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基于53口井310余块储集层砂岩样品分析研究,指出上白垩统泰州组储集层存在着压实(压溶)、胶结和溶蚀等岩作用类型,但在不同位置岩作用表现有所不同。海安凹陷以胶结和溶蚀作用为主,压实与压溶作用不太明显;高邮凹陷压实程度较海安凹陷强烈。压实作用使得高邮凹陷泰州组在2400-2800,m储集层孔隙度为10%左右,而海安凹陷为10%-20%。海安凹陷和高邮凹陷泰州组储集层目前处于中岩阶段A期。储集层质量主要受原始沉积环境和岩作用综合影响。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均可降低孔隙度,但当碳酸盐胶结物含量小于15%时,胶结作用对储集层质量影响较小。碳酸盐胶结物和长石颗粒溶蚀形成了大量粒间溶孔。海安凹陷有利储集层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东部三角洲前缘砂体和滑塌浊积扇砂体中,高邮凹陷有利储集层主要分布在南部扇三角洲前缘砂体中。

  • 标签: 苏北盆地 海安凹陷 高邮凹陷 上白垩统 泰州组 成岩作用
  • 简介:同位素指的是含有2个及2个以上重同位素结合在一起形成同位素体。团同位素数值定义为同位素体相对丰度偏离随机分布状态程度。测量该相对丰度较低同位素体需要高精度质谱仪,难点在于利用同位素组成已知参考气体和不同同位素组成加热气体,以获得绝对参考体系下数值。团同位素体相对丰度非常低,但是具有非常独特物理和化学性质。比如碳酸盐矿物中^(13)C^(18)O^(16)O丰度对温度具有敏感性,而与矿物全岩同位素以及矿物形成时期流体性质无关,因此可以利用测量碳酸盐团同位素来获得矿物生长温度,再利用矿物氧同位素(δ~(18)O),根据传统氧同位素温度计原理,可以进一步获得矿物生长流体(水)氧同位素。目前,团同位素温度计已经在古气候(温度)重建、古高度恢复、碳酸盐岩岩作用以及甲烷成因分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评估深埋高温过程引起C-O化学键重置对碳酸盐团同位素影响、测试仪器产生对团同位素非线性误差校正、以及其他丰度更低同位素体或大分子同位素测量,是下一步研究方向。

  • 标签: 团簇同位素 同位素体 碳酸盐 古温度计 甲烷
  • 简介:通过对川西坳陷新场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四段和须二段储集层岩作用类型及其特征研究,认为储集层主要经历了压实压溶作用、自生矿物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3种岩作用类型。储集层岩-储集相可以划分成5种,即强溶蚀成岩-储集相、绿泥石衬边粒间孔岩-储集相、压实压溶岩-储集相、碳酸盐胶结成岩-储集相和石英次生加大成岩-储集相。不同储集层岩-储集相由于经历了不同岩演化序列,使得储集层中残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孔形成条件各不一样,储集层中孔隙保存主要决定于孔隙被压实、自生矿物充填、多期溶蚀作用等因素,并与孔隙中发育绿泥石衬边有紧密联系。在上述5种岩-储集相中,有效岩-储集相只有2种,即强溶蚀成岩-储集相和绿泥石衬边粒间孔岩-储集相,它们对须家河组须四段和须二段优质储集层形成起着至关重要作用,而其他几种岩-储集相对优质储集层形成是无效

  • 标签: 川西坳陷 新场气田 上三叠统 须家河组 低渗储集层 成岩-储集相
  • 简介: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收集整理,重建了清代江苏省冬季逐年冷暖等级序列,并利用Morlet复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对序列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特征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整个清代江苏省冬季气候变化大致可分为2个冷时段(1644—1730年、1821—1900年)和1个暖时段(1731—1820年);(2)重建冷暖等级序列存在多尺度下周期变化特征,其中有较明显周期变化尺度是38~42a、18~20a、13~15a和8a,38~42a和8a特征时间尺度周期变化相对具有全域性,18~20a尺度周期变化在1690-1790年之间比较明显,13—15a尺度周期变化在1720年之前和1830年之后比较明显;(3)重建序列第1主周期为42a,第2、3、4主周期依次是20a、8a和3a;在42a尺度下,清代江苏省冬季气候可划分为6个偏冷时段和6个偏暖时段。

