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本课题以东北地的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为视角,以民族关系为落脚点,对东北地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与民族关系发展进行研究。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尽早融入城市社会,符合流动人口和流入地城市各自的利益。城市政府有责任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大力构筑以交流、交融为中心的社会政策体系,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尽快适应城市生活,让广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共享城市社会改革发展的成果,共建和谐家园。

  • 标签: 东北地区 城市化 流动人口 民族关系
  • 简介:明末清初的粤东北地,先是发生地区性的动乱,后为全国性的王朝更替之乱,社会动荡不安。崇祯元年(1628),镇平县发生苏峻等“五总之变”,引起粤东地方社会动荡,一直延至明末。明亡后,粤东土豪竞起,先后有江龙、刘良机、吴六奇等占据程乡、大埔。至顺治八年,始归人清朝版图。但至顺治十年,又经历郝尚久反清复明之变。而在沿海,郑成功的南明势力与清兵在潮州地区进行了长达9年的拉锯战,直至康熙元年(1662)据守南澳的郑军将领陈豹向清朝投降。康熙十二年又卷入“三藩之乱”,潮州再次成为主战场之一。直至康熙十六年,刘进忠投降清朝。康熙十九年清兵攻克达濠寨,丘辉逃往台湾。从此,清王朝对潮州的统治终于得以稳固下来。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政府统一台湾,同年开海禁。至此,粤东地方近60年的地方动乱局面,终于结束,地方社会秩序渐趋稳定。

  • 标签: 东北地区 乡村社会 动乱 明清之际 大埔县 潮州地区
  • 简介:抗日战争爆发后,西北地区的回族人民通过创建抗日团体和成立抗日武装以及开展外交活动.与全国人民一起投身于抗日战争中,为赢得中华民族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 标签: 西北回族 抗日战争 救亡团体
  • 简介:2012年4月25日至28日,由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和旧金山大学亚太中心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文本、记忆、地域与解释的新视角——中国东北地的基督宗教与中西文化交流(清初至民国)”学术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举行。

  • 标签: 中西文化交流 中国东北地区 学术研讨会 基督宗教 研讨会综述 文本
  • 简介:伯公是粤东北地最常见的一种神明,其分布密集,信众广泛。伯公是神明的通称,所以但凡有神明之处均有伯公。但与一般所见的社官、阿弥陀佛、公王等民间常见神祗又有所区别,他们均来自不同的体系。伯公是乡土社会的重要标识,也是体现乡土气息的载体。

  • 标签: 伯公 信仰 民间社会
  • 简介:山东是保存古塔较多的地区之一。类型之多,造型之独特,令世人刮目。本文主要从发展演变、建筑特点、地宫及塔林等几方面对该地区的古塔进行初步研究,旨在从历史和艺术的高度重新展现其历史的辉煌。

  • 标签: 山东 古塔
  • 简介:一、流动人口和我国西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一般认为是在我国户籍制度条件下的一个概念,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但目前尚无明确、准确和统一的定义。有学者总结,在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学者才开始对流动人口进行理论研究。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人口流动”往往都包含在人口的迁移之中,根据国际人口科学联盟主持编写的《多种语言人口学辞典》,人口迁移就是“在一个地区单位同另一个地区单位之间进行的地区移动或者空间移动的一种形,通常它包括了从原来的地址或迁出迁到目的地址或迁入地址的永久性住地变动”。

  • 标签: 西北少数民族 人口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 综述 流动人口 中国学者
  • 简介:2012年3月6日,我国首部公开出版发行的经济区影像志《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志》首发式在南宁举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志》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广西地情影像资料中心等单位联合摄制,共27集,全面深入地介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自然、历史、民族、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情况。

  • 标签: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首发式 南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建设管理委员会 编纂委员会
  • 简介:民族旅游业作为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重点,是我省少数民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民族旅游业也得到辽宁省政府的重视。但是,相对于全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我省民族旅游业的发展还相对落后。造成落后的原因,从内部看,是民族旅游地区自身经费和专业人员的不足;从外部看,则是民族旅游地区的特色文化发展相对较弱。这说明辽宁省的民族旅游业需要完善管理体制,整合特色资源,形成自己的独有品牌,使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起来。

  • 标签: 辽宁省民族地区 旅游 发展
  • 简介:提起红十五军,党史、军史上记载的都是1930年10月到1931年1月间由蔡申熙、陈奇等人率领的在黄梅、广济、宿松、太湖等县与国民党军作战的那支英雄部队。其实早在1930年7月,徐海蚌地区就存在着一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

  • 标签: 中国工农红军 1931年 国民党军 部队 作战
  • 简介:一、拉卜楞地区民族杂居情况概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地区因民族宗教文化昌盛而名扬遐迩,清代时期藏族学者颂之为“第二西藏”,民国时期内地汉族学者称之为“东方梵蒂冈”,当代安多藏区佛教界认为它是藏传佛教“再弘期”的主要基地,民国初期的内地考察学者誉为“藏区的上海”。

