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部外伤后行MSCT扫描后患者利用重建技术对肋骨骨折提供比较全面、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做有力的支持。材料检查设备使用锐科魔卡DR,64排128层MSCT机AquilionTSX-101A(ToshibaMedicalSysterms,日本),麦迪克斯PACS系统。方法收集我科近年来同时进行胸部DR摄片和胸部CT扫描患者50例,且都进行3D后处理,发送到PSCS系统,请位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阅片。结果DR总共发现骨折46个,MSCT诊断总共发现骨折73个结论MSCT重建较DR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 标签: 胸部外伤 肋骨骨折 直接数字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后处理 3D重建(VR) 多平面重建(MPR) 最大密度投影(MIP) PAC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解剖学图像与数字化虚拟胰腺重建图像之间的差异,从而为临床和解剖学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方法选择虚拟中国人女性一号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胰腺重建图像、可视化数字图像和传统解剖图像进行对比,分析不同之处。结果重建图像和传统解剖图像相比,在胰腺对应图像,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十二指肠,胆总管、肝动脉、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静脉等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前者图像更加真实,有利于学习和理解。结论数字化虚拟胰腺重建图像更加逼真,能够准确的还原组织器官的形态,是解剖学研究和学习的新方法。

  • 标签: 传统解剖学图像 数字化 三维重建图像 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容积重建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不同外界伤害导致肋骨受伤的120例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图像采取重建技术处理,诊断患者的受伤情况。结果120例患者中,确诊为肋骨骨折332处,胸骨骨折13例,胸椎骨折18例,肩胛骨骨折19例,肺部挫伤18例,锁骨骨折21例,气胸26例,胸腔积液4例,可疑骨折1例,骨折发生率的中位数为6,诊断肋骨骨折的敏感性为97.80%,特异性为100.00%。结论64排螺旋CT重建技术具有定位容易和骨折显示直观、明确等优势,对肋骨骨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诊断肋骨骨折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肋骨骨折 64排螺旋CT 三维容积重建
  • 简介:目的:探讨医疗领域打印技术的应用现状,确定技术应用重点和趋势。方法:通过分析相关专利数据,研究中国医疗领域打印技术的应用情况。结果:我国医疗领域打印技术增长较快,发展较好,国内专利申请占据数量优势。主要技术研发者以国内申请人为主,重点应用产品领域分别为植入性假体、组织工程支架、组织器官、给药系统、辅助用具及手术策划6个方向。结论:我国医疗领域打印技术应用发展迅速,技术研发者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主,目前骨科和牙科是技术应用的重点领域。

  • 标签: 三维打印技术 专利 植入体 牙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1例临床初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并与宫腔镜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3D-TVS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31例,88例被病理结果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正确率为67%。宫腔镜和经阴道超声二者结合提高对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性。结论经阴道超声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最为简单、易行、准确率高、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作为筛查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

  • 标签: 阴道三维超声 子宫内膜息肉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适形放疗(3D-CR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治疗的80例NSCLC患者,采用3D-CRT进行治疗。通过分析急性放射性肺炎级别、肺功能、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的指标数据,探讨3D-CRT对NSCLC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结果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其中有2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肺炎。放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1秒内用力呼气量(FEV1)及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采用3D-CRT治疗NSCLC,会对患者的肺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要注意对患者放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DVH参数和放射性肺炎分级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减少放疗对NSCLC患者肺功能的不良影响。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 肺功能 放射性肺炎
  • 简介:摘要胎儿体表结构有较复杂的曲面改变,二超声难以对其全面显示,因而,胎儿体表及脊柱畸形漏诊、误诊率较高。超声拓展了超声技术的空间显像功能,使超声诊断水平从平面上升到立体水平,本文通过对应用超声成像诊断并经产后手术或引产后尸检证实的73例胎儿体表畸形的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超声成像在诊断胎儿体表及脊柱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实时三维 超声 胎儿 体表及脊柱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层面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诊断脑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11-2014.11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脑动脉瘤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血管造影进行筛查,并且对阴性患者实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脑动脉瘤者92例,漏诊8例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得以确诊,符合率为92.0%。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具有安全性高、快速、无创等优点,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对临床筛查、指导治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多层面螺旋 CT 三维血管造影 诊断 脑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采取适形放疗进行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7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3~6个月的治疗,仅18例患者感觉食欲减退、恶心、疲倦乏力,均无需特殊治疗;复查CT、B超,根据疗效评定标准,完全缓解46例,部分缓解176例,无变化34例,进展15例,总有效率81.9%;随访l、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2%、40.6%、27.3%。结论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不仅能够最大限度提高肿瘤照射剂量,减少并发症,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还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原发性肝癌
  • 简介: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后适形放疗同步替吉奥化疗的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方法对32例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行同步放化疗:采用适形放疗(3DCRT)技术,靶区包括瘤床和区域淋巴引流区,放疗总剂量(DT)46Gy/23Fx;同期口服替吉奥胶囊,60mg/次,2次/日,28天。观察毒性反应、肿瘤局部复发情况和1年生存率。结果32例患者随访率100%,1+2、3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78.13%,15.63%;1+2、3级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62.50%、3.13%。1年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7.50%,81.25%和90.63%。3例3级骨髓移制,1例3级恶心、呕吐,其余均为1~2级不良反应。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后采用3DCRT联合替吉奥同步放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可耐受,近期疗效较好。