  • 标签: 清代 江苏省 冷暖等级序列 小波分析
  • 简介:以最新钻取SE2孔沉积物为重点研究对象,对晚第四纪以来钱塘江下切河谷充填物沉积特征和沉积相进行了精细研究,重建了研究区地层结构和层序地层格架,总结了强潮型钱塘江河口湾和下切河谷沉积模式。钱塘江下切河谷充填物自下而上依次发育河床、河漫滩、古河口湾、近岸浅海和现代河口湾5种沉积相类型,表现为一个较完整I型层序,其内部层序界面、初始海泛面、最大海泛面、海侵和海退潮流侵蚀面、体系域内海侵面发育。钱塘江下切河谷充填物自海向陆可划分为海向段、近海段、近陆段和陆向段4段,各段沉积序列和海陆相互作用程度不同。在钱塘江下切河谷充填物中海陆过渡部位首次明确划分出了古河口湾相,并对其沉积特征和分布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其形成时间在9000aBP左右,具有与现代河口湾不同沉积特征,表现为中部为潮道砂体沉积,向陆渐变为受潮流影响河流沉积,两侧被潮坪或盐沼沉积包围,沉积物在平面上自陆向海呈现粗一细一粗分布模式。现代河口湾平面上自陆向海依次发育受潮流影响河流沉积、粉砂质砂坎、潮道-潮流砂脊复合体和湾口泥质沉积区,沉积物呈现粗一细一粗一细分布模式,与大多数河口湾常见粗一细一粗分布格局明显不同。

  • 标签: 沉积特征 沉积序列 分布模式 河口湾 下切河谷 钱塘江
  • 简介:中下扬子区广泛分布着三叠纪滩相、潮坪相和岩溶带3类碳酸盐岩。根据岩作用类型、岩组构、孔隙类型和岩环境等特征对3类岩石进行比较。滩相碳酸盐岩主要岩作用是在海水渗流、潜流和淡水渗流、潜流岩环境下产生胶结、云化和溶解作用。潮坪相白云岩和富含石膏蒸发岩则以高盐度海水渗流带准同生毛细管蒸发浓缩云化作用为主,在大气淡水渗流或潜流岩环境下则以去云化、去膏化和溶解作用为主。岩溶带碳酸盐岩-蒸发岩及其岩溶堆积角砾岩主要经历早期海水强烈蒸发作用下准同生云化作用和晚期表生淡水环境下岩溶作用。上述主要岩作用使3类岩石次生孔隙率增加。因此,岩作用对其成为有希望储层起到了主导作用。

  • 标签: 中下扬子区 三叠纪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成岩环境 岩溶带
  • 简介:乌尔逊凹陷地处海拉尔盆地中央,是一个面积较大、勘探程度较高箕式凹陷.其主要储集层为基岩风化壳、下白垩统铜钵庙组、南屯组及大磨拐河组.已在其中两个弧形构造带20余口井获商业油气流.受西缘主断裂控制,该凹陷内形成了4类构造体系,同时也控制形成了西陡东缓古地形.南屯组、大磨拐河组各类沉积相以不完整环带状展布,由此划分出7类构造岩相带,即乌西断阶扇三角洲构造岩相带、乌中深洼湖相构造岩相带、吞-巴中央隆起三角洲构造岩相带、乌东斜坡辫状三角洲构造岩相带、苏仁诺尔弧形断隆近岸水下扇-浊积扇构造岩相带、黄旗庙鼻状隆起扇三角洲构造岩相带、巴彦塔拉弧形断垒冲积扇构造岩相带.分析了南屯组、大磨拐河组储层特征,并确定5种岩相,即压实岩相、碳酸岩交代及胶结成岩相、溶蚀溶解岩相、自生矿物充填成岩相、硅质沉淀岩相等.岩相差异导致各构造岩相带内油气藏类型和含油规模不同.溶蚀溶解岩相孔渗性最好,苏仁诺尔、巴彦塔拉构造岩相带以这种岩相为主,并已发现一定规模油气储量.而吞-巴、黄旗庙构造岩相带则是下一步突破方向.

