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在震后救援行动中发挥着重要的通信和指挥枢纽作用,为了提升现场技术系统的质量,并解决目前时上报信息分散且不易查询的问题,本文基于C/S架构设计了1套信息管理平台,客户端采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基于AndroidSDK进行应用程序开发,采用轻量级文本格式JSON与服务器端进行数据交互。客户端用户登录平台后,可上报文字和图片信息,也可根据上报时间、内容、位置等关键字查询历史信息,实现了信息的汇总和共享;平台还设计了故障排查辅助、设备操作说明、演练信息发布等实用功能,数据汇集在服务器端,便于管理和考核。本系统已在山东省地震局部署应用,有效提升了地震现场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 标签: 地震应急 技术系统运维 Android智能终端 信息管理
  • 简介:本文总结莆田市地震学会近年来的工作经验,提出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必须注意加强管理、加强组织建设,处理好学会与挂靠单位的关系,会员与所在单位的关系,注意保护和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开展多样化活动,及时表彰先进。

  • 标签: 地震学会 组织管理 学会自身
  • 简介:从地震的混沌性现点出发,对地震时、空、强的分布进行分数计算,寻找其变化规律。通过与断层数进行对比,统计结果发现,三者同时与断层数有关。依据简单的物理模型和假定,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理论解释。同时还进行了岩石压裂实验,实验证明岩石裂隙的数在2.5级左右,与假设条件及理论分析结果相一致。

  • 标签: 地震活动性 断层 分数维
  • 简介:随着中国地震局“十五”网络项目的完成,云南省测震台网的日常地震监测工作都基于网络数据库系统,而现有的数据显示系统未与数据库系统有效结合。本文结合“十五”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数据库系统,运用三数据可视化、交互式图形界面技术开发了可实时显示三地震监测数据信息的软件系统,改变了原有显示系统实时性、可操作性差和无法显示地震数据三空间信息及时空变化关系的状况。

  • 标签: 地震监测数据 三维数据可视化 交互式图形界面
  • 简介: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水平成层土层地震反应的一有限元算法。并从理论上对它的分析步骤以及与一波动方法相比的优越性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良好的工程实用性。

  • 标签: 水平成层 土层 地震反应 一维有限元
  • 简介:本文通过数值计算,在线弹性范围内初步分析了土层地震反应随不同侧向人工边界、有限土域取值范围、土介质的阻尼系数的变化情况;采用滞后阻尼假定,探讨了在土层时域分析中如何由滞后阻尼系数形成阻尼矩阵,给出了一个阻尼系数转换频率取值的经验公式。在此研究基础上编制了二有限元SR2D计算程序。

  • 标签: 人工边界 阻尼系数 非线性 行波输入 地震反应分析
  • 简介:本文在收集并整理太原断陷盆地钻孔资料的基础上,对钻孔进行了地层分层,建立了钻孔分层空间数据库:利用空间信息管理、地质解译、空间分析和预测、地学统计、实体内容分析以及三图形可视化等工具结合起来的三地质建模技术,对太原断陷盆地进行了第四纪地层三地质可视化建模:最终基于ArcGIS平台实现了由钻孔柱状图到地层垂直剖面和地层表面TIN的三可视化。对进一步分析太原断陷盆地地层、断层分布及其活动性奠定了基础。

  • 标签: ARCGIS 太原断陷盆地 三维地质建模 钻孔 可视化
  • 简介:地形条件对局部震害分布有重要影响。本文选择地形起伏剧烈的芦山地区,采用三谱元法模拟地震波传播。研究了该地区地震动的频谱特征。计算了测线上位于山顶和山谷的台站傅里叶频谱,并研究了各自的谱值和谱值比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山顶包含了较高的频谱;山谷包含了较低的频谱;山顶上的频谱值高于山谷的频谱值;并且地形对水平分量的影响更大。同时,进一步从频谱中提取了峰值放大比和峰值频率2个参数,分析了其在芦山地形中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山顶对应了较大的峰值放大比和峰值频率,而山谷则对应了较低的峰值放大比和峰值频率。

  • 标签: 地形效应 傅里叶谱值 谱值比 谱元法
  • 简介:本文以强震记录为基础,通过土层地震反应计算得到了地表加速度与加速度反应谱,对比研究了由强震记录得到的地表加速度以及由地表加速度得到的与土层地震反应相同阻尼下的加速度反应谱。结果表明:在高频段与中频段,用一等效线性化计算得到的土层地震反应加速度值与反应谱值比地表实测得到的加速度记录值与加速度反应谱值偏低;但在低频段,计算值与记录值差异较小。

