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1052年,京都权贵藤原赖通年过花甲。几个月后,他将自己在宇治的别庄改建为一座寺院,并开始在平等院修建阿弥陀。几个世纪以来,这座佛堂吸引着日本文化的探索者。阿弥陀的雕塑和绘画作为日本之美的大集成者(therealizationofJapanesebeauty)出现在近来的出版物中。同样它们被视为日本古典文化的象征,因为它在京都贵族之间辗转了约1000年才有现在的规模。没有一处名胜能如此密切地与日本文化和民族性联系在一起。在日本,这座建筑甚至被铸到了十分硬币上。

  • 标签: 平等 日本文化 古典文化 探索者 出版物 民族性
  • 简介:(一)宋代江西纪年墓出土青白瓷综表宋代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城市经济更趋繁荣,手工业生产成就突出。驰名世界的我国制瓷业,在宋代更有着蓬勃的发展,进入了完全成熟的新的历史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杭州成为政治经济中心。经济重心的南移,北方密工的南迁,对外贸易的扩大,更促进了南方瓷业的大发展。宋代江西瓷业盛极一时;除著名的景德镇窑、吉州窑外,还有南丰白舍窑、赣州七里镇窑、乐平窑、南城窑、金溪窑、宁都窑、靖安窑、横峰窑、铅山窑等,名窑林立,各有千秋,构成了江西瓷业繁荣兴盛的空前景

  • 标签: 青白瓷 七里镇窑 景德镇窑 吉州窑 瓷业 瓷盒
  • 简介:记得初知赵信老师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当时,甘肃省博物馆主办的《陇右文博》刊物是由我省著名西夏学专家陈炳应老师担任主编的。有一天,陈炳应老师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有十多位专家学者的名字.他嘱咐我说:“今后我们的刊物每期都要赠送给他们,他们都是上世纪70—90年代期间,参与我省重大考古发掘的专家”。这其中就有赵信老师。从此,我记住了他们。

  • 标签: 考古发掘 杂记 人生 甘肃省博物馆 专家学者 90年代
  • 简介:之死──《明史·张传》补遗王芳张,字景和,号泰宇。陕西同州(今大荔县)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中举人,历任刑部主事、山东按察司金事、永平兵备道等职,官至太仆司少卿。历官数任,忠于职守。《明史》有传。崇帧四年(天聪五年,1631)八月,后金...

  • 标签: 皇太极 《清太宗实录》 大凌河之战 《明史》 历史档案 朝鲜使臣
  • 简介:在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东间的西壁上,悬贴着一幅《喜图》,是清代宫廷画家钱维城的作品。钱维城(1720—1772年),字宗磐,一字幼安,号幼庵,一号稼轩,又号茶山,江苏武进人。乾隆十年(1745年)中状元,官至刑部侍郎。他喜爱绘画,自幼从师于陈书(女)学画,善折枝花果、鸟禽等。后一经染翰,遂成名手,供奉内廷,是乾隆年间颇有名气的宫廷画家。他一生著述及诗画颇多,《喜图》就是其中之一。

  • 标签: 钱维城 中状元 宗磐 宫廷画家 刑部侍郎 稼轩
  • 简介:新都《雪碑》原存放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龙藏寺,寺始建于唐代。清朝中叶以来,寺内历届住持都爱好诗文和书法,其中以僧含澈(雪)最为著名。几十年间,他不余遗力,遍求历代的书法珍品,特聘名工巧匠摩刻于石上并建亭、阁嵌立,名”龙藏寺碑林”。由于历史原因,这些碑刻遭到了毁损。为了文物的保护和文物的管理,以及便于对外展出,新都区文物管理所于1980年初,将一些残存的碑石迁到桂湖并建桂湖碑林加以保护和对外展出。2006年底至2007年初,又对自然风化的石碑加以科学保护。在文物保护工作者努力下,《雪石勒以及其它碑均得到妥善保管,使这批文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 标签: 文物管理所 科学保护 文物保护 新都区 成都市 四川省
  • 简介:长治观音是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有大量精美绝伦的明代彩塑,包括圆塑、壁塑和悬塑,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由于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彩塑保存现状堪忧,逐渐出现了残缺、颜料层脱落、粉尘污染、褪色、裂隙、断裂、龟裂、起甲、泥渍、动物损害、划痕、倾斜、不当补塑等多种病害,对彩塑的生命延续构成严重威胁,亟待进行保护修复。本文在实地调查观音彩塑保存现状的基础上,对其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修复建议。

  • 标签: 观音堂 彩塑 病害 保护修复
  • 简介:<正>双桂位于四川省梁平县城西南12公里的金带乡双桂村,地处梁(平县)垫(江县)公路西侧。占地110亩,其中园林面积77亩,建筑占地33亩。山门向西,呈长方形四合院,四周红墙环绕,寺内殿宇七层,依次是大山门、弥勒殿(包括韦驮殿),大雄宝殿、戒、破山塔、大悲殿、藏经楼(包括舍利塔)。厢房众多,左厢有报恩(供有护

