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受青铜器器物造型制约与局限,人物画像纹饰在圆柱体器物上为上下层叠环带状布局与构图;在圆面形器物上为内外层叠环带状布局与构图;在方柱体器物上则分为独立的画面进行上下分层布局与构图。为了克服器物造型对纹饰画幅的制约与局限,青铜器人物画像纹饰往往在狭小的画幅空间中表达多个绘画主题,或在一个绘画主题中,表达多个相关情节场景,以增加装饰纹样内容的丰富性。

  • 标签: 东周青铜器 人物画像纹饰 装饰工艺
  • 简介:智慧化博物馆打破了传统博物馆文物与人的距离,通过新型的信息技术将传统博物馆无法解决的几个问题一一化解,打破僵局,使文物与人的关系更加接近,并且建立了立体网状的信息交互结构,使文物信息"孤岛"的情况得以改善。本文总结了传统博物馆传播文化的方式的几个弊端,通过现有博物馆在智慧化上做出的成果,展望博物馆智慧化后文化传播的多种优点,说明智慧化博物馆对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智慧博物馆 文物 距离 交互体验 文化传播
  • 简介:前几年就听说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周卫荣先生和他的助手在进行古代银锭相关课题的研究,这是一项相当浩大的工程。2016年年中去北京出差,顺道拜访中国钱币学会时就收到了周馆长赠送的由其本人与杨君、黄维合著的《中国古代银锭科学研究》一书。周馆长的课题研究主要针对古代银锭铸造技术的问题,而出版专著则并非将课题研究成果罗列出来那样简单,还必须解决古代白银使用、银锭出现和使用、古代银锭的保护和鉴定方法等诸多问题,要具备完整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所以,从课题研究到专著的呈现,是一个进阶的过程。周卫荣等先生将古代银锭铸造的研究成果在较短时间里化作一本理论创新的专著,让人敬佩。

  • 标签: 中国钱币博物馆 科学研究 银锭 古代 课题研究成果 述评
  • 简介:回忆录《我的考古生涯》出版了。正如我在封底写到的:“在我八十周岁之际,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和考古生涯,一件件往事清晰地重现在眼前,大部分从未对别人讲过。现在原汁原味、真实地再现往事的情景。”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这部回忆录包括“故乡情结”“中学时期”“大学时期”“工作时期”“退休生活”等五章,其中穿插着大量历史照片,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了我这八十年所走过的道路(图一)。

  • 标签: 自主创新精神 考古 吸引力 出版社 原汁原味 退休生活
  • 简介:《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文物局)主管,上海博物馆主办、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编辑出版,属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1-1652/K,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5-1538。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为适应本刊发展需要,《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于2017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每逢双月的25日出版,全年共6期。国内邮发代号:4-699,国外发行代号:SA6803。每期定价20.00元。

  • 标签: 文物保护 自然科学 双月刊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征稿启事 考古
  • 简介:2018年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ISAC-2018),将于2018年11月6~9日在上海举行。大会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主办,上海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会承办。会议将邀请国内外古陶瓷研究领域著名专家学者,青年科技工作者,以及相关文物保护领域的科技人员参加。会议以大会邀请报告、一般学术报告的形式,总结交流近年来在古陶瓷科学技术、工艺、原料、测试方法、窑炉、考古、仿制、保护与修复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在古陶瓷科学研究及其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标签: 科学技术研究 国际讨论会 古陶瓷 青年科技工作者 文物保护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