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7 个结果
  • 简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空间核反应电源系统(spacepowerreactorsystems,SPRS)中热管冷却反应燃料组件进行了稳态热分析。针对相邻燃料组件间的理想接触与非理想接触两种情况,评估了组件间的热接触状况、功率水平对其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相邻燃料组件间在理想接触情况下,温度最高点位于燃料棒中心,随着表面传热系数的减小,温度最高点逐渐偏离燃料棒中心位置,且最高温度随功率水平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大。

  • 标签: 热管冷却 热接触 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系统 热分析
  • 简介:分析了核热推进NTP(nuclearthermalpropulsion)反应关键技术及现状,介绍了核热推进反应技术在空间推进领域的应用,总结对比了美国、俄罗斯现有核热推进反应设计方案的主要参数和特性,并对未来航天器用核热推进反应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核热推进 反应堆 深空探测
  • 简介:利用MCNP程序计算了不同燃耗下脉冲调节棒的微分价值,并采用周期法实验测量了调节棒的微分价值,对比了在不同燃耗下脉冲调节棒的微分价值实验值和理论计算值。结果表明:随着脉冲燃耗的加深,调节棒在高度200mm以下微分价值变化不明显,在高度200.390mm时,燃耗越深,微分价值越大,理论值与实验值符合很好。

  • 标签: 西安脉冲反应堆 燃耗 微分价值 MCNP
  • 简介:利用核动力系统安全分析程序中的三维水力部件模型,模拟了CPR1000反应在发生主蒸汽管道破裂(mainsteamlinebreak,MSLB)事故后,芯入口处的温度空间分布情况.分析了主蒸汽管道破裂事故发生后,芯入口处的流体温度分布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单环路主蒸汽管道破裂后会导致芯入口温度分布不均匀,破口侧温度降低.

  • 标签: CPR1000 主蒸汽管道破裂 系统程序 三维水力模型
  • 简介:提出了热管冷却推进一供电双模式运行的空间核反应初步概念,给出了芯及热管燃料组件的设计布局,以液氢为推进,进行了热工水力学初步分析计算,推进模式下推进出口温度达到2600K,验证了初步设计的可行性;分析比较了不同热电转换技术对系统辐射散热器质量及面积的影响,电功率为5kW时,辐射散热器面积可小到1.2m^2,预估了设计的热管冷却双模式空间各部件的质量,反应系统总质量小于1500kg.结果表明,初步设计的双模式空间参数满足相关要求.

  • 标签: 热管 双模式空间堆 W-UO2陶瓷燃料 氢气
  • 简介:研究了单个典型通道组件外水力试验边界的设计方法,分析认为只有保证试验模型与原型间隙稳定段流道压降相同、流量相等才能确保试验模型等效反映原型.基于这种等效设计思路进行推导计算,设计得到了单个组件水力试验筒体,并利用数值模拟和关系式两种方法分别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等效设计方法是正确可靠的.

  • 标签: 堆芯 组件 堆外 水力试验 边界设计
  • 简介:利用核数据库处理程序NJOY,制作了1700K和1750K温度下,热管中45种核素的高温核数据库,并利用ICSBEP2006中的临界基准题对所制作的数据库加以验证.分别利用所制作的数据库和蒙特卡罗程序MCNP对芯进行了建模,计算了芯的有效增殖系数κeff,确定了热管中燃料的尺寸和富集度,分析了芯的相对功率分布.最后,初步计算了热管在水淹和沙埋2种事故工况下κeff以及安全棒价值,为芯安全分析和事故分析提供了基础参数.

  • 标签: 热管堆 核数据库 蒙特卡罗程序 有效增殖系数 安全棒价值
  • 简介:Ni/Al2O3催化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是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上进行的。考察了催化的床层温度、反应压力、空速和原料气配比对催化积炭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积炭速率随催化床层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温度低于70℃时,积炭速率骤增:积炭总是发生在催化床层的下段;若空速超过3.0×105h-1,积炭速率随空速增加而明显降低。从FTIR实验结果可知,吸附在Ni/Al2O3催化表面上的CO,一部分歧化生成了CO2和C。综上所述,催化表面积炭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反应:2CO→C+CO2,CO+H2 =C+H2O

  • 标签: 甲烷氧化 合成气 积炭 炭生成反应
  • 简介:氢水液相催化交换(LPCE)是从水中分离氨同位素的一种重要方法,具体可用于重水提氚、含氚废水处理及重水生产等,疏水催化制备是LPCE的关键技术之一。改进催化制备方法,提高活性金属分散度,或在Pt中部分掺入其他金属,制备Pt基二元疏水催化,均可提高催化活性,降低催化成本。已证实,Pt中适量掺入Ir,Ti和Cr等金属,可提高疏水催化活性,而对Pt-Ru疏水催化催化LPCE反应的研究,目前无文献报道。

