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在古代,铺衔环是中国所独有的。除去独有的造型、材质、色泽以外,铺具有独特的隐含寓意——辟不祥,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中国历代装饰文化的一个缩影,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顽强的生命力。18世纪,西欧流行洛克克风格,出于对神秘的东方文化的崇拜,中国许多装饰样式被广泛运用到西欧洛克克风格的建筑上,其中就包括铺衔环,并被大肆推崇,可见其魅力之大。

  • 标签: 中华传统文化 装饰文化 18世纪 东方文化 中国 风格
  • 简介:全文主要介绍“洛八”在撤退回延安时,丢在井里的58枚证章。这些证章有我方的、国民党机关的、国际友方的。从这些证章中,可以看到洛八当时工作的艰巨、环境的恶劣,展现了革命者的顽强斗争精神,对教育青少年意义深远。

  • 标签: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 抗日战争时期 证章 历史考证
  • 简介: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衡量博物馆效益的重要标志。但是陈列展览工作往往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例如葳品的多寡、经费的充足与否、专业力量的强弱、社会环境和群众的博物馆意识等。所以一些基层博物馆,常常由于藏品不多、人员和经费严重不足、甚至没有陈列展览场地,以及基层的文物、博物馆意识淡薄等原因而严重制约了展工作。笔者所在的高州市博物馆是广东省一个山区县级市博物馆,20世纪80年代末成立,馆址是借用原镇政府办公楼一层约300平方米,在编人员3人,其中文博专业技术人员1人,年经费除人员经费外,办公费、业务费不足万元。这样的博物馆在粤西、粤北尚为数不少,有的甚至没有馆址和专业人员。这些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如何开展,是否真的就是“巧妇难为无米炊”?现结合笔者的实践体会,略谈几点办展思路如下。

  • 标签: 基层博物馆 陈列展览工作 20世纪80年代末 人员经费 专业技术人员 博物馆工作
  • 简介:从尖刀面文“■”“鼓”等谈到尖刀的国别、年代及有关问题黄锡全本文所指的尖刀,即泉界所谓的燕尖刀和狄刀(包括针刀),其中也有被称为中山国刀和山戎刀者,不包括燕“明”刀和齐刀。这种尖刀的国别,年代及有关问题,以前虽有不少学者为之进行过深入研究...

  • 标签: 中国古代货币 有关问题 白狄 发现与研究 先秦货币 刀币
  • 简介:隋朝立国仅38年(581~618年),但它在我国历史上有两大贡献。一是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华夏复归统一;二是通过改革,建立了一系列先进的社会制度(如科举制度),为隋唐统一封建大帝国的繁荣拉开了序幕。大运河的开凿,更是功盖千秋。货币方面的新五铢钱,为唐开元通宝的建立打下了基础。隋钱铸造量大,因币制统一,无珍稀品,难被后人重视。如今,在收藏、研究中,常有含糊之处,甚至对置样五铢和白钱的认识亦未统一。其实,隋货币的历史地位突出,值得研究的东西也很多。本文仅就隋钱的铸行简况和置样五铢及白钱问题进行浅析,以与泉友们共同学习之。

  • 标签: 隋朝 五铢钱 科举制度 社会制度 开元通宝 大运河
  • 简介:<正>楚墓葬之研究,是了解楚人习俗或丧葬礼制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有的同志已从墓葬特点、随葬器物的组合、葬具等方向进行了一些综述和探讨。笔者阅后,很受启迪,试图通过楚人墓地分布、墓坑排列、墓葬结构等方面,再谈点肤浅的意见,就教于同志们。一、楚墓地分布与排列湖北江陵、当阳赵家湖、湖南长沙、河南信阳、浙川等地的楚墓调查和发掘资料表明,楚人墓地的分布和排列大多数是有规律

  • 标签: 楚墓 江陵 葬制 随葬器物 战国时期 墓葬结构
  • 简介:大熊猫体型肥硕,憨态可掬。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喜爱的动物,被喻为我国的“国宝”。近年来大熊猫一直作为中国的“友好大使”,被我国政府当作珍贵的礼物赠送给世界各国,更使得熊猫受到了世界人民的热爱。

