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库全书》乃我国历史上卷帙最多的一部巨型丛书,堪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之突出象征。它对于古代文化的积累和当今的学术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与极大的价值。许多文史论著中都提及这部规模空前的巨书。但笔者经眼的不少专著和论文中.对于《库全书》绢之颜色众说不一。这似乎是个细枝末节的问题,无需深究,然而就这样一部人称“千古巨制、文化渊薮”的超级丛书来说.笔者认为仍有考辨清楚之必要。现择取数种较有代表性的说法简述如下,并略陈管见。

  • 标签: 《四库全书》 丛书 古代文化 学术研究 绢面 颜色
  • 简介:明末清初的傅山,是著名的学者、医学家、书法家,他一生以“排难解纷,济人利物”为己任,磊落孤傲,拒不仕清,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是一位鲁仲连式的传奇人物。其雄浑豪放、极富浪漫色彩的连绵大草及睥睨流俗、振聋发聩的书学思想,至今仍闪耀着奇异的光辉。

  • 标签: 傅山 明末清初 民族气节 浪漫色彩 书学思想 医学家
  • 简介:何维忠(1905-1981),湖南平江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十八军经理处会计、供给部出纳科科长,红六军团供给部副部长、部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一二0师三五九旅供给部部长,参与领导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在1942年召开的西北局高干会议上,受到表彰和奖励,毛主席亲笔为其题词“切实朴素大公无私”。后调任八路军南下支队供给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

  • 标签: 红四方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工农红军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
  • 简介:中国工农红军第军是长征中人数最多力量最强的一支红军队伍。1935年3月,红军近10万大军西渡嘉陵江开始长征,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结束长征时全军33000多人。同时,红军也是长征中经历最为曲折复杂的一支红军队伍。在党中央北上战略方针确定、北上道路打通之时,红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擅自率军南下。

  • 标签: 红四方面军 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 嘉陵江 党中央 张国焘
  • 简介:军强渡嘉陵江的准备工作周密而又奇特,不仅各个环节一丝不苟,而且几乎将全部力量都投入到准备工作中。1935年2月,在川北部的旺苍坝(今川省旺苍县境内)刚组建的妇女独立团,也在转运伤员和军需物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们以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在红军战斗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 标签: 红四方面军 军需物资 四川 嘉陵江 旺苍县 红军
  • 简介:<正>《包山楚简》遣策有:马之凵271号简~①该书《释文与考释》日:"凵,借作鍱。朱骏声云:‘金银铜铁之锥薄成叶者。’,指马头。墓中有以皮革做的马头护甲,当为鍱。""",固然属于头部,但确切地说仅指头前的面部。《说文》:",颜前也。"指颜面,通俗地说""就是脸面。271号简""字前的凵,应是"卢"字。《说文·凵部》:"凵,卢,饭器,以柳为之。

  • 标签: 包山楚简 朱骏 遣策 铜泡 车马坑 兽面
  • 简介:提起武功旗花,那可是独具风格、名不虚传,别说本地人富有特殊感情,就是外地宾朋食之,也都赞不绝口!往往是吃了一回还想第二回,吃了一碗还想接着吃,少则十多碗,多则二十多碗,民间有“三十碗不过岗”的说法。

  • 标签: 武功县 旗花面 特点 地方志 陕西
  • 简介:每天晚上休息之前,蓝翔技校校长荣兰详先生都要花上一个多小时,绕着学校转一圈,司机开着荣兰祥的银色本田轿车,带着他经过南校区、西校区、东校区、校办工厂开往20分钟车程之外的北校区,荣兰样同样数十年如一日的习惯还有梳毫无特色的斜分头,以及每天最多睡4个小时。

  • 标签: 校办工厂 校区 校长 技校 学校
  • 简介:在北京七十岁左右的老人,全都赶上过吃“混合”的苦难岁月。

  • 标签: 忘不了混合面
  • 简介:鲁迅逝世二十周年时,周作人写过一篇《鲁迅的笑》,有云:“鲁迅最是一个敌我分明的人,他对于敌人丝毫不留意,如果是要咬人的巴儿狗,就是落了水,他也还是不客气地要打。他的文学工作差不多一直是战斗,自小说以至一切杂文,所以他在这些上面表现出来的,全是他的战斗的愤怒相,

  • 标签: 鲁迅 文学工作 周作人 战斗 杂文 小说
  • 简介:《炎黄春秋》不是一个专门的史学刊物,但又是一个具有鲜明史学特色的刊物。它能成为当今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一家刊物,离不开历史。《炎黄春秋》创刊20年来,发表了大量的关于中国现代史特别是中共历史的文章,对推进和深化中共历史研究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我认为,这些贡献主要体现在个方面:

  • 标签: 中共历史研究 《炎黄春秋》 中国现代史 旗帜 求实 史学特色
  • 简介:著名话剧、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于1996年9月18日病逝,噩耗传来,使我悲痛不已。我与他们夫妇相处前后约30年。尽管十年动乱中给他们扣上特务、黑线人物等帽子,可我始终坚持我的直觉:白杨、蒋君超都是好人。初识白杨1963年初夏,我参加了驻上海空军组织的编创反映飞行员家庭生活的多幕话剧活动。剧本初稿出来后,邀请上海的作家和艺术家于伶、黄佐临、白杨、蒋君超、李天济等对剧本提意见。大家在座谈会上及个别交谈中,都提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特别是白杨、蒋君超,约我们到家里去

  • 标签: 白杨 飞行员 体验生活 艺术家 部队招待所 始终坚持
  • 简介:针对目前城市建设中"千城一"的状况,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说,过去的建筑是一群舞蹈家,一起翩翩起舞非常优美,有韵味。现在许多建筑却都以我为主,各不相让:你穿红的,我穿黄的,站在一起很不协调。

  • 标签: 新建筑 城市建设 以我为主 大学教授 文化积淀 舞蹈家
  • 简介: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九“六李杜、二袁刘、二鲍谢、苏李、三李郭、两元白”条谓:

  • 标签: 阅读 文学 优秀文章 《袁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