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澄清史实这个题目实在不是一个新鲜的题目了。此前,已有不少权威人士围绕这一话题撰文。文中在缅怀田汉先生对戏剧事业的杰出贡献,赞扬他襟怀坦白,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和爱惜人才的同时,大都列举了他和我父亲不凡之间的一件往事:即50年代初,田汉对批评自己作品《金钵记》的外地一名不见经传的青年不凡非但不嫉恨,反而将其调京工作,加以重用和培养。不凡也不负其厚望,调京后在田老领导下,发挥其所长,在戏曲研究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些文章以阳翰笙伯伯《深深地怀念田汉同志》一文①影响最大。文中写道:“值得一提的是,田汉同志……从不搞阴谋,耍手段。他从事业

  • 标签: 《群英会》 鄱阳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戏曲改革 中宣部 学术研讨会
  • 简介:1943年4月1日,国民党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国葬,当时国共两党领袖均亲撰挽词。毛泽东的挽诗是:“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殉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的挽词是:“黄埔之英,民族之雄。”蒋介石的挽词是:“虎头食肉负雄姿,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马革裹尸酹壮志,惜大勋未集,虚予期望痛何如?”

  • 标签: 抗日 国民党政府 国共两党 挽词 毛泽东 机械化
  • 简介:1949年春夏,逸读到了一本刚出版的介绍解放战争的通俗读物,由此萌发了写一部抗战史演义的愿望。他于同年冬开始撰稿,为保证史料之详实,思想之正确,文风之生动,作者查阅了大量报刊文献,并时常向胡华、彭明等中共党史专家求教请益。为了合乎广大民众的阅读需求,

  • 标签: 戴逸 题诗 1949年 通俗读物 解放战争 报刊文献
  • 简介:在《水经注》的诸多版本中,武英殿聚珍本(简称“殿本”)是最为流行的,这绝不仅仅因为它在有清一代是“钦定”的官本,而是因为它“是一种可以代表明清郦学考据学派全部成就的优秀版本”。但是从殿本间世后不久至今,校订者戴震,却屡遭责难,称其书有抄袭赵-清《水经注释》之嫌,当然,

  • 标签: 《水经注》 考据学派 聚珍本 武英殿 版本 殿本
  • 简介:德化位于素称“闽中屋脊”的云山腹地,境内峰峦竞秀.丘陵连绵,林木茂密,人烟稀少。长期以来,曾是百兽之王华南虎繁衍生息活动的乐园,有许多关于虎的地名。云山麓的德化县赤水镇猛虎村.即因虎的传说而得名;赤水镇湖岭村和杨梅乡西乾村有“虎头山”;

  • 标签: 德化县 华南虎 虎头山 赤水
  • 简介:名世兼古文与历史二家于一身,本文对其史的一面进行了探讨。文章介绍了氏的史学理论,突出了其甄别资料的“论世”之说及其对良史产生与“上之所重”的关系的见解;概述了他的史学著作的基本内容、艺术成就和史学贡献;分析了他对于“义”,对于“势”,对于明末农民军,对于明朝灭亡的原因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以及他的民族思想,揭示了氏的历史观。文章还将其古文特色与其史学思想沟通起来,认为形成氏古文愤世疾俗的风格的深层次原因是其民族思想。

  • 标签: 戴名世 史学思想 史识 史才 史学贡献
  • 简介:我接触厚英纯粹是因为工作关系,那时(1985年)厚英已经是著名作家了,特别是她写了《人啊,人!》,在社会上不早不晚凑巧引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波,更是成为那个漩涡的中心,所以我对她也有很大的好奇心。现在把我看到的厚英的印象写出来,一是提供一点研究厚英的资料;二是想对做有关知识分子工作的同志提供一点感性的认识,若有所启发则更好。

  • 标签: 知识分子工作 著名作家 好奇心 同志
  • 简介:葆庭(1895-1976),号足斋,浙江绍兴人。中国著名钱币收藏家、钱币学家。葆庭出生贫寒,只读过二年私塾,11岁便到米店学徒。但他自幼喜好收藏,酷爱钱币,自学成才。1920年开始专事收集和研究钱币,并以精于鉴定而闻名钱币界。1940年上海成立中国泉币学社,他是主要发起人之一,负责学社和社刊《泉币》杂志的日常事务,并兼任评议员、撰稿人。

  • 标签: 钱币学家 戴葆庭 浙江绍兴 自学成才 日常事务 《泉币》
  • 简介:沪上两位老师的文章,为我们呈现了朱霞国老师用语文绘人生彩虹的成长之路。我们常常惊艳于彩虹的缤纷炫丽,却也常常忽略一个基本的逻辑——那就是不经风雨难见彩虹。无论朱霞国老师还是此前作客“语文人物“栏目的程翔、程红兵、张丽钧、王君、尤立增等各位老师,

  • 标签: 彩虹 语文 人生 老师 程红兵 张丽钧
  • 简介:"生活稳定,离家近",这是当年年仅18岁的继华高中毕业之后选择就读南通师范专科学校的主要原因,促成这个想法的是他们生产队里一位见多识广的姓曹的爷爷。尽管选择这个职业的时候没有所谓的梦想与情怀,但真正走上七尺讲台后,继华却由衷地爱上了这个职业。从教27年来,南通市东方中学校长继华收获了全国教学实践改革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研教师、

  • 标签: 继华 师范专科学校 真境 教学实践改革 蔡澄清 洪宗礼
  • 简介:祖父锦荪.1905年出生于屯溪隆阜一个传统的商人家庭。曾祖父英是当地有名的徽商、实业家。13岁时,祖父生母病逝,曾祖父续娶汪氏。其生活境况急转直下。此后,他通过自己顽强的毅力、勤勉的奋斗,从一个盐商学徒,成长为新中国一名农业科研翘楚。他一生笃志农业科研,历经磨难仍百折不回。其个人生活、科研经历深深烙下了时代的印记。

  • 标签: 农业科研 祖父 生活境况 个人生活 实业家 新中国
  • 简介:康熙五十二年(1713)二月初十日,桐城翰林院编修名世,以所撰《南山集》、《孑遣录》有悖逆之语,伏法於京师。先是五年,文祸尚未兴,偶检箧中旧纸,书敷行以冠其首,曰:“余岁岁客游,车马之上,逆旅之间,不便观书,则往往於困倦之余,随笔书一二条,藏之行笥。

  • 标签: 戴名世 《忧庵集》 手稿 《南山集》 翰林院 康熙
  • 简介:季陶,名传贤,号天仇,原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广汉,国民党元老。早年留学日本,进早稻田大学,加入同盟会,曾任《民权报》和《民立报》主笔。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做过投机买卖,后投奔孙中山,任广东大元帅府秘书长。1924年在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积极参加“西山会议派”活动,发表《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等文,散布反对共产党、反对工农运动的谬论,为蒋介石背叛革命进行思想上的准备。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后。长期充当蒋介石的谋士。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训练部主任。以后历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部长、训练部部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中山大学校长、国民政府考选委员会委员长、考试院院长。1948年底,国民党反动统治已处于大崩溃前夕。应宋子文之约,携眷飞往广州。眼看中国人民解放大军即将席卷全国,国民政府的覆灭已成定局,对前途绝望,遂于1949年2月11日夜间吞服大量安眠药自杀身死。嗣由行政院副院长朱家晔扶灵至成都,安葬在素有“)!I西第一丛林”的佛教圣地昭觉禅院内。父小轩,出租土地,兼业中医。弟传统,...

  • 标签: 受命赴 康祭 戴季陶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