  • 标签: 构造岩相带 沉积成岩体系 油气分布 乌尔逊凹陷 油气储量 沉积相
  • 简介:江口冰期和南沱冰期是华南地区引人注目的2次冰纪冰川事件,但其确切启动时间及其全球对比关系仍未有定论。为此,对桂北地区冰系(南华系)长安组底部和南沱组底部冰成杂砾岩开展了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长安组碎屑锆石U-Pb年龄集中分布于958—717Ma,显著峰值为720、753、805及848Ma,最年轻一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719.6±6.1Ma,可解释为长安组最大沉积年龄;南沱组碎屑锆石U-Pb年龄集中分布于987—649Ma,显著峰值为650、720、753、779、803、823及848Ma,最年轻一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649.3±6.2Ma,可解释为南沱组最大沉积年龄。结合已发表相关年龄数据可知,江口冰期很可能启动于ca.715Ma,与塔里木、阿拉伯—努比亚、劳伦等陆块Sturtian冰川作用高度同步;南沱冰期启动应晚于650Ma,与西伯利亚、澳大利亚、劳伦等陆块Marinoan冰川作用基本同步。另外,碎屑锆石U-Pb年龄谱与CL图像显示,长安组和南沱组物质来源主要为下伏新元古界岩浆—沉积记录,揭示出冰川对下伏地层强烈刨蚀作用和华南新元古代幕式构造岩浆热事件。扬子陆块冰纪冰川刨蚀作用可能与Rodinia超大陆"裂离"有关强烈伸展活动存在联系,并可能持续至Marinoan冰期结束。

  • 标签: 成冰纪 冰成杂砾岩 碎屑锆石 江口冰期 南沱冰期 扬子陆块
  • 简介:卡拉库姆盆地是世界上仅次于西西伯利亚盆地和波斯湾盆地第三大富气盆地。本文以获取最新油气田储量数据为基础,采用石油地质综合分析方法,探讨了该盆地油气层系和区域分布特征及其藏模式。受区域盖层控制,盆地内油气主要富集于两套层系:中侏罗统卡洛阶-上侏罗统牛津阶碳酸盐岩储集层和下白垩统欧特里阶沙特利克组砂岩储集层。前者富集了盆地内68.0%石油储量、84.0%凝析油储量和44.2%天然气储量,后者富集了盆地内36.4%天然气储量。上侏罗统蒸发岩之下盐下油气田区域分布主要受有利储集相带和古隆起构造展布控制;生物礁和古构造主要发育于盆地东北部北阿姆河亚盆地,并导致盆地内已发现盐下油气储量主要分布于此。受蒸发岩区域盖层和深大断裂控制,盐上油气田主要分布于蒸发岩发育区之外、蒸发岩较薄且主要为硬石膏地区、以及蒸发岩发育区内深大断裂附近。蒸发岩之上盐上层系并非油气特别是天然气勘探禁区,源自盐下烃源岩天然气可以在盐上储集层内聚集并形成大气田。