  • 标签: 进展期胃癌/术后 三维适形放疗 替吉奥 同步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胶质瘤患者术后适形放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和作用。方法根据我院的88例使用适形放疗护理的脑胶质瘤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护理效果进行探讨。结果经过护理,患者能够加深对适形放疗的了解,缓解了患者的心理负担。结论完成脑胶质瘤手术后,接受适形放疗,患者对放疗的效果也有了更多的认识,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提升了治疗依从性,让患者什么安全得到保障。

  • 标签: 脑胶质瘤术 三维适型 护理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3D-CTA)与平板DSA对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月37例手术确诊颅内动脉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经3D-CTA、平板DSA检查得到的影像学资料,对比两种检测方法检查时所具有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结果3D-CTA诊断动脉瘤42个,DSA诊断出44个,3D-CTA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均明显高于DSA,且清晰度更高。结论对>2mm颅内动脉瘤应用3D-CTA检测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价值,但是动脉瘤≤2mm时,3D-CTA存在局限性。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造影术 平板DS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同步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同步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观察治疗后2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分别为75%和95.8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放射性肺炎和食管炎,但经相应处理后均得到控制,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出现呕吐、恶心和白细胞减少的情况,但组间差异不明显。结论同步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化疗 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寻求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将7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一体”针法针刺组与药物对照组(内服舍尼通片)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一体”针法针刺组的有效率为97.2%,愈显率为91.5%。药物对照组有效率为74.3%,愈显率为31.4%;经统计学处理,2组疗效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愈显效率相比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一体”针法针刺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药物对照组。

  • 标签: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针灸疗法/&ldquo 三维一体&rdquo 针法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实时超声心动图(realtimethree-dimensional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患者左室心肌同步性。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5月门诊或住院患者。对照组选择经问诊、查体、心电图、胸部X线及心脏超声等检查,确定心肺无异常、无内分泌疾病、肝肾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的健康成人30人,其中男14人,女16人,年龄37-79(56.61±10.56)岁。肥厚型心肌病组选择室间隔中上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31人,其中男17人,女14人,年龄37-87(60.93±14.48)岁。无左室流出道梗阻,无明显临床症状,尚未接受临床干预性治疗,并排除其它心脏疾患(高血压、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影响心功能的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亢等)以及肝、肾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采用PHILIPS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连接心电图,X3-1探头于心尖四腔切面采集实时超声图像,测量各组左室整体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各节段达容积最小时间的标准差(Tmsv16SD)及该标准差与心电图R-R间期的比值(Tmsv16SD*)。比较两组间各参数差异。结果1.左室整体射血分数HC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CM组的Tmsv16SD、Tmsv16SD*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尚无明显临床症状、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左室整体同步性已减低。

  • 标签: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心肌病 肥厚型 左室同步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及对肋骨、肋软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PHILIPSBriliance16螺旋CT扫描后通过二减薄重建,及通过二重建使用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和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intensityprojection,MIP),重建使用容积再现技术(volumerenderingtechnique,VRT)。结果30例临床怀疑骨折而CR、DR未见或可疑骨折均得到以明确的骨折诊断和肋软骨骨折诊断,1.骨折位于左侧14例,右侧16例;骨折位于后肋17根,软肋4根,前肋9根;2.邻近局部软组织水肿26例;3.完全性骨折12根、不完全性骨折18根;4.有少量胸腔积液14例;5.肺部挫伤12例。结论PHILIPSBriliance16检查,并行MPR、MIP、VRT重建能快速、简便、直观、准确地显示肋骨、肋软骨骨折,可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及涉及到法律性的问题。

  • 标签: 多层螺旋CT MPR MIP VRT重建 骨折的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联合适形放疗和单纯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胶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本院从2009年3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手术过后确诊为恶性胶质瘤的患者共3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7例及对照组18例。实验组患者统一用TMZ联合适形放疗的方法治疗6个周期,参照组则只选取适形放疗的方法,与实验组治疗相同的周期。结果实验组的CR为29.41%,PR为47.06%,有效率为76.47%;对照组CR为16.67%,PR为22.23%,有效率为38.9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2.12%、76.47%和64.71%,对照组分别为61.11%、44.44%和27.78%;前者中位复发时间为18个月,后者则为10个月。两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及中位复发时间比较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Z联合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胶质瘤优于单纯适形放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

  • 标签: 替莫唑胺 三维适形放疗 恶性胶质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形放疗联合培美曲塞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10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采用适形放疗联合培美曲塞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单纯适形放疗。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有效率65.4%明显好于对照组46.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数患者具有两种及以上毒性反应。观察组治疗后毒性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形放疗联合培美曲塞可明显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且未明显增加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培美曲塞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