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巴中朝阳洞石窟位于巴中凤仪山半山腰崖壁上,面积约4500平方米,共有14龛39尊造像,保存较好,雕刻精美,造像内容儒、释、道三教合一,时代主要为明、清时期。

  • 标签: 巴中朝阳洞 石窟造像 调查
  • 简介: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庄严、古朴,被誉为"军史第一馆"而驰名中外.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的胜利,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使千百万革命群众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和希望;南昌起义的部队,由弱而强,发展壮大,今天已汇成雄壮浩荡、扬威四海的滚滚铁流.

  • 标签: 南昌起义 中国共产党 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军
  • 简介:2012年3月,朝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市区南部马场村发掘清理了三座辽代墓葬,出土了一批随葬遗物。这一区域属于朝阳市公布的中山营子古墓保护区,曾发掘三燕、唐、辽等各时代墓葬数十座。此次发掘为研究朝阳(辽代兴中府)地区的历史又增添了一份宝贵资料。

  • 标签: 辽宁朝阳 马场村 辽代墓葬 发掘简报
  • 简介:2003年,在辽宁省朝阳市纤维厂原址基建工地发掘17座唐代墓葬,均为砖筑单室墓,墓向朝南,排列紧密有序。其中5号、8号、9号墓各出土墓志一合,墓主人分别为孙忠、孙则、孙道,证明此处为孙氏家族墓地,此墓地是辽宁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家族墓地。三方墓志记述了墓主人生经历和唐征高丽等历史事件,补正了史书阙漏讹误,是唐朝早期对少数民族逐渐加强管理的实物证据,为研究唐代营州的军事制度和民族关系提供了珍贵资料。本文对以上三方墓志进行了释文和断句,并依据墓志理清了孙氏家族谱系。同时对墓志所涉及的人物孙则、孙道、孙忠、孙会等人的官职及相关问题,结合文献记载进行了研究。文中还对墓志中涉及的唐招慰延陁、唐太宗征高丽、程名振击高丽等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营州军事制度进行了考证。

  • 标签: 辽宁 唐墓 营州 军事制度 孙氏墓志
  • 简介:之死──《明史·张传》补遗王芳张,字景和,号泰宇。陕西同州(今大荔县)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中举人,历任刑部主事、山东按察司金事、永平兵备道等职,官至太仆司少卿。历官数任,忠于职守。《明史》有传。崇帧四年(天聪五年,1631)八月,后金...

  • 标签: 皇太极 《清太宗实录》 大凌河之战 《明史》 历史档案 朝鲜使臣
  • 简介:在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东间的西壁上,悬贴着一幅《喜图》,是清代宫廷画家钱维城的作品。钱维城(1720—1772年),字宗磐,一字幼安,号幼庵,一号稼轩,又号茶山,江苏武进人。乾隆十年(1745年)中状元,官至刑部侍郎。他喜爱绘画,自幼从师于陈书(女)学画,善折枝花果、鸟禽等。后一经染翰,遂成名手,供奉内廷,是乾隆年间颇有名气的宫廷画家。他一生著述及诗画颇多,《喜图》就是其中之一。

  • 标签: 钱维城 中状元 宗磐 宫廷画家 刑部侍郎 稼轩
  • 简介:1988年3月14日,在朝阳市双塔区八里堡乡榆树林子村村民李荣阳家里发现金泰和三年(1203年)石经幢一个,幢为八面体。绿砂岩石质,幢身风化剥落较为严重,部分文字已脱落。幢为卯榫结构,上下均有凸榫。可知原实有幢顶和幢基。现存的为幢身,上面直径28、下面直径34、高109厘米。分别由四个大面上宽12、下宽14厘米和四个小面上宽10.5、下宽13厘米相间组成,两端并阴刻几何纹条带。

  • 标签: 辽宁 朝阳市 金泰和三年石经幢 文物
  • 简介:正元(1271-1368年)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集宁路古城遗址出土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口呈喇叭状,颈部细长,腹部下垂至足底,有小圈足.底釉为青白色,红釉为花斑状,颜色鲜红,精美绝伦,堪称元代瓷器之珍品。口径6.5,腹径11、高21.5、厚0.9厘米。

  • 标签: 内蒙古 文物考古 察右前旗 乌兰察布 自治区 古城遗址
  • 简介:黄德馨先生著《楚爱金研究》一书,载有“寿铅质冥币”拓片一帧(见该书116页图18),注明“1933年寿县出土”。其正文云:“方形铅饼,四角略圆,长5.5、宽4.8厘米,正面戳印10枚,印文为‘寿’,系安徽寿县出土”(见该书115页)。但是,这一资料的来源和出处却无说明。又,赵德馨先生著《楚国的货币》一书,也载有“寿铅质冥币”拓片一帧和黄书所载完全相同,出自一源,注明“1933年安徽寿县出土,重116.2克”(见该书99页图3-10)。

  • 标签: “寿春”楚金冥币 黄德馨 铅质冥币 古器物 考古学
  • 简介:贾湖遗址20世纪80年代中期六次发掘的资料公布之后,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限于当时的发掘水平,发掘中忽略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使有些方面的研究无法深入进行。同时,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为了使科技考古专业的学生受到田野考古的训练,并探索使田野考古与科技……

  • 标签: 发掘 遗址 简报
  • 简介:一、人胜人胜和剪綵花,都是节令物事,前者的制作与佩戴,在人日,后者为立春。这是南北朝至隋唐时候的情景。人日故事,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翦綵为人,或镂金簿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隋杜公瞻注云:"人入新年,形容改从新也。华胜起于晋代,见贾充《李夫人典戒》,云像瑞图金胜之形,又取像西王母戴胜也。①"所谓"华胜",本为汉代流行的首饰之一种。《释名·释首饰》":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则胜也。"《太平御览》卷七一九《服用二十一》"花胜"一项引此条作:"花胜,草化(花)也。言人形容正等,人着之则胜。②"花胜,即华胜。"形容正等",犹后世谓人容貌端正也。

  • 标签: 剪綵 春幡 札胜
  • 简介:1987年秋在江苏常州武进出土了一批汉及刘宋钱币,内涵比较丰富,有半两、五铢和莽钱,有孝建四铢和剪边五铢,有极为罕见的景和钱,更引人注意的是其中发现了数枚史无记载、前所未见的大明四铢钱。

  • 标签: 五铢 莽钱 出土 刘宋 钱币 发现
  • 简介:西坡遗址位于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西坡村西北,地处铸鼎原中部偏东,北距黄河约6公里,南约2.5公里即为小秦岭北坡。遗址坐落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的黄土塬上,海拔460米~472米。汇入黄河一级小支流沙河的夫夫河和灵湖河分别自遗址的东西两侧……

  • 标签: 发掘 遗址 简报
  • 简介:今年春节过后召开的中国钱币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拟吸收“中国民俗钱币学会”为中国钱币学会会员单位的报告》。这是中国钱币学会1982年成立以来吸收的第一个民间钱币收藏团体,既是中国民俗钱币学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也是当代民俗钱币文化研究发展的一件大事。

  • 标签: 中国钱币学会 中国民俗 常务理事会 会员单位 钱币收藏 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