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12月24日至2015年1月5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孙中山档案文献特展"在台北“国父纪念馆”隆重举行.此次展览是本馆首次赴台举办的大型专题展,共展出馆藏孙中山相关档案文献140余件、图片70幅。

  • 标签: 档案文献 孙中山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纪念馆
  • 简介:对应表现是博物馆进行近现代文献实体复制活动时的行为理念,而方法则是此下根据不同条件所采取的合理措施。由于文献产生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层级多跨度大,不仅使复制工作时常出现方法与理念相左的现象,而且,在解决这一问题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互补长短的技术方式,传统方法是指按照"原技术、原材料、原工序"的基本原则,进行对应制作的一种方法。近现代文献修复中的现代技术,是指借助数字化操控等专用设备或工具,采取数据化操控的等手段对近现代文献进行复制的综合运用的技术。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虽然所处年代不同、功效水平不同,但若结合运用得当,也可以解决因传统印刷材料短缺造成复制工作窘困的问题,助推复制工作做得更好。见于我们在这方面工作,已取得了积极进展。本文试就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具体情况,做些梳理和介绍,以推动文物博物馆领域近现代文献复制工作的开展。

  • 标签: 形制对应 传统做法 现代技术
  • 简介:蒙古人民共和国学者c.扎兰阿扎布于1958年所著《(喀尔喀法规)是蒙古早期法律文献》一书,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研究《喀尔喀法规》的专著,该书利用了《喀尔喀法规》以外大库伦沙毕衙门其他档案资料,如《乌兰哈齐尔特》、《衙门规则》等,在研究蒙古法律方面至今仍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作者在书中对清朝与外蒙古关系的看法是蒙古国学者的观点,与中国学者的观点不同。将清朝称作“满洲”,与国内学术界的用语也不相同,请读者在阅读时留意其不同的观点和提法。

  • 标签: 喀尔喀法规 法律文献 蒙古国 早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学者
  • 简介:《旧唐书》传世各本之中,嗣雅堂钞本是一部尚未得到应有重视的早期文本。该本大致抄成於明代中后期,所据底本则源出南宋绍兴初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较之明清两代通行刊本,钞本更为忠实地保存了《旧唐书》的原始文本面貌,可与唐宋时期诸多同源文献记载相印证,从而为《旧唐书》的校理提供新的版本依据。

  • 标签: 《旧唐书》 嗣雅堂钞本 文献价值
  • 简介:先秦佚籍是成书于先秦时期且已经亡佚的、至今只有吉光片羽或残篇断简传世的文献。它涵盖面广且数量庞大,主要有三方面来源:其一,传世古书中征引;其二,《汉书·艺文志》中著录;其三,地下出土的简帛(牍)。深入挖掘先秦佚籍对研究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之学的学术价值及文化内涵均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推进文献学研究,而且对正确、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大有裨益。

  • 标签: 先秦佚籍 文献学 传统文化 意义
  • 简介: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文化背景,以及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记载民族发展历程的文献。民族地方文献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能够对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少数民族的发展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民族地方文献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值得我们去保护和发展,同时去丰富它的内容,体现出它的价值,并且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这样做对它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 标签: 区域文化建设 民族文献 发展
  • 简介:2004年底,笔者完成博士论文《宋代档案文献编纂研究》时就有一个感觉:要想获得对宋代档案文献编纂更为深人的认识,极有必要唐宋联言,即把唐宋档案文献编纂放到一起做整体的考察.一方面,因为很多宋代的问题或现象,在讨论时总是要追溯到唐,其源流在唐、根基在唐,二者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

  • 标签: 档案文献编纂 继承与发展 唐宋 会通 历史 博士论文
  • 简介:本文通过对清雍乾时期休宁黄氏《家用收支账》的介绍,指出其作为珍贵的文献资料,对清代经济史、家庭经济史、社会史等方面所具有的研究价值。

  • 标签: 文献 清代 家庭经济史
  • 简介:《史记》在不同篇章以完全重复或大致相同的简洁之言错综重复某些人事,运用了"迭见"。司马迁运用"迭见"重复记载人事,其目的在于寄寓褒善贬恶之义,解决"并时异世、年差不明"的叙事难题,以及展现时代精神与历史的发展趋势,最终服务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史宗旨。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微、礼崩乐坏,社会各阶层都卷入了称霸争雄的竞争,人的智慧与力量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历史撰写的重心于是从以礼义原则褒贬人事转移到记述生动活泼的人物事件与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以"迭见"重复记事应运而生。《史记》运用"迭见"记载人事既强调文事相符、实录其事,又寓褒贬于人物的个性、意志、品性以及时代精神与历史发展趋势之中;这不仅缓解、克服了《春秋》编年之"体"(变化的历史进程)与褒贬之"义"(固化的道德评判)之间的张力与矛盾,而且起到联络本纪、世家乃至表、书、列传的作用,集中展现了《史记》的义例体系及其特点。

  • 标签: 司马迁 《史记》 迭见法 义例体系
  • 简介:经过三十多年改革,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干部“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期,推进干部能上能下,重点解决干部能下问题是从严管好用好领导干部的关键,是解决干部队伍新陈代谢、实现领导干部队伍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研究领导干部“能下”问题的意义、各地干部“能下”机制的实践、当前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及原因、完善领导干部“能下”机制的路径,对于当前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

  • 标签: 领导干部 干部人事制度 “能下”机制
  • 简介:出土文献和考古发现为研究大禹治水范围提供了新的材料。尧舜禹时期洪水在多地不同程度地发生,但主要发生地应是河济之间,即古兖州地区,位于华夏、东夷两大部落相邻地带,这主要由于该地区的社会条件,即人口数量、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及治水工具等所决定。大禹治水涉及的范围更广些,北到冀州部分地区,东到大海包括青、徐等州,东南及扬州,南达荆州北部,西到豫州、雍州部分地区,但主要治理对象是黄河下游河道,还包括附近的河流、湖泊和沼泽。

