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1 个结果
  • 简介:苏区的红军石刻标语张明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由徐向前、李先念等率领于1932年底从鄂、豫、皖西征经陕南进入四川东北,向四川军阀刘湘、田颂尧、刘存厚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先后解放了通江、南江、巴中,接着又向万源进军。次年2月在巴中建立了省苏维埃政...

  • 标签: 川陕苏区 刻标 工农红军 红四方面军 红三十军 苏维埃政权
  • 简介:革命根据地货币是革命根据地金融文化最珍贵的历史资料,也是革命根据地革命斗争史的一个缩影。它具有强烈的政治宣传教育作用和很高的艺术价值,本文拟就其版面设计作粗浅的分析。

  • 标签: 货币 版面设计 川陕革命根据地 艺术价值 政治性 中国
  • 简介:<正>庄严、肃穆的苏区红军碑林、座落在广元皇泽寺南侧,距城西一公里。她背靠乌龙山悬崖,面俯嘉陵江南去,环山报水,松柏苍茂。林立的群碑与西安碑林被誉为一古一今的“碑刻双绝”。穿过花墙圆门,步入全国唯一的这座“红军碑林”,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老帅题写的“红军石刻标语碑林”大型横匾映入眼帘。鲜花盆景簇拥中一座殿宇歇山式仿古建筑,古朴典雅,雄伟壮观。拾级进入敞廊展厅,厅内错落有致的陈列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苏区境内的长方形、圆柱

  • 标签: 碑林 川陕苏区 红军 石刻 碑刻 标语
  • 简介:苏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王明渊根据粉碎了蒋介石、田颂尧对苏区的三路围攻胜利后的新任务,在中共省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的精神指引下.省召开了第二次全省工农兵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是一次历史的盛会,是认清政治形势,明确历史任务的动员会,是粉碎敌人新的...

  • 标签: 川陕苏区 苏维埃组织 发展史 川陕革命根据地 工农兵代表大会 蒋介石
  • 简介: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行金属币品种最多的苏区.铜币有一九三三年大200文、一九三四年小200文及500文等品种.银币有壹元币,其版式有二十余种之多,从未见有"角"金属辅币的发行.然近几年来市面上发现有贰角面值的铜芯镀镍的金属币,有伍角面值的铜质币与银质币,这几种苏区金属币过去未见著录记载.现简介于下:

  • 标签: 辅币 金属币 发行 银币 苏区 铜币
  • 简介:<正>熊国炳(1898—1960),别名熊廷南,化名张炳南。出生于四万源竹峪乡熊家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童年到壮年,由于生活所迫,曾先后为地主做长工,给豪绅抬滑杆,进而上山搭窝棚开荒,入深山打猎、采集野生果实等为生。他饱经旧社会的苦难,对旧社会和一切反动势力深恶痛绝。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入前夕,党派刘子才赴通江、万源一带侦察敌情,发动群众。熊国炳闻讯积极参与活动,给红军带路。红军解放通江洪口后,他在红军帮助下,首先在洪口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乡村苏维埃政权,并组织游击队配合红军作战。家乡父老拥护他,选他为乡村

  • 标签: 苏维埃政府 红军 川陕苏区 苏维埃政权 土地革命 发动群众
  • 简介:一九三三年二月七日,在四省通江县城召开了中共省第一次党代会,出席代表五百多人。经过一周时间的热烈讨论,决定立即召开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筹建省苏维埃政府。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为了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促进苏维埃根据地的经济发展,保证红军的军需供给,经中共省委批准,于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四日正式成立了以红四方面军总供给部部长郑义斋同志为首的省工农银行。

  • 标签: 苏维埃政府 工农兵代表大会 供给部 经济封锁 国民党反动派 中共川陕省委
  • 简介:<正>四阆中市二龙区二龙乡高阳村农民,于1985年春改建房屋时,挖出一块小石碑,正遇该区文化站长王扶民同志在该村工作,闻讯后前往察看,认定是一块非常难得的红军在革命根据地时期的重要遗物。即清洗后搬回二龙乡政府,安置于文化活动室作陈列展出。同时写信、摄照片报市文管所。该碑用青色沙石加工成较平的石板,碑首呈圆弧形,其下为矩形,通高85厘米,宽49厘米,出土时虽残成两