  • 标签: 中亚 卡拉库姆盆地 油气分布 区域盖层 成藏模式
  • 简介:由于对地球表层环境和大气环流形式产生了明显变化,青藏高原在新生代持续快速隆升过程,就成为重要而壮观全球变化事件之一。对该事件关注与研究,产生了许多重要科学概念和成果,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争论。发育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即甘肃省酒泉地区新生界风砂岩及其相关沉积,代表了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过程中造成环境变化特殊沉积。它们包括:(1)古近系白杨河组底部砂岩,代表了受到印度夏季季风控制炎热干旱环境产物;(2)新近系疏勒河组下部砂岩,表明了继续受到印度夏季季风控制潮湿气候背景沉积;(3)第四系玉门组冰水沉积中砂岩透镜体,表现为冬季季风(或盛行西风)形成寒冷气候下砂岩。因此,研究区域新生界风砂岩,成为窥视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沉积学响应,为研究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过程提供了重要思考线索。

  • 标签: 风成砂岩 酒泉地区 新生界 沉积学响应 青藏高原隆升
  • 简介:以重庆綦江、南川和涪陵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部页岩样品为例,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TOC测试、RO测试、高压压汞和低温氮吸附等手段,对研究区龙马溪组下部页岩储集层矿物成分、有机组分、孔隙特征及岩作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岩作用类型主要包括机械压实作用、化学压实作用、溶蚀作用、交代作用、破裂作用及矿物转化等,演化阶段介于晚成岩作用与极低级变质作用之间;岩作用对页岩储集层孔渗特征、孔隙成因类型、非均质性和形貌特征均有显著影响。对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进行了匹配,认为机械/化学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及过程中有机生烃、矿物转化对孔隙发育影响最为显著,并将储集层岩作用划分为溶蚀作用等建设性岩作用与压实作用等破坏性岩作用。

  • 标签: 页岩气 储集层成岩作用 孔隙特征 龙马溪组 志留系 渝东南
  • 简介:通过剖面观察、岩心描述、分析化验等手段,系统研究了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咸水泉地区中—深层储集体岩石学特征、主要岩作用类型及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岩阶段及岩演化序列,以及岩作用对储集体性能影响程度和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中—深层储集体主要由成分及结构成熟度均为低—中等各类砂岩和部分泥灰岩组成;以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充填作用为主破坏性岩作用造成了储集体孔隙空间大量损失,而以溶蚀作用为主建设性岩作用则使部分储集体恢复了储集性能;破坏性岩作用主要发生在同生成岩、早岩和中岩阶段,建设性岩作用主要发生在褶皱回返引起表生成岩阶段;受岩作用影响,主要发育粒间孔、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隙,孔隙结构以微细喉型为主,储集层类型以低孔—特低渗储集层为主。

  • 标签: 成岩作用 成岩序列 储集性能 柴达木盆地
  • 简介:本次研究在柴达木盆地旺尕秀地区上侏罗统红水沟组上覆地层中,首次发现了风沉积。地层主体为一套棕黄色细—中砂岩,由分选、磨圆好石英砂组成;扫描电镜下可见风砂特有的碟形撞击坑和新月形撞击坑等特征;层内普遍发育风成大型高角度板状交错层理,层系厚度巨大,风沙丘前积层特征明显;发育液化作用产生牵引褶曲、倒转褶曲等常见沙丘同沉积变形构造。根据岩性和沉积构造特征共在地层中识别出4种沉积亚相:沙丘亚相、丘间亚相、旱谷亚相和沙漠湖亚相,其中沙丘亚相以风成大型交错层理为显著特征,丘间、旱谷和沙漠湖亚相则以水沉积为主。风砂沉积存在丰富了柴达木盆地中生代沉积类型,为区域地层对比及西北地区晚中生代古气候和古环境研究提供了新证据和材料。

