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五帝时代是我国由史前社会向文明社会转化的关键时期。即军事民主制时期。所谓“五帝”.乃形成中超越血缘族体界限的华夏部落联盟先后递接的五位首领。其中序列第二位的高阳氏颛顼。为赢姓部族在文献记载里可以上溯到的母系始祖。赢姓部族是华夏族体构成中的基本成分之一。日后首次完成我国封建社会统一大业的秦民族。

  • 标签: 五帝时代 军事民主制 文明社会 史前社会 部落联盟
  • 简介:文章通过对有关铜器铭文的系联和分析,推定西周早中期铜器铭文中的“公”应为康、昭时人,系首任曾侯“南公”子,为第二代曾侯,还曾在王朝兼任职务。南方为其子,系昭、穆时人。

  • 标签: 公仲 曾侯 南宫 南公 南方 西周
  • 简介:近年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收到一批公安局收缴的文物。其中有一方唐代墓志,记载了墓主人王儿祖籍、先祖及其生平等内容。本文依据墓志,利用现存文献资料以及近年来发现的唐人墓志,基本理清了王儿家族谱系。同时对墓志所涉及的人物王绍、王玄质、王倚等人的官职及相关问题,结合文献记载进行了研究。既可互相对校,又可补史之阈。文中还对墓志中涉及的“太原祁人’、“京兆杜吖等略作探究,进一步证实了唐代世家大族太原王氏、京兆杜氏在当时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通过对志中“东都绥福里”、“龙门原”等地名的考证,了解到王儿生前居住在位于唐东都洛阳城东南部的长夏门之东第四街街东,自南向北第五坊,西与南市相隔一坊、北距洛水相隔三坊的“绥福里”;死后葬于洛阳城南郊的家族墓地“龙门原”。

  • 标签: 洛阳唐代王卿几墓志
  • 简介:唐《杨元墓志》为近年来洛阳出土的重要墓志之一。志主杨元参与李唐破叛臣吴元济事,正史失载,此段史实可补史证史。另撰文者裴度,为有唐一代名相。书丹者权璩为唐代著名书法家。篆盖者舒元舆为唐代篆书名家。三者皆为朝廷显要,文坛俊彦。故该志之发现对研究唐代历史和书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杨元卿墓志》 杨元卿 墓志 书法价值 唐朝 历史考证
  • 简介:青铜高柄足小方壶是春秋赵墓出土的晋国青铜器中的精品。赵墓高柄足方壶,口径4.4、腹径8.9、柄足高12.8、通高27.8厘米(图一、图二)。器表有一层黑褐色涂料,经研究这些涂料是石英、长石、褐铁矿、孔雀石等矿物的混合物。将其填充在网格和花纹之间的凹处,使整个器物呈现一种镶嵌艺术效果。

  • 标签: 艺术效果 青铜器 混合物 孔雀石 涂料 晋国
  • 简介:本文对胡子的得名、选料特色、制墨原则、墨品造型、销售对象、其与胡开文家族的渊源,以及胡子墨业的兴衰过程等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胡子墨号为清代同、光时休宁派墨业后起之秀。其墨品别具一格,自成一家。它是胡开文制墨家族随着19世纪末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分裂的一个典型产物。这种分裂既是徽州宗法社会解体的表现,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妥协性。

  • 标签: 胡子卿 徽墨 胡开文 生平
  • 简介:拜读罗胜利《北川明代军事设施关、堡、墩初探》(载《四川文物)2000年6期,以下简称《罗文》),颇长见识。然而,遗憾的是在介绍这些军事设施密切相关的人物何时,却有失实之谭。

  • 标签: 何卿 明代 生平 军事家
  • 简介:青铜文化早在商代就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到了春秋晚期,青铜制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当时的青铜器更加精美。作为春秋晚期的大型贵族墓葬——赵墓,它所出土的青铜器物很大一部分都能显示出当时的社会风貌。镬鼎作为礼器中的核心,对于探讨研究春秋晚期青铜工艺的变迁有着重大意义。

  • 标签: 赵卿墓 附耳牛头螭纹蹄足镬鼎 制作工艺 纹饰
  • 简介:本刊2001年第4期发表了赵君平同志《唐杨元墓志拓本跋》,对洛阳新出土的墓志作了介绍,偏重于书法的研究。这方墓志记载的唐后期平定淮西藩镇割据的重要史实,引起历史学界的格外关注。赵振华等同志以墓志为纲,参稽文献,对裴度撰志作了客观详实的考证,丰富了两《唐书·杨元传》的记载。

