研究情况,分析研究得知,家属、医务人员、患者这三者的不同群体的态度以及认知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和区别,并且对于普通的疾病患者而言的知情同意权的认知以及态度问题,都是国内目前比较缺乏整体了解以及全面研究的系统。在下面我们将针对医患知情权的态度调查来具体的进行分析。

  • 标签: 医患 知情权 态度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上海某社区≥50岁13472人体检数据分析,了解上海社区家庭医师责任制管理下≥50岁人群主要疾病构成,为家庭医生有针对性开展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依据。方法:按设定体检套餐进行规范检查。结果:患病率前5位疾病依次为高血压、脂肪肝、高脂血症、超重及肥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各组疾病构成与年龄、性别等因素相关。结论:中老年人群疾病构成以慢性病为主,应针对性采用科学防治对策,及时进行干预措施。

  • 标签: 健康体检 疾病构成 分析
  • 简介:摘要探讨三级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任务,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计划。通过外出学习、组织院内讲课、网络在线培训等,分别对行政职能人员、医务人员、工勤人员进行培训并考核。特别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达到最终目标,即︰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具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能够承担医院感染管理任务和业务技术指导工作;行政管理人员了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理论进展,以及本院、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要点及相关管理知识;医务人员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要求;工勤人员掌握有关消毒隔离知识,并在工作中正确运用。

  • 标签: 医院 感染管理 培训
  • 简介:目的了解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对提高医务人员感染控制知识水平及手卫生依从性的作用.方法2012年8月-2013年2月,对某院医务人员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采取讲课、现场指导和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比较培训前后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掌握情况和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培训前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掌握合格率(46.08%,229/497)与培训后(95.77%,476/49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7.6,P<0.001).培训后医务人员无菌操作考试合格率显著高于培训前[(96.88%,62/64)vs(39.06%,25/64);χ^2=42.9,P<0.001];手卫生依从率显著高于培训前[(73.75%,177/240)vs(29.17%,70/240);χ^2=19.89,P<0.01],各洗手指征手卫生执行情况均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理论培训结合现场指导和情景模拟的方式可以提高医务人员感染控制知识水平及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培训 医务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育龄期男女对育苗接种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方法按接种疫苗的意义、接种疫苗的禁忌症、接种疫苗后可出现异常反应、接种疫苗后的护理四个大项来制定表格。收集调查后的表格进行统计结果育龄期男女对接种疫苗的意义、计划免疫的项目、疫苗接种的时间、接种疫苗有禁忌了解较多(大于50%)。对接种疫苗可出现异常反应了解较少(45.24%),其中了解偶可出现严重异常反应了解极少(1.05%),如果出现异常反应所有家(100%)长认为与疫苗质量有关系,而认为与贮存和运输(14.29%)、接种的方法(13.33%)、接种后的护理(6.02%)有关的较少甚至极少。对接种后的护理了解的极少(10.95%),了解反应可能为偶发反应的极少(7.14%)。结论育龄期男女对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掌握有限,如果出现异常反应,易导致医疗纠纷和(或)“疫苗危机”宣教有关知识可能较好的避免,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 标签: 疫苗接种 异常反应 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控制麻疹,继续实现2012年麻疹控制在1/100万的目标,控制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流行。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华县2013年麻腮风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群体性预防接种1.5~14岁摸底登记儿童40019人,累计接种儿童38039人,接种率为95.05%,1980其中接种禁忌症924人,拒绝接种714人,缓种人数为342人。结论群体性预防接种适龄儿童接种率达到了95%的目标,建立了有效的免疫屏障,增强了儿童的免疫力,为我县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防控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麻腮风疫苗 群体性预防接种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已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提高和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药物治疗是首选,但是药物治疗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需要饮食和运动的支持,通过开展骨质疏松防治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改变人们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建立有利于骨骼健康的行为方式,达到无病防病,消除可控病因,降低骨质疏松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提高生命质量。通过有效的骨质疏松健康教育,改变人们的知信行,促使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方式。