  • 标签: 强震记录 土层地震反应 等效线性化
  • 简介:本文介绍了作者所开发的一套实用型黄土坡体“三最危险滑裂面”搜索和稳定性评价软件系统的核心思想,即采用MonteCarlo随机搜索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高效生成一系列接近(或包含)“最危险滑裂面”的三滑裂面,并以Hungr法所确定的稳定性系数最小为筛选依据,搜索确定任意形态黄土坡体的“三最危险滑裂面”,进而基于已知的“三最危险滑裂面”,进一步考虑各种可能的参数变化,进行严密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

  • 标签: 黄土滑坡 三维最危险滑裂面 稳定性评价
  • 简介: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类危及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发性事故灾害时有发生,尽管各有关部门的抢救队伍在实施抢险救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各抢险救援力量专业单一、分散行动,形成不了合力,难以及时有效处置重大或特大突发性、综合性、大面积的城市事故灾害,特别是像地震以及的美国的911那样突发性事故。我们目前开展的震害预测与灾害快速评估系统只是针对地震的,而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因此要应对城市各种重大突发事件,城市有必要建立一种应急机制或综合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根据“数字城市”的思想,通过一个通信系统与信息系统集成的平台,统一协调公安、消防、急救、交警、公共事业、民防、地震等政府部门,为市民提供快速、及时的各种救助和相应的服务。统一报警、统一指挥、快速反应、联合行动,从而有效地减少损失。

  • 标签: 数字城市 应急管理 模型
  • 简介:纵观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总是与各种灾害相伴相随。从某种意义来说,灾害是促使人类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人类不断应对各种灾害的过程,也是社会发展的过程。面对各种灾害,人类从被动接受,到积极防御,再到法制管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因此体现了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 标签: 社会管理 防震减灾 人类社会发展 法治 强化 法制管理
  • 简介: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是“数字福建”的一个组成内容。该文结合福建省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与防震减灾数值模型的集成方法,论述了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的结构、内容、功能和组织方式,分析了地震风险评估、建筑物易损性评价、生命与财产损失估算、救援与救灾管理调度等模型的集成方法,设计了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

  • 标签: 防震减灾 信息系统 设计
  • 简介:为了能较好地满足台网编目室日常工作的需要,我们开发了数字台网地震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满足了编目室日常编报工作的需要,实现了对地震信息的数据库管理,为用户提供了在矢量电子地图上进行任意多边形地震信息查询的功能。

  • 标签: 地震信息 数据库 矢量电子地图
  • 简介:地震应急指挥管理系统主要是为突发性破坏地震发生后快速提供应急指挥服务的信息系统。同时,还可以为城市灾害和紧急事件提供技术支持。一般由硬件、软件、数据库和用户构成。本文简单介绍了福建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技术系统,根据"数字城市"的思路和方法,设计了的地震应急指挥管理系统的基本管理模型和架构,为设计开发地震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及城市应急管理系统建设提供基础的科学依据。

  • 标签: 地震 应急指挥 数字城市 信息系统
  • 简介:主要从青海省数字强震动台网建设、台站分布、日常工作等进行介绍,并详细阐述了对强震动台网技术系统进行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更新改造工作,对台网产出的效能做出评价。

  • 标签: 强震动 地震台网 青海省
  • 简介:本文经过对宏观前兆信息的报送、管理等有关事项的考察和分析,确立了宏观前兆信息管理系统的具体实现功能。并阐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的设计,实现宏观前兆信息的在线添加和系统的在线管理。经过授权的用户可以通过Web浏览器,以人机交互式的客户端程序,实现对宏观前兆信息的在线添加、管理、查询和统计等功能。

  • 标签: 宏观前兆信息 在线管理
  • 简介:档案达标检查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促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有效手段,尤其对专业性很强的地震档案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档案管理 检查 作用
  • 简介:地震以其突发性和巨大破坏性给人类生存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危害。我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活动比较活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进程中,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逐步富裕,社会文明进一步提高,更加需要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安全的生存空间。为此,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救援体系,不断提高地震应急反应综合能力,使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减至最小,对社会的影响降至最低。地震应急救援体系是由政府统一领导指挥、地震部门综合协调,以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专业地震灾害救援队为主,联合各灾种管理部门和包括志愿者在内的其他救援力量,实施地震应急救援,相互支援、分工协作的综合应急救援协调系统。加强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快速、有序、高效、恰当地实施地震应急工作,建立社会动员机制,有效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减少地震损失,是该体系中重要的基础工作,是我省“十一五”期间完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的主要工作内容。

  • 标签: 应急救援体系 应急预案 社会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