  • 标签: 杨元卿 墓志 书法研究 淮西平叛 唐朝
  • 简介:我很早就读过天津钱币学家陈铁先生的论作,但他的遗著《古钱史话丛稿》,却是前几年才有机会在中国钱币博物馆张武一先生处看到的,其规模之大,引述之博,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时我写了一封信推荐这部巨著出版,其中说:“《古钱史话丛稿》一书,为陈铁先生一生功力所萃,撰写自1955年至1975年,历二十年之久,堪称钱币学史上一大著作,

  • 标签: 史话 古钱 陈铁 中国钱币博物馆 钱币学家
  • 简介:历史上曾有南虢、北虢两虢之称,清人王先谦认为南北虢实属一虢。若从南北虢两虢说,则必有南虢都城与北虢都城之别;若从南北虢一虢说,北虢之“下阳”则为虢之都邑,虢之真正都城应在上阳。关于上阳城的具体位置,目前考古界有李家窑址说和陕州故城东部说。本文拟就虢城、城与陕城的地望以及它们的关系作一讨论。

  • 标签: 南北虢国 虢城 焦城 陕城 考证
  • 简介:清末民初时,民间诸多省市地方团体、商家或个人.曾发行过大量钱票,流通于市。其中,清代上海地区的钱票十分稀少。然而.上海地区印刷厂家印制的清代钱票却偶有所见。笔者的藏品中,就有一张由上海书画家绘制以及上海印刷厂家印制的清未石印钱票。

  • 标签: 清朝末期 上海 书画家 吴松卿 钱票样票 印制时间
  • 简介:新发现的汉中平五年雒阳县男子□□买地铅券是冥世的土地私有权凭证和早期道教实施镇墓安魂、驱鬼解谪活动的遗物。买地铅券的实质是镇墓文,它袭用阳世土地买卖契约的格式,注入了冥间隔断死生、厌镇鬼神的内容。

  • 标签: 铅券 冢田 解谪 洛阳 道教 东汉
  • 简介:嬭加鼎为春秋中期一件楚王所作媵器。此鼎体量高大、纹饰精致、铸造工艺十分考究,整体给人以极佳的视觉效果。本文通过对此鼎的观察并对上述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这些特点反映了其背后所代表的高等级贵族身份,同时,也反映出这一时期高等级贵族对于传统礼器的看法。

  • 标签: 随仲嬭加鼎 视觉效果 工艺 高等级贵族
  • 简介:皇圣阙、功曹阙是建于东汉初期的墓前石建筑,由阙基、阙身、斗拱、阙顶四部分组成.本文对两阙的地理位置、建筑形制和画像内容进行了阐述,认为两阙是研究古代历史,特别是建筑史、美术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 标签: 山东 平邑县 皇圣卿阙 功曹阙 画像石刻 建筑形制
  • 简介:2018年7月1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东大学、山东省文物局和济南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礼出东方——山东家遗址考古发现展”开幕。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北京大学教授赵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等出席开幕式。我馆副馆长陈成军主持开幕式。

  • 标签: 山东大学 考古发现 遗址 东方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论虢其人──三门峡虢国墓地研究之一蔡运章1991年三门峡虢国墓地发掘的M2009号大墓,是截止目前这座墓地发掘清理的形制最大、规格最高、出土文物数量最多的一座虢君墓。该墓出土的3600多件各类文物中,有200余件大型青铜礼器,为九鼎、八簋、八鬲的最...

  • 标签: 三门峡虢国 国人暴动 虢仲 淮夷 西周晚期 西周王朝
  • 简介:《陇右文博》2007年1期发表李立先生《议“京”字初义非神农宗庙》一文,说京是大窑洞,驳我在《陇右文博》2004年1期发表的拙文《“京”字初义中的文化内涵及其历史影迹一宁县庙嘴坪遗址浅释》中“京”是神农氏炎帝族宗庙神舍的观点。故欲借贵刊一席之地。与李先生商榷。以期“京”字初义及“京”文化发展轨迹昭彰于世。

  • 标签: “京” 初义 窑洞 文化内涵 文化发展 神农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