  • 标签: 骨质疏松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健康教育中营养知识的普及。方法选取120例儿童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儿童,一组儿童实施常规的门诊检查为对照组,另一组儿童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儿童以及家长的营养认识程度以及防病意识度。结果观察组的儿童及家长的营养认识程度以及防病意识明显由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儿童保健中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的提高儿童及家长的应用知识的保健,加强预防疾病的意识,提高儿童的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儿童 保健教育 营养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孕妇的营养知识、态度与饮食行为(knowledgeattitudeandpractice,KAP)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孕妇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0年8月1日至12月1日在自贡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待产和接受产前检查的410例孕妇进行调查。结果孕妇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地了解,营养态度普遍较好。粮谷类、蔬菜、水果、奶类的摄入频率较合理,对孕期特殊需要食物如茼藻类、坚果类、动物肝脏和血的摄入较低。,营养知识(K)、态度(A)、饮食行为(P)之间有明显正相关性,孕妇的营养K、A、P水平与其文化程度和孕期体重增长数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目前孕妇人群的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有待改善。提高医护人员的营养知识技能水平,加强孕妇及家人的营养教育,是促进母婴健康,降低母婴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孕妇 营养知识 营养态度 营养行为
  • 简介:探索基于知识管理构建医院创新能力的方法、策略及实践。该文分析医院知识管理新内涵、新特点,探讨知识管理与医院创新之间的关系。认为知识管理是医院创新的前置变量,医院创新是知识管理的表达形式。通过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知识创新,总结成效,为医院创新能力建设提供新思路、新模式。

  • 标签: 知识管理 创新能力 医院创新
  • 简介:目的了解某市吸毒人员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析吸毒人员的吸毒行为和不安全性行为.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吸毒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访谈方式开展调查,使用Epidata3.1软件进行双录入建立数据库,导入SPSS18.0中进行描述性分析及卡方检验.结果有效调查了某市2个社区及1个强制戒毒所的275名吸毒人员,吸毒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9.12%,艾滋病正性态度率为50.18%,吸毒人员的年龄与其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与艾滋病正性态度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毒人员在进行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29.25%;夜间注射买不到针、着急注射当时没有针是吸毒人员共针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加强对20~30岁人员的禁毒教育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合理设置针具交换点,采用多种方式开展针具交换工作,使其能方便获取清洁针具;加强对吸毒人员安全性行为和安全套使用教育.

  • 标签: 吸毒人员 艾滋病 知-信-行
  • 简介:摘要为了解孕产妇对围产期保健知识的需要情况,用“孕产妇保健知识需求表”对100名孕妇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孕妇有了解和掌握孕产妇保健知识的需求。同时根据对每项保健知识需求的统计分析,提出了健康教育的内容、重点和方法,以促进和指导孕产妇健康教育工作。

  • 标签: 孕产妇 保健知识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需求状况,为有针对性安排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高校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需求排名前5位的是“吸烟的危害”、“合理膳食与健康”、“健康生活方式”、“急症自救与互救”和“心理健康”,需求率依次为52.00%,47.00%,46.60%,42.20%和27.80%。男生对“吸烟的危害”、“合理膳食与健康”、“心理健康”和“性与生殖健康”的需求率高于女生,而女生对“急症自救与互救”的需求高于男生,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科生对“急症自救与互救”、“传染病预防”的需求高于理科生,而理科生对“吸烟的危害”、“合理膳食与健康”和“性与生殖健康”的需求高于文科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级大学生对“环境与健康”、“口腔卫生”、“健康生活方式”、“用药安全知识”、“性与生殖健康”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学生最想了解的健康知识是“吸烟的危害”、“合理膳食与健康”、“健康生活方式”、“急症自救与互救”和“心理健康”,并且存在性别、专业和年级差异。因此,应根据不同情况有重点、有计划地安排健康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