  • 标签: 民族关系 甘南藏族自治州 民族宗教文化 藏传佛教 安多藏区 民族杂居
  • 简介:清代潮州知府林杭学(康熙十六-二十七年在任)编纂的《潮州府志》对于康熙元年粤东地区的迁界有简要的记载,——《海潮揭饶惠澄六县迁地之事》:“边海多寇患,屡躏内地。康熙元年,钦差少宰科尔坤、少司马介推,仝平南王尚可喜、将军王国光、沈永忠、提督杨遇明等,巡勘六县。

  • 标签: 粤东地区 康熙 《潮州府志》 尚可喜 清代 王国
  • 简介:刘进忠,辽阳(今辽宁辽阳)人。原为明朝总兵马得功的部下,清顺治二年(1645年),跟随马得功在芜湖降清,在为清政府攻打福建时立下显赫战功,升任靖南王耿精忠(驻福建)的右路镇标副将。康熙六年(1667年)为广东水师左路,康熙八年(1669年)出任潮州镇总兵。但清政府对他心存猜疑,特派续顺公沈瑞、副都统邓光明同守潮郡,暗中对他实施牵制。刘进忠对此极为不满,便在潮州城中立栅为界,沈、邓军据南,刘进忠率部据北,实行南北分治。

  • 标签: 抗清活动 潮汕地区 清政府 耿精忠 辽阳 福建
  • 简介:近读王森教授(1912—1991年)大作《西藏佛教发展史略》(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他在第一篇《吐蕃时期的西藏佛教》中论及赤松德赞(742—797年)迎请印度寂护、莲花生大师,又建立桑耶寺(约799年)之后,评论说:“但实际上,密宗在吐蕃时代并末广泛流传”。王森教授是研究藏传佛教的权威专家,是我敬仰的前辈学者。

  • 标签: 吐蕃时期 康巴地区 中国藏学出版社 传布 西藏佛教 2010年
  • 简介:明清土司制度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少数民族史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涉及到土司分布、承袭、世系、家族等多方面的内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国内少数民族史学界对土司制度中的两个核心问题还存在争议:从整体研究的层面来看,对于“土官”与“土司”概念的使用上没能取得一致,有的学者使用土官制度或土官土司制度来指代土司制度;从地域分布上来看,

  • 标签: 土司制度 甘青地区 明代 民族史研究 少数民族 地域分布
  • 简介: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历史现象,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单纯的思想信仰,更重要的表现为以大量信教群众为基础,以宗教活动场所为中心,以各种信仰活动为纽带的社会实体。在现实生活中,它总是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密切关联,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位置。

  • 标签: 宗教活动场所 管理研究 平凉市 社会公共事务管理 社会意识形态 经济社会发展
  • 简介:古淮、泗水交汇处的淮泗口,又称泗口、清泗口、清口,公元1194年黄河夺泗夺淮以后,这里又成为黄河、淮河、运河的交汇处,成为大运河上最难治理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成为历代水利专家从事科技创新、展示聪明才智的最佳场所。清口作为历史久远的水利枢纽,在这里施行了三项国际公认的古代世界水利科技创新成果是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可比的。

  • 标签: 水利科技成果 古代 科技创新成果 水利专家 水利枢纽 交汇处
  • 简介:根据广东江门五邑的史料记载.江门镇开埠于元末明初.而位于江门蓬江南岸的浯北在史上也叫做北街。开埠以来历代志书上称谓的“北街”,包括现江门市蓬江区环市镇的白石村、江海区外海街道的金溪社区以及现在浯北街道所辖的地域——我们可以从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年)的《新会县志·图像》疆域图和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江门图”见到。

  • 标签: 江门市 广东 后裔 张良 元末明初 史料记载
  • 简介:20世纪初,北京传统的居住文化、模式和建筑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民居建筑在加入了一些西洋的装饰成分的同时,也在建筑技术方面和居住模式或多或少的融入了西方的建筑思想和特色,开始逐步接受西方以开放的单体、向高空发展的建筑空间格局,使居住建筑中居住空间布置与室内空间分割有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对清末民初时期西方建筑对北京地区近代民居建筑、居住模式、空间格局和装饰风格的影响进行探讨,并以三个实例进一步说明该时期西方建筑对民居建筑及居住模式的影响。

  • 标签: 功能 空间 民居建筑 居住模式
  • 简介:目前,黑龙江省三家子村等地区的满族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偶尔使用满语,被学界誉为满语的“活化石”。黑龙江地区的满语保留至今,除了与满族生存的偏僻地理环境以外,还与清代满语文教育对东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影响及东北少数民族的分布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国语教育 濒危满语 民族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