  • 标签: 破山 西南佛教 古寺 祖庭 藏经 舍利塔
  • 简介:常熟彩衣建筑彩画是江南地区古建筑彩画中的杰出代表,可一直存在彩画的部分色彩与传统图案用色难以对应的问题。为明确彩衣彩画蓝色颜料的使用情况,在前期研究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采集的样品采用光学显微镜、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X射线荧光分析仪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彩衣彩画使用了蓝色有机颜料花青和矿物颜料石青,蓝色纹样处一般只有作为底色的花青残留,从而使得显现的颜色与传统图案用色无法匹配。

  • 标签: 彩衣堂 建筑彩画 蓝色颜料 花青
  • 简介:本文通过征考文献,揭出邢澍的生平事迹与学术源流。于前辈学者的邢澍研究以拾遗补阙。并对编纂《守雅稿辑存》的陇右学者冯国瑞的生平学术贡献予简要评介,以表彰这位坎坷经历的西北学者的学术地位。

  • 标签: 守雅堂稿辑存 邢澍 冯国瑞
  • 简介:永祚寺俗称双塔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是太原的标志性建筑。寺内现存的《宝贤集古法帖》和《古宝贤法帖》分别为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晋世子朱奇源集刻,和清代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太原知府李清钥从李氏家藏法书中选镌而成,20世纪80年代从傅公祠迁置于永祚寺碑廊。本文以二部法帖为例,通过校勘诗文刊本、先贤手迹和散佚书论,阐述了二帖的文献价值,并从二帖的异同对比说明了其艺术价值。

  • 标签: 《宝贤堂集古法帖》 《古宝贤堂法帖》 异同 文献价值 书法价值
  • 简介:《中条山靖院道铭》碑,建立于唐贞元十四年(798年),王颜撰文,袁滋书碑。原石在山西省芮城县大王镇后坪村,今藏芮城县博物馆碑廊内。青石质,螭首,龟趺,碑文篆书,19行,满行36字,共650字,碑文叙述道民王颜家世及道教在当地盛行情况。其碑文如下:

  • 标签: 中条山 芮城县 山西省 博物馆 碑文 家世
  • 简介:辛亥张耀西昌起义与失败高履龙孙中山组织和领导的同盟会,到宣统二年(公元1910),已遍及全国,特别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实行新政,派遣留学生,单以西昌而言,留学日本的就有28名,不少留学生大都在日本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参加了同盟...

  • 标签: 西昌市 张耀 起义军 失败原因 孙中山 传教士
  • 简介:正元(1271-1368年)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集宁路古城遗址出土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口呈喇叭状,颈部细长,腹部下垂至足底,有小圈足.底釉为青白色,红釉为花斑状,颜色鲜红,精美绝伦,堪称元代瓷器之珍品。口径6.5,腹径11、高21.5、厚0.9厘米。

  • 标签: 内蒙古 文物考古 察右前旗 乌兰察布 自治区 古城遗址
  • 简介:1987年,邯郸市峰峰矿区文物保管所为配合南响石窟区靠山阁后迁工程,清理了第1窟、第2窟门前的堆积物,出土了大批的佛教造像残体。同时,在第2窟洞门外的左右侧发现了一通碑刻,即本文将介绍的《滏山石窟之碑》(以下简称《滏碑》),这是响山石窟目前发现的唯一有详细开凿纪年的碑刻,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标签: 滏山 佛教造像 堆积物 县功曹 残体 天统
  • 简介:南响石窟损坏形式和保护设想次立新南响石窟位于邯郸市西南45公里,峰峰矿区纸坊鼓山南麓,滏阳河北岸,隔河与彭城镇相望。石窟始凿于北齐,隋唐两代又于洞窟内外雕凿小龛,宋金时期也开凿不少窟像。现存北齐时期的主要洞窟7个,分上下两层(图1、照1)。明清时...

  • 标签: 损坏形式 云冈石窟 石窟保护 石雕 降尘量 采石爆破
  • 简介:明代晋世子朱奇源集刻于太原的《宝贤集古法帖》(简称《宝贤帖》)与宋刻《绛帖》关系至为密切。从朱奇源《宝贤集古法帖序》可知,《宝贤帖》的书法渊源不是来自一家,而是博采《阁》、《绛》、《大观》诸帖之长,融为已有,《绛帖》是《宝贤帖》的祖本之一。清代以来,傅山先生在《补镌宝贤帖跋》中进一步提出主要钩摹于《绛帖》的论断。为了弄清这两套法帖的渊源关系,兹从四方面记述如下:一、关于《绛帖》。二、《宝贤帖》从《绛帖》中吸取了什么?三、《宝贤》石刻中的两块《绛帖》石刻。四、小结。一、关于《绛帖》

  • 标签: 古法帖 南村帖考 怀素 大观帖 高闲 全帖
  • 简介:山石窟的凿建年代及分期刘东光LyinginGushanMount.HandanCity.HebeiProvince.xiangtangshanGrottesconsistofthreegroupsofgrottoesinNorthernXiang...

  • 标签: 响堂山石窟 北齐 鼓山 续高僧传 水浴寺石窟 石窟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