  • 标签: 红军公田 川陕革命根据地 川陕苏区 苏维埃 南县 文化活动
  • 简介:雅安是藏“茶马古道”的起点,它在“茶马互市”的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重要历史地位。作为蜀茶的主要产地,雅安自唐宋以来,一直发挥着汉藏文化交流的天路作用,为藏族同胞发明了人工发酵的边茶。

  • 标签: 雅安 茶马古道 蜀茶 边茶
  • 简介:“青泥古道”作为唐宋时期秦陇入蜀的通道之一,在今徽县地段水阳乡、大河店乡、虞关乡境内沿线遗留下了好几处记载官方与民间修路的碑刻。本文就几处碑刻做以介绍。

  • 标签: 青泥古道 碑文 介绍
  • 简介:雅安地区旄牛飞越古道驿站考程在伦雅安是古代四联系西南夷、吐蕃诸民族的交通要地,“当西南夷孔道,”①吐蕃入之咽喉。自秦以来历代统治者为加强对西南各民族的管理,在雅安境内开辟驿道,设置驿站,“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后元九年),秦并巴蜀,置蜀郡,开青...

  • 标签: 雅安地区 古道 驿站 西南夷 越岭 《史记》
  • 简介:茶马古道是近年来学界讨论较多的道路,但其内涵外延、历史沿革则众说纷纭。四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从实证的角度出发,2011年8月组织考察队徒步调查了茶马古道川藏线新添一冷碛段,通过现存古镇(街)与文献记载中的驿名、地名的对应,来考察茶马古道这一小段的历史、走向,并着重考察沿途的文物古迹,尤其是古道路的现存状况。

  • 标签: 茶马古道 文化线路 实地调查
  • 简介:去年,泉友在淮北濉溪县老城地摊购得一枚宝局当千咸丰元宝(封面)。该钱为枣红色黄杨木质地,直径85mm,穿10mm,外廓宽15m,厚8mm,重39g。

  • 标签: 咸丰 木质 濉溪县
  • 简介:历史上曾有南虢、北虢两虢之称,清人王先谦认为南北虢实属一虢。若从南北虢两虢说,则必有南虢都城与北虢都城之别;若从南北虢一虢说,北虢之“下阳”则为虢之都邑,虢之真正都城应在上阳。关于上阳城的具体位置,目前考古界有李家窑址说和州故城东部说。本文拟就虢城、焦城与城的地望以及它们的关系作一讨论。

  • 标签: 南北虢国 虢城 焦城 陕城 考证
  • 简介:我国的古钱文化博大精深,古钱身上浓缩了历史的变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民俗等方方面面。钱币的艺术是钱币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钱币的外表特征所直接反映的形色之美。“中国钱币艺术的内容包括钱币本身的形状、

  • 标签: 钱币文化 艺术 变革 清代 古钱 内容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东龙山遗址及其他相关遗址地层关系及典型陶器形制的分析,将东龙山文化分为四期,年代在公元前1930~前1680年。在分期的基础上,通过陶器分群考察了东龙山文化的文化因素构成、渊源及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东龙山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形成期、发展期、衰落期三个阶段。其构成成分复杂,主体文化因素为齐家文化、后石家河文化及客省庄文化因素,齐家文化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我们认为东龙山文化是东迁的齐家文化融合其他文化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支独立的考古学文化。

  • 标签: 东龙山文化 分期 文化因素分析 发展进程
  • 简介:遗址,位于张家回族自治县马关乡石村东北山前二级台地上,2008年8月文物普查时发现。此处地处石河上游干流的夹角地带,靠近水源。遗址所处位置避风向阳,地势平坦.呈倒三角形。该遗址的采集物较多,文化内涵较为丰富。发现灰层,长约100米,厚约1.5~2.5米。在灰层中夹杂有篮纹、绳纹、刻划纹夹砂陶片和泥质陶片,并发现大量彩陶,还有少量灰陶.采集物有器物口沿和器底,可辨器形有敛口钵、深腹罐、盆、瓶等.还发现有石器。遗址东西约250米,南北约300米,时代为仰南北约300米,时代为仰韶文化晚期到齐家文化。(照1)

  • 标签: 遗址调查 张家川 2008年 文物普查 文化内涵 100米
  • 简介:<正>家湾位于纪南城西北部的徐岗村,墓地在家湾的东南侧。墓地为一片高坡地带。南侧和东侧为一片低凹地。向东约300米为朱河,北距纪南城北墙约180米(图一)。

  • 标签: 纪南城 楚墓 江陵 墓葬形制 随葬器物 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