  • 标签: 大学生 健康教育 需求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高校大学生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了解,促进其自我保健意识和科普宣传责任。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南通大学近40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89份,内容涉及被调查者性别、年龄、学历、是否患有糖尿病、有无家族史,以及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等,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72份,有效回收率95.63%。14.52%的被调查者从未参加体检,94.09%的被调查者认为科学的饮食控制、适量体育锻炼(87.36%)、规律的血糖监测(81.18%)、合理应用降糖药物(68.82%)和接受健康教育(52.15%)对糖尿病患者有益,43.55%的被调查者了解糖尿病的分型,26.34%的被调查者对糖尿病“蜜月期”概念知晓。结论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利国利民,加大医务人员、患者、大学生等群体的糖尿病健康知识培训和普及,对早期发现和科学治疗、管理糖尿病意义重大,可最大程度地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致残致死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问卷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群体性预防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对降低乙型脑炎发病率和提高乙型脑炎治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4岁初免的儿童进行身体状况检测和筛出485名符合接种条件的儿童,男女平衡。一岁儿童初免一针,二岁加强一针,进行群体性接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分别检测免疫前后中和抗体阳转率,并且连续两年观察人体接种反应。结果儿童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疫苗后的中和抗体阳转率(83.5%-96.54%)明显高于接种前;儿童接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后未出现不良反应;接种过疫苗的儿童发病率明显低于初次免疫接种的,12例患病中11例为以前未接种疫苗。结论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具有安全性和高效性,能够显著降低乙型脑炎的发病率,提高其治愈率,有效抑制乙型脑炎的流行。

  • 标签: 流行性乙型脑炎 群体预防性接种 减毒活疫苗
  • 简介:目的:评估中国最弱势妇女和儿童群体的营养、食品安全和食品保障项目的产出及效果,总结实践经验,为政府进一步应用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案头审查和知情人访谈,从相关性、效率、效果、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项目活动与试点地区需求、国家政策和千年发展目标高度相关;管理模式和干预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试点地区6~23月龄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富含微量营养素食物消费比例、食品安全知识的认知、态度和行为、食品安全报道、当地企业食品安全生产等均有显著改善。干预的可持续性好,需进一步加强政策资金支持。结论:项目促进了联合国机构间、中国政府部门间以及技术机构间的合作,是解决目标问题的最佳策略。基本实现了主题窗口下的干预目标,并取得了显著的干预效果。部分成果已纳入了国家政策或被推广应用,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国家或省级的政策支持是保证贫困地区项目可持续性的关键。

  • 标签: 营养 食品安全 粮食安全 项目评估
  • 简介:目的了解本地区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10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上门建立完善家庭健康档案的时机,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先在城区随机抽取10个小区,每个小区随机选取8-11户家庭,每户随机确定1名对象,共调查105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城区居民对心血管疾病知识知晓率不高,除对于哪种饮食习惯不利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控制的知晓率为93%以外,对其他问题的知晓率均低于68%。男性对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66.7%)高于女性(4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8,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心血管疾病知识的知晓率逐步降低,50岁以下和50岁以上对心血管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3,P〈0.05)。结论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预防知识的宣教工作,注意关注重点人群教育。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影响因素 教育
  • 简介:目的:调查口腔门诊患者对基本口腔保健知识了解的情况,为更广泛地普及口腔保健知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出本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口腔患者共计160例,进行口腔保健知识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基本口腔保健知识,详细记录结果并汇总。结果:确保160例患者调查问卷有效,总平均得分为(63.04±11.49)分,其中男性患者平均得分(61.56±11.21)分,女性患者平均得分(62.12±11.11)分,两组患者之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患者平均得分为(79.56±12.89)分,大学以下学历的患者平均得分为(70.26±11.89)分,两组患者之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不具备基本口腔保健知识的患者来说,并无性别上的差异,但是对于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患者却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教育对于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具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口腔保健知识 口腔门诊 口腔知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