  • 标签: 疏水催化剂 液相催化 反应机理 交换性能 金属分散度 催化剂制备
  • 简介:本文考察了稀土氧化物,合金和氧化锆对AlPO45载体和Fe/AlPO45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La、Ce和Y稀士氧化物的引入可有效地促进硝酸铁丙酮溶液中制备的Fe/AlPO45催化在CO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负载不同合金的AlPO45催化具有明显不同的催化反应结果;ZrO可调变AlPO5载体的表面性能,削弱活性组份和载体间的相互作用,使在硝酸铁水溶液中制备的催化在合成气转化中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更多还原

  • 标签: 助剂 AlPO4-5分子筛 CO加氢
  • 简介:利用自主开发的热管蒸汽流动计算程序SNPS-HPD对HP-STMCs堆堆芯锂热管和辐射散热器钾热管稳态运行时的性能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不同运行条件下锂热管和3类散热器钾热管内部蒸汽流动的压强、温度、速度和流动马赫数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芯锂热管内部蒸汽压力和温度在蒸发段均有较大下降,在绝热段呈线性下降,而在冷凝段有一定的回升。锂热管温降主要为内部蒸汽的温降,且蒸汽温降随输出功率的增加而减小;蒸汽轴向马赫数在绝热段出口处达到最大,且随输出功率的增大而减小;辐射散热器钾热管具有良好的等温性,但热管绝热段的设计增加了热管蒸汽的温降,破坏了热管的等温性。

  • 标签: HP.STMCs空间堆 SNPS-HPD 热管 蒸汽流动
  • 简介:分析了导热系数的测定实验中冷却速率的测量方法。建议在学生实验时,采用作图与近似计算两种方法求冷却速率,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冷却速率 导热系数 测量
  • 简介:从能量公设及非平衡热力学的角度讨论了磁场对冷却传热过程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引入外磁场可达到控制冷却传热的目的,对反磁性物质冷却系统,外磁场的引入可加快系统的散热,从而使系统冷却速率变快,并且随磁场的增大,冷却速率变得更快;对顺磁性物质的冷却系统,外磁场的引入可减慢系统的散热,从而使系统冷却速率变慢,并且随磁场的增大冷却速率变得更慢。

  • 标签: 能量公设 磁场 磁介质 冷却传热速率
  • 简介:硅橡胶海绵的制备主要有化学发泡成型和物理成孔成型两种方法,但采用物理成孔成型后必须除去橡胶中包含的成孔以制得海绵材料。成孔可分为易溶性无机盐以及尿素等小分子易溶有机物,采用水浸泡的方式可以将成孔溶析出来得到泡孔。一般来说为缩短工艺时间,简化工艺流程,可采取提高水温、加快换水频率以加快成孔溶析速度。

  • 标签: 表面活性剂 成孔剂 硅橡胶海绵 工艺流程
  • 简介:综述了用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技术中的高温煤气脱硫的研究和开发,对几类主要应用的脱硫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总结,指出了脱硫在工业应用中最重用的几个特性,并对今后脱硫的改进方向提出了建议。更多还原

  • 标签: 脱硫剂 硫化氢 高温脱除 煤气
  • 简介:为了定量研究核数据的不确定度对西安脉冲keff计算结果的影响,利用国际上常用的敏感性和不确定度分析软件TSUNAMI-3D-K6及不同核数据库中的核截面数据,分析计算了西安脉冲两种芯布置下的keff及其不确定度。结果表明:核截面数据的不确定度会导致keff的不确定度在0.5%左右,核素234U的裂变中子产额对keff不确定度的贡献最大,西安脉冲不同型下,由共振自屏计算得到的隐式敏感性系数差异较小,不同芯布置下计算得到的keff不确定度差异不大。

  • 标签: 西安脉冲堆 有效增殖系数 核数据库 敏感性 不确定度
  • 简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针对课程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并用各种方法让学生的思维逐渐进入情境,为完成课时目标创造条件。

  • 标签: 生物教学 情境创设 理解
  • 简介: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适当的时机用多种提问方法提高教学技巧.本文阐述提问时机、方法和技巧.

  • 标签: 提问的目的 时机 方法 技巧
  • 简介:氚作为氢的放射性同位素之一,具有与氢气相同的化学活性和反应性,极易以气态、液态或固态等多种形式扩散到环境中,通过吸入、食入和渗透等不同途径进入人体,从而导致人健康水平下降、各种疾病发生和周边环境质量下降等等。由于氚自身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氚的生产和操作中将产生大量含氚废气,当这些含氚废气的量达到相关排放限值后,就必须进行净化处理。

  • 标签: 废气处理 疏水催化剂 放射性同位素 环境质量 化学活性
  • 简介:用常规的浸渍-还原法制备Pt/C催化,如果条件控制不好,制备出的Pt粒子大小和分散度不均,且易出现团聚。文中的主要目的是用微波密闭加热的方法,研究制备条件对Pt粒子大小的影响,制备高分散度且Pt粒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可控的Pt/C催化

  • 标签: PT/C催化剂 制备条件 微波技术 纳米 高压 粒子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