  • 标签: 柴达木盆地 上侏罗统-下白垩统 风成砂 显微特征 沉积构造
  • 简介: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地典型古土壤一风砂剖面的释光(OSL)年代测定和沉积物中微量元素分析,重建了区域全新世千年尺度气候变化过程。研究表明,除Co、Rb、Sr和Ba以外12种微量元素所反映气候变化规律较显著,其含量变化曲线上峰值段对应于古土壤层而谷值段对应于风砂层,这一现象可作为气候暖湿、冷干波动标志;区域金新世气候变化可分为以下阶段:11.8—10.0ka气候寒冷干燥,10.0~9.2ka气候逐渐趋于暖湿,9.2~4.6ka气候相对冷干,4.6~0.7ka气候相对暖湿,0.7ka以来气候明显寒冷干燥;区域全新世气候变化中存在8次寒冷事件,与青藏高原和北大西洋揭示寒冷期具有明显对应关系,表明共和盆地千年尺度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一致性。

  • 标签: 共和盆地 风成沉积 微量元素 气候变化 寒冷事件
  • 简介:赛汉塔拉凹陷是二连盆地主要油气富集凹陷之一,面积2300km^2,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458万吨。论文应用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根据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下白垩统中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以此将该套地层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和12个体系域,建立了赛汉塔拉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层序内部沉积体系及其演化研究,对层序格架内烃源岩条件、储集层条件等藏要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3套生储盖组合。综合分析表明,阿尔善组中下部、腾一段中部近岸水下扇和浊积扇砂体,垂向上与烃源岩直接连通,可形成有效生储盖组合,在凹陷生油中心附近易形成有效岩性圈闭,成为凹陷最有利油气聚集带,是下一步重点勘探目标。

  • 标签: 二连盆地 赛汉塔拉凹陷 下白垩统 层序地层 烃源岩 成藏条件
  • 简介: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6油层组储集层是受沉积作用和岩作用共同控制典型低孔低渗储集层。长6油层组储集层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盆地北部砂体具有长石含量高和石英含量低特点,西南地区具有长石含量低、石英含量高和杂基含量高特点。储集空间以剩余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为主。主要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以及溶蚀作用,其中绿泥石胶结和长石、浊沸石溶蚀是有利岩作用,压实作用和碳酸盐胶结作用是使原生孔隙减小和储集层致密重要因素。岩相平面分布有安塞地区与华池地区两种不同模式。影响成岩作用因素有物源成分、沉积环境、构造活动、生烃作用以及大气水淋滤作用等,其中沉积环境控制了砂体分布,并进一步影响到储集层岩作用类型及物性特征。

  • 标签: 储集层 成岩作用 成岩相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通过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对长江三峡地区陡山沱组层型剖面---田家园子剖面冰系南沱组顶部和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下部102个岩石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重点分析了氧化还原敏感元素(Zn,Co,U,Mo,Ni,V)富集特征,并探讨其可能成因机制以及三峡地区冰纪-埃迪卡拉纪转换时期水体特征。结果表明:在南沱组顶部仅Zn和Co富集;在盖帽白云岩下部,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均富集,而在盖帽白云岩上部,除Zn和V外,其他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均亏损;在陡山沱组Ⅱ段下部,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由最初亏损,逐渐变为较稳定富集。在陡山沱组下部,出现2次明显富集峰值,分别出现在剖面的0.4m处(盖帽白云岩中间)和6.5m处(陡山沱组Ⅱ段下部)。整个剖面大部分样品具有Eu轻微正异常(Eu/Eu*<1.6),而在剖面0.4m和6.5m处,Eu具有明显正异常,结合稀土配分类型、Y/Ho值、La异常、Ce异常等指标,推测这2次异常均可能受到深海热液流影响,而缺氧海水上涌造成水体缺氧,导致这些元素出现富集峰值。U/Th、V/(V+Ni)以及稀土元素指标综合指示,三峡地区南沱组顶部冰碛岩应为氧化环境下沉积物;随着冰川消融,冰融淡水注入古海洋,陡山沱组盖帽碳酸盐沉积受冰融淡水影响,深部缺氧海水上涌使沉积水体经历氧化-缺氧-氧化转变,海水分层性较强;而陡山沱组Ⅱ段下部沉积环境以分层性较弱弱氧化环境为主。