  • 标签: 大禹治水 华夏、东夷 地域范围
  • 简介:晚清学者郑珍所著《说文逸字》,是一部利用文献材料考证《说文》逸字的专书。其主要方法是通过历代典籍引用古本(《说文》的语料与今之通行本的互勘,寻找逸字的踪迹,旨在恢复许书原貌。郑书所引相关典籍由汉代至宋元,共计48种,为同类著作之最。书中还历数文献典籍之间的渊源关系,有助于辨清(《说文》在后世的流传。《逸字》一书,对于(《说文》的版本和校勘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

  • 标签: 郑珍 《说文逸字》 文献 版本
  • 简介:<正>李芳民先生撰写的《唐五代佛寺辑考》一书(商务印书馆,2006年)是一部高质量的历史佛教地理学著作,对于唐五代文学、历史、佛教史研究有学术参考价值。李氏一书主要依据相关史书、方志、诗文、佛教典籍、唐人小说等文献。但因唐五代时期文献繁多,难免有所遗漏。对此,已有几位学者予以补充~①。事实上,还有一类文献

  • 标签: 唐五代 唐人小说 学术参考价值 辑补 佛教史 佛教典籍
  • 简介:《续资治通监长编》通行的五百二十卷本皆属於四库阁本系统,民族语译名及违碍文字已遭清人大量篡改。笔者发现,湖南图书馆藏有此书的四库底本,其中译名皆未经改译,违碍文字亦多仍原本之旧,系此书自《永乐大典》辑出後的二次修改稿本。此本抄成於乾隆四十三年,修改工作持续至乾隆五十二年,较为完整地反映了《长编》辑佚、整理的过程,对於深入研究《大典》本辑佚、整理等四库学问题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更为重要的是,此本是现存诸本中最接近《永乐大典》所收《长编》原貌的版本,对於宋辽金史研究及相关民族史研究具有珍贵的版本价值及史料价值。

  • 标签: 《续资治通监长编》 四库底本 《永乐大典》 湖南图书馆
  • 简介:辽代的纪时建立在中原历法基础之上,由于史料缺略,其记载多见于金石文字中,但其种类繁多、错误不断,究其原因,是碑志铭记的作者多为下层知识分子。辽代的纪时由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四部分组成。纪年主要是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还有十二辰纪年、太岁纪年和生肖纪年;纪月分为:四季纪月、序数纪月、十二支纪月、干支纪月、律吕纪月、专名纪月及其他异名纪月;纪日法共分为干支纪日、蓂荚纪日、月相纪日和五行纪日;纪时有三种:地支纪时、特殊的天干纪时和干支纪时。对碑志铭记中的纪时进行研究,对了解辽代“纪时内容”作用巨大,也能纠正因碑石残泐而产生的误释现象。

  • 标签: 辽代纪时法 纪年法 纪月法 纪日法 纪时法
  • 简介:民间文献是反映民富国强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民间文献在修志中具有开发与利用价值。以商业会馆资料为例,论述了五种民间文献信息的价值,同时,介绍了发掘和利用商业会馆非文本资料的基本方法。

  • 标签: 民间文献 商业会馆 修志 作用
  • 简介:延续唐、宋之制,元代国家对涉及违律为婚和义绝的婚姻予以强制离异,但在具体规定上产生了明显变化,其解决婚姻冲突、救济婚姻双方的作用更加凸显。在实践中,判决离婚并不是国家对民众婚姻的单方面干预,民众往往主动寻求官府对婚姻进行判决。作为司法者的官府,则希望在“厚风俗”的同时能够“免词讼”,通过法律宣传、民间调解以及提高司法效率等措施减轻诉讼压力。在具体的判决中,官府并不一定完全按照法律规定判离,有时会出于现实的考量断以“已婚为定”,体现出“法意”与“人情”的衡平。判决离婚所展现出的这一图景正是元代官、民法律实践的一个缩影。

  • 标签: 元代 判决离婚 违律为婚 义绝 法律实践
  • 简介:历史记载的“方腊”在《水浒传》中因为艺术加工的原因出现了传承、类误与膨胀等三种类型的继承与演化。而方腊民变在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成全“梁山泊好汉”忠义的需要及《水浒传》故事情节的安排是出现继承与演化的原因。归根到底则是作者的政治立场所决定的。历史史料在文学创作中被重构。

  • 标签: 文献 水浒传 方腊
  • 简介:<正>《五灯会元》是我国一部著名的佛教著作,记录了两千多位来自国内各地的禅师的言语(口语),较全面地反映了唐宋白话的面貌,既是唐宋白话的重要语料,也是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特征的重要典籍。《五灯会元》的版本有宋宝祐本、宋椠本、贞治戊申和刊本、元至正刻本、明嘉靖辛酉刻本、明万历嘉兴藏本、明崇祯曹学俭刻本、日本续

  • 标签: 《五灯会元》 宋白 明崇祯 明万历 重要典籍 他校
  • 简介:津阪孝绰《夜航诗话》作为日本江户时代最重要的汉诗批评著作,讨论了大量的汉诗的"诗"问题,其对诗的重视程度甚至不亚于中国的批评家。津阪孝绰在《夜航诗话》中,通过汉诗格律中的用韵、对仗、平仄、炼、句法,及诗家礼法的文字辨析、典故考释字等诸多方面,来体现其对"诗"的问题的高度重视,并以此为标准来批评汉诗创作中的优劣,因而被其友人称为"诗家商君"。

  • 标签: 日本汉学 津阪孝绰 夜航诗话 诗家商君 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