  • 标签: 大熊猫 银币 “国宝” 世界 中国 大使
  • 简介: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分析,商代已形成一定的鼎.、商代鼎孕育形成于二里岗上层时期,殷墟时期得到发展和推广。鼎内容涉及使用者的身份、鼎的数量、配置组合、鼎之功用与鼎实等方面。商代鼎具有独特性,与周代用鼎制度关系密切。

  • 标签: 商代 鼎制 数量 配置 鼎实
  • 简介:汉画中有许多铺衔环的形象,他们大多与朱雀、白虎、应龙、武士、牛、熊以及双鱼等组合在一起,置于墓门的正面来表示祥瑞避邪。运动、力量、气势是汉画艺术的本质,奔腾欲飞的神龙、勇往直前的翼虎,都以极具夸张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它们相比,墓门上的铺...

  • 标签: 铺首衔环 汉画像石 兽面纹 装饰图案 铜兽 装饰艺术
  • 简介:<正>今湖北沙市为明代江陵县辖镇,是明代辅张居正的家乡。他死后归葬于今沙市西北荆沙大队张家台。虽然他的墓陵在文革中已遭至破坏,但至今仍尚保留有珍贵明代文物和碑刻资料。现将张居正遗存下来的主要文物——端砚及其墓葬有关的史迹分别简述如下:一、张居正之砚沙市市博物馆收藏的明代辅张居正端砚,是一方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古砚,此砚正方形,长30.2厘米,宽30.2厘米,厚4厘米,石色苍黑。砚面额二龙戏珠,左右两边龙身盘绕,并刻有卷云花纹。砚的下边刻有

  • 标签: 张居正 首辅 明万历 江陵 碑刻 史迹
  • 简介:位于成都市永陵路的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国的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永陵,于1942年在冯汉骥先生的带领下发掘。永陵是我国目前所知惟一的地上皇陵,墓室建筑于地表之上。

  • 标签: 出土 五代十国时期 成都市 陵墓 蜀国
  • 简介:山西盂县发现一批尖刀唐晋源1996年5月间,笔者在太原市收集到尖刀194枚,据持币农民讲,刀币出自盂县。经了解,这批尖刀出自县城东0.5公里的建筑工地,原总数约300枚左右,盛于陶器内。尖刀在山西为首次发现。仅笔者收集的这部分刀币铭文就达60...

  • 标签: 山西 仇犹 刀币 实用工具 呈椭圆形 建筑工地
  • 简介:笔者觅得两枚斜肩弧足空布(封底)。一枚为“卢氏”布,铜色褐绿,形制规整,左足尖断裂,高72mm,宽45mm.重23.77g。背而三条斜竖纹,两斜竖中有文似篆书“卢氏”二字。卢氏,地名.战国属韩,在今河南省卢氏县境。另一枚为“武”布,高71mm.宽45mm.重1726g.空已残落。

  • 标签: “武” 空首 卢氏县 河南省
  • 简介:<正>关于我国两周时期各级贵族的礼器制度(包括用鼎制度),是考古学与历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已有不少学者运用考古材料结合文献记载进行了探讨。其中有关楚国用鼎制度及其与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楚史,楚文化和先秦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虽然这种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若干必须研究的问题,

  • 标签: 乙型 用鼎制 东周时期 甲型 墓主 身份
  • 简介:2000年2月~8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基本建设在南阳市拆迁工地发掘秦墓2座,出土秦代铜器数件,为南阳地区秦代埋葬风俗及秦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 标签: 南阳市 秦墓 发掘 铜器 河南南阳市 发掘简报
  • 简介:博物馆,记录着人类每一次的创新与变革。人们在博物馆中也体验着社会发展进步的方方面面。在历史的跌宕与现代化的蓬勃中,新时代的中国博物馆,正以社会文化建设者的姿态,传承优秀文化,传递人文关怀,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标签: 博物馆 社会责任 社会发展 社会文化 优秀文化 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