  • 标签: 三峡地区 南沱组 陡山沱组 转换时期 元素地球化学
  • 简介:渤南油田位于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内,是山东省胜利油田储量最大亿吨级深层低渗透断块岩性油藏,主要含油层系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二段和沙三段,属中孔低渗透砂岩储层.低渗透砂岩储层成因机理十分复杂,为了更精确地预测有效储层分布及其内部储集性能差异,应用岩储集相概念在渤南油田三区古近系沙河街组开展了低渗透储层质量评价研究.该项研究是建立在储层沉积相、岩作用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低渗透储层岩作用对储集物性影响及岩作用阶段划分,认为造成本区储层砂岩渗透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岩期各种自生矿物充填和胶结作用.选用流动层带指标、孔隙度、渗透率、粒度中值、泥质含量、孔喉半径均值和变异系数等七项参数,采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将渤南油田三区古近系沙河街组划分为四类岩储集相,阐述了各类岩储集相特征,并结合沉积相,实现了岩储集相时空展布.研究成果将对低渗透砂岩储层开发起到指导作用.

  • 标签: 成岩 渤南油田 沙河街组 低渗透储层 低渗透砂岩储层 沙二段
  • 简介:根据历史文献以及巨野、梁山、戴庙钻孔剖面的分析与研究及对东平湖底沉积调查,确定了大野泽、梁山泊、安山湖、东平湖沉积记录,提出东平湖由大野泽、梁山泊、安山湖演化而来.通过对东平湖演化与黄河决口和改道关系分析与对比,指出历史时期东平湖演化历程与黄河关系密切,经历了黄河决口注入和改道流经湖区,河水注入、湖面扩大,河徙水退、湖面萎缩.黄河第一次大改道期间注入和一次改道流经大野泽.黄河第二次大改道期间两次注入、其中一次改道流经大野泽,水面北侵形成梁山泊.黄河第三次大改道期间三次决口注入,两次改道流经梁山泊,湖面进一步扩大成"八百里梁山泊",之后黄河仅数次决入,水源短缺,湖面萎缩.黄河第四次大改道期间未流入梁山泊,湖面进一步缩小.黄河第五次大改道期间曾两次注入梁山泊,湖面又扩大成为一片泽国,而后断绝黄河水源,被分成安山湖等北五湖,梁山泊岁久填淤,变湖为陆.黄河第六次大改道期间黄河水源断绝,北五湖水面北移,逐渐萎缩消失,仅安山湖经历一次黄河决入,并淤塞而成东平湖,黄河水断绝时湖底干涸,黄河大汛期曾倒灌入湖.

  • 标签: 东平湖 黄河水 水源 沉积记录 倒灌 干涸
  • 简介:摘要在高倍(〉50000×)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显微镜(AFM)或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下,那些在岩石和矿物中所见到纳米级别的物体常常吸引了地质学家们注意。这些物体大小在25~300nm之间,多呈球状、棒状或卵圆状;对这些物体成因,存在不同看法而导致了剧烈争论。因为这些物体与真菌中球菌和杆菌总体相似,而且它们总是以链状或束状形式产出,所以被解释为细菌“侏儒形式”或“超微细菌”,或者是它们化石对等物即“超微化石”。对于超微细菌存在,来自于地质学角度反对聚焦在这个级别的特征物可能存在多重成因,如微矿物包裹体或结晶学边缘效应;从生物学角度看,对于独立生命所必需所有构成来讲,直径小于140nm球状体实在是太小了。因此,产生于世纪之交这场争论,迄今还在持续着。尽管这场争论还没有一个肯定结论,但是,它却成为研究灰岩成因重要驱动力。

  • 标签: 超微细菌 超微化石 争论 细菌成核作用 碳酸盐沉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