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1917年至1919年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倾其毕生所学,撰写《建国方略》,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建国的宏图大志和主要构想。他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率先提出要开发长江三峡的水力资源,用三峡的电力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一百年之后,长江三峡因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而发生沧海桑田的巨变。

  • 标签: 长江三峡 摄影著作 摄影师 摄影作品 玉印山 张飞庙
  • 简介:文章基于历时发展层面梳理了客家影像的实践及作品,并探讨其在当代的文化传承意义。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中国内地、香港、台湾都拍摄制作了一些客家影视作品。这些影像文本真实地记录了客家人的移居历史和现实生活图景,展现了别具一格的客家人文景观;通过客家影视这一媒介,可以更生动地表现客家人的精神世界,更好地传承优秀的客家传统文化。

  • 标签: 客家族群 影视作品 文化传承
  • 简介: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福建省委十届四次、五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地方志由"一本书"向"一项事业"转型升级,1月9日,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与省广播影视集团在福州举办联合拍摄大型高清记录片《中国影像志·福建名镇名村影像志》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

  • 标签: 地方志 影像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广播影视集团 新闻发布会
  • 简介:色彩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构成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电影叙事中。色彩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导演陈凯歌在其执导的巅峰之作《霸王别姬》中对色彩的运用,与影片中故事的叙述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本文以此部影片为例,分析色彩艺术在电影叙事中的运用。

  • 标签: 色彩艺术 影像叙事 《霸王别姬》
  • 简介:本文关注的核心点是民族志影像在新媒体时期被互联网传播方式所利用的问题。其中包含了西方在大众传播时代对民族志影像拍摄手法的使用策略和话语呈现形式,以及这些呈现形式在新媒体时期对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的影响。从民族志影像制作手法开始,进一步分析新时期西方利用民族志影像叙事策略,构建网络文化霸权进而服务于商业和政治行为的隐性方法,以及探讨我国在这一领域内的应对策略。

  • 标签: 民族志影像 互联网 文化霸权
  • 简介:“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学术与电影制作机构合作拍摄的16部纪录片的统称。这些纪录片是中国第一批人类学民族志电影,如今已成为了解多个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生活与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料。“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采用了复原重建式的拍摄方法,通过扮演、摆拍等方式,再现业已消失的民族政治、经济、宗教活动和生产、生活场景。本文对于这种影像创作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加以探讨,并通过与当代人类学者拍摄的作品的比较研究,总结出“复原重建”方法的得失所在。

  • 标签: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 文化救险 复原重建 影像民族志
  • 简介:与陈钢先生因关于贵阳的影像而相识、结缘,既是偶然,也是一种必然。今年夏天的一个下午,许久不见的贵阳老友张人给我打来电话,说是刚从大理来到昆明,晚上还要急着赶回贵阳,有要事约我务必一见。

  • 标签: 贵阳 陈钢 影像 情结 军人 故事
  • 简介:翻阅《国家记忆》,给人的视觉冲击是如此强烈。一帧一帧的照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听得到枪炮声和“一个嗅得到硝烟,触得到军人体温的战争场面”(《国家记忆》编者语)。每一张照片,都会让人产生发自内心的震撼力。特别是那么几张,令人刻骨铭心。

  • 标签: 美国国家档案馆 震撼力 记忆 影像 战场 收藏
  • 简介:海登·怀特的历史叙述主义和F.R.安克斯密特的历史表现论是当今西方史学理论与历史哲学领域并列的两大范式。有趣的是,海登·怀特的另一大史学创见--影像史学并未在其自身学说中获得最充分的理论价值,反而在安克斯密特的历史表现论视域下成为绝佳史学叙述载体。在历史表现论视域下,影像史学在知识传播和美学表现两方面都具备一种特殊的"实验性",即基于不确定条件的探索性。因此可以成为历史教育完成知识传播与文化渗透双重目标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相应的,也应具有较专门的方法论。

  • 标签: 历史表现 影像史学 历史教育
  • 简介:上世纪40年代“叱咤风云”之阴丹士林布极为畅销,其诞生与发展是有一段耐人寻味的经历的。

  • 标签: 士林 技术 40年代 耐人寻味
  • 简介:羊皮筏是宁夏历史上长期使用过的一种水上运输工具。在极盛时期(清末至民国初年),最小的羊皮筏由13只皮囊(即浑脱)组成,可载400公斤;最大的中460只皮囊组并,既载客又载货,承载能力达15吨,航程可由青海省贵德县直达内蒙古托克托县。1956年8~10月,石嘴山煤矿筹建处为石嘴山电厂采购的两台发电机组由满州里用火车运到了兰州,

  • 标签: 羊皮筏 制作技术 水上运输工具 承载能力
  • 简介:陕西是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有着光辉的悠久历史。史书和新近的考古成果指出:早在距今8000~7000年间,陕西的渭水流域,已出现了粗放的原始农业和原始饲养业,先民们已懂得种植稷和油菜,饲养猪和狗,还有了手制陶器;距今7000年前后,陕西的汉水流域已种植水稻,并出现了夹砂陶和泥质陶;至距今6500~6300年间,以西安半坡早期遗址和临潼姜寨一期遗址上的先民们为代表,在原始的农业、饲养业、纺织业和房舍建筑等方面,

  • 标签: 临潼 考古 陶器 遗址 古代文明 史书
  • 简介:<正>朋友!当你来到藏区抬头望见喇嘛寺庙屋顶闪光的金瓦、发亮的佛徽法轮、阴阳鹿、宝瓶、圣幢时,你定会产生一种神圣、庄严肃穆之感,同时,会为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烁的这些鎏金制品而唱绝的。铜鎏金工艺是藏族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创造的一种古老手工技艺,它在大藏经“甘珠尔”部中属“大五明”之一,称“工巧明”(藏语称:bzo—rjg—pa)。传说:藏族铜鎏金技术在唐代由文成公主带进西藏的,经藏族劳动人民千百年生产实践,将此工艺继承并发扬光大,才达到今日炉火纯青之境地。

  • 标签: 镏金 藏族 工艺技术 水银 铜制品 寺庙屋顶
  • 简介:随着钢结构建筑的推广使用,其施工技术也不断发展,结合钢结构建筑的结构特点,提出工业厂房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施工技术,通过控制钢结构构件的制作和安装,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满足施工工期和施工安全的要求。

  • 标签: 工业厂房 钢结构 高效 施工技术
  • 简介:在对十八世纪中国历史的重新审视中,我们不难注意到,清王朝这一庞大的国家,是由一个相对规模不大、人数又不够多的官僚群体在治理着,而且这一时期还有着“康乾盛世”的美誉。这就告诉我们,这些官僚中必须要有一批具备实务经验、历练丰富,并在国家行政及社会经济领域里掌握“专业技能”的管理型人才,而他们所具备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我们称之为“技术官僚”的理由。

  • 标签: 技术官僚 十八世纪 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经济领域 国家行政 管理型人才
  • 简介:从静态到动态,从2维到3维,从平面到立体,从静观到体验与互动,数字革命为文化和艺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我们必须采用现代科学与技术来推陈出新,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开创佛教艺术的新局面。

  • 标签: 佛教艺术 技术时代 动漫 数字革命 科学与技术 继承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