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梳理和考辨入蜀古道'金牛道'上和'米仓道'上的两个以'萧何追韩信至此'而得名的'韩溪',论证'米仓道'上的'韩溪'得名于萧韩故事更接近史实.

  • 标签: 川陕古道 韩溪 金牛道 米仓道
  • 简介:苏区又称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第二大苏区。1932年12月11日夜,红四方面军胜利进入陕南上元观、私渡河、钟家沟,结束了历时两个月行程三千里的长途跋涉,开始筹划创建新根据地,标志苏区的开端。1935年5月初,为打破"会剿"接应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总部在四川江油附近召开高级会议研究行动方针。

  • 标签: 川陕苏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川陕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领导 红四方面军 中央红军
  • 简介:旷继勋(1897—1933年),男,汉族,贵州省思南县人,中共党员,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早年入参加反对清政府的四保路同志军,投身民主革命;后人川军当兵,任连长、营长等职;1926年在崇宁县(今属郫县)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冬,代理川军第7混成旅旅长职务。1929年6月领导全旅在四蓬溪县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四第一路军,任总指挥。

  • 标签: 川陕苏区 中国工农红军 中国共产党 中共党员 民主革命 思南县
  • 简介:苏区的红军石刻标语张明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由徐向前、李先念等率领于1932年底从鄂、豫、皖西征经陕南进入四川东北,向四川军阀刘湘、田颂尧、刘存厚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先后解放了通江、南江、巴中,接着又向万源进军。次年2月在巴中建立了省苏维埃政...

  • 标签: 川陕苏区 刻标 工农红军 红四方面军 红三十军 苏维埃政权
  • 简介:<正>在中国历史上,以统治区域的广狭而论,元代可以说是最广的,与这种情况相适应,对加强全国各地区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联系有重要作用的邮驿事业和邮驿制度,当时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元朝政府官修的《经世大典》和元人熊孟祥编写的

  • 标签: 广元 元代 四川 长安 政治 邮驿
  • 简介:革命根据地货币是革命根据地金融文化最珍贵的历史资料,也是革命根据地革命斗争史的一个缩影。它具有强烈的政治宣传教育作用和很高的艺术价值,本文拟就其版面设计作粗浅的分析。

  • 标签: 货币 版面设计 川陕革命根据地 艺术价值 政治性 中国
  • 简介:<正>庄严、肃穆的苏区红军碑林、座落在广元皇泽寺南侧,距城西一公里。她背靠乌龙山悬崖,面俯嘉陵江南去,环山报水,松柏苍茂。林立的群碑与西安碑林被誉为一古一今的“碑刻双绝”。穿过花墙圆门,步入全国唯一的这座“红军碑林”,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老帅题写的“红军石刻标语碑林”大型横匾映入眼帘。鲜花盆景簇拥中一座殿宇歇山式仿古建筑,古朴典雅,雄伟壮观。拾级进入敞廊展厅,厅内错落有致的陈列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苏区境内的长方形、圆柱

  • 标签: 碑林 川陕苏区 红军 石刻 碑刻 标语
  • 简介:苏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王明渊根据粉碎了蒋介石、田颂尧对苏区的三路围攻胜利后的新任务,在中共省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的精神指引下.省召开了第二次全省工农兵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是一次历史的盛会,是认清政治形势,明确历史任务的动员会,是粉碎敌人新的...

  • 标签: 川陕苏区 苏维埃组织 发展史 川陕革命根据地 工农兵代表大会 蒋介石
  • 简介: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行金属币品种最多的苏区.铜币有一九三三年大200文、一九三四年小200文及500文等品种.银币有壹元币,其版式有二十余种之多,从未见有"角"金属辅币的发行.然近几年来市面上发现有贰角面值的铜芯镀镍的金属币,有伍角面值的铜质币与银质币,这几种苏区金属币过去未见著录记载.现简介于下:

  • 标签: 辅币 金属币 发行 银币 苏区 铜币
  • 简介:<正>熊国炳(1898—1960),别名熊廷南,化名张炳南。出生于四万源竹峪乡熊家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童年到壮年,由于生活所迫,曾先后为地主做长工,给豪绅抬滑杆,进而上山搭窝棚开荒,入深山打猎、采集野生果实等为生。他饱经旧社会的苦难,对旧社会和一切反动势力深恶痛绝。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入前夕,党派刘子才赴通江、万源一带侦察敌情,发动群众。熊国炳闻讯积极参与活动,给红军带路。红军解放通江洪口后,他在红军帮助下,首先在洪口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乡村苏维埃政权,并组织游击队配合红军作战。家乡父老拥护他,选他为乡村

  • 标签: 苏维埃政府 红军 川陕苏区 苏维埃政权 土地革命 发动群众
  • 简介:一九三三年二月七日,在四省通江县城召开了中共省第一次党代会,出席代表五百多人。经过一周时间的热烈讨论,决定立即召开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筹建省苏维埃政府。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为了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促进苏维埃根据地的经济发展,保证红军的军需供给,经中共省委批准,于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四日正式成立了以红四方面军总供给部部长郑义斋同志为首的省工农银行。

  • 标签: 苏维埃政府 工农兵代表大会 供给部 经济封锁 国民党反动派 中共川陕省委
  • 简介:本文从两宋之际地区时局变动与中央应对的关系,探讨宣抚处置司的设置原因。认为两宋之际地区战略地位突显;地区地方行政运行中弊端丛生,危机四伏;朝臣关於加强地方权力与整合地方力量的呼声日益兴起等,促成了宣抚处置司的设置。宣抚处置司的设置,是南宋中央在新形势下所作出的积极回应。宣抚处置司的设置过程,提供了一个认识两宋之交地方行政运行的绝佳个案,从中展现出南宋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力互动的演变轨迹。

  • 标签: 南宋 川陕宣抚处置司 地方行政 中央与地方关系
  • 简介:梵净山朝山古道以印江县永义乡张家坝为起点,沿山脊徐行,经护国寺、棉絮岭、黑巷子、舍身岩、剪刀峡,直达金顶.奇峰秀辈,云阶台升;灵崖奇洞,仙梯接斗.真个是一层山水一层佛景的朝圣之路.

  • 标签: 梵净山 古道 朝山 印江县
  • 简介:古道”有两种不同的空间尺度,“古道”沿线旅游资源密布.“古道游”是具有仪式感的古道行走体验,这种旅行方式因呼应了小众对时尚与个性的渴求而受到追捧.目前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助推了“古道游”的发展.“古道游”研究和促进也开始步入轨道.

  • 标签: 古道 古道旅游 旅游公共服务
  • 简介:<正>四阆中市二龙区二龙乡高阳村农民,于1985年春改建房屋时,挖出一块小石碑,正遇该区文化站长王扶民同志在该村工作,闻讯后前往察看,认定是一块非常难得的红军在革命根据地时期的重要遗物。即清洗后搬回二龙乡政府,安置于文化活动室作陈列展出。同时写信、摄照片报市文管所。该碑用青色沙石加工成较平的石板,碑首呈圆弧形,其下为矩形,通高85厘米,宽49厘米,出土时虽残成两

  • 标签: 红军公田 川陕革命根据地 川陕苏区 苏维埃 南县 文化活动
  • 简介:社旗山会馆,集庙宇、商馆、园林于一体的建筑,以其独特的布局方式,展示了会馆类建筑崇商的特色,其精刻细雕的木雕、砖雕、石雕艺术及题材内容更是从文化内涵赋予会馆崇文的特色,为当今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民间珍贵的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的艺术语言。

  • 标签: 社旗镇 山陕会馆
  • 简介:雅安是藏“茶马古道”的起点,它在“茶马互市”的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重要历史地位。作为蜀茶的主要产地,雅安自唐宋以来,一直发挥着汉藏文化交流的天路作用,为藏族同胞发明了人工发酵的边茶。

  • 标签: 雅安 茶马古道 蜀茶 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