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伊努民族是日本原住民,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过着狩猎、捕鱼、采集为主的生活,并创造和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自明治政府于1869年开始在北海道设置开拓使,对其实行以劝农为代表的同化政策以来,伊努民族的传统社会结构逐渐被瓦解,其传统文化也被迫走向解体并面临消亡的危机。在北海道旅游经济得到大规模发展的背景下,伊努民族积极顺应时代的步伐对其传统文化进行了整合,创造出了以民间工艺品为代表的丰富多样的商品及以歌舞、绿球藻节等以表演的形式呈现的新的伊努民族文化。本文以寒湖伊努文化村为例,详细描述伊努民族对其传统文化进行整合与创新的现状,以期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阿伊努民族 传统文化 整合 创新 民族共生
  • 简介:贝利是斯大林“清洗”时代的秘密警察头子,以阴险恐怖、滥杀无辜闻名于世。把康生比作贝利的,是俄罗斯当代著名汉学家维克托·乌索夫。

  • 标签: 贝利亚 解密档案 延安 中国 大清洗 斯大林
  • 简介:纵观中文明上千年的和平交往历史后发现,中之间的民间交往主要通过宗教之旅、学术之旅和商贸之旅等方式时断时续、绵延不断地进行,并形成独特的“三轨并存”交往模式,在中民间交往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新中国对阿拉伯一伊斯兰国家人文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中阿文明 交往 民间交往 交往模式 人文外交
  • 简介:桐,1925年出生于江苏常熟沙家浜(原为横泾乡,后为芦荡乡)陆家村的一户贫农家庭。13岁那年离家学艺,来到上海一位浙江奉化籍师傅那里学裁缝。在旧社会学三年、帮三年的学徒生涯中,因心灵手巧,加上刻苦钻研,未到帮三年期限,年仅18岁的田桐就当上师傅,三年后,应聘到上海南京东路一家英国服装公司店当剪裁师傅。

  • 标签: 国家领导人 服装公司 南京东路 沙家浜 师傅 社会学
  • 简介:毛泽东在1939年《〈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其中第一个法宝便是统一战线,它的最早运用是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由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

  • 标签: 中共三大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39年 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人 中国革命
  • 简介:在当今中国,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与国家层面的"各民族"都被称呼为民族,这就造成语义的模糊、混用和学界的困扰争鸣;在英文翻译上也难以精准表述,目前的两种译法nationality和ethnicgroup都引起一些异议。民族概念必须以尊重历史、符合现实、符合我国的族际政治和民族关系为原则。本文试提出当今中国国家层次的各民族,包括汉族和各少数民族都应平等地称之为"族元"——即共同形塑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共同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贡献的族类单元,英文翻译取用Nationalethnicunit。文章对"族元"这一概念的意涵进行了阐释,从历史史实、宪法精神、学理层面和国际视野展开了论证。对Nationalethnicunit进行了英文词语分析,将其与nationality,ethnicgroup等作了比较论述。

  • 标签: 民族 中华民族 亚国家层次民族 民族概念英译 族元(National ETHNIC
  • 简介:一、前言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在马来西亚多处市镇,曾经出现过不少由客家人主导的乡会所创设的中医留医所。这些中医治病的留医疗养单位,各自以“回春所”等名义命名,目标为服务各自的下层同乡,可说是马来西亚国内最早提供留医设备的中医院。如今,这些专供会馆同乡治病疗伤的留医所虽已不复存在,但后人还是可以从一些馆史文献的只言片语中寻找它们的痕迹。

  • 标签: 中医院 客家人 马来亚 第二次世界大战 马来西亚 19世纪末
  • 简介:1973年12月,中国发生了一次不寻常的事件。中共“十”召开4个月后,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北京与沈阳、南京与广州、济南与武汉、福州与兰州八军区司令员相互对调。这件事情不但在国内产生巨大影响,在国际上也引发了各种猜测。

  • 标签: 司令员 毛泽东 内幕 中央军委 中共
  • 简介:本文从多角度反思《大荒经》从图文到书籍的转变过程,认为其内容看似荒诞,实为对于一种立体结构的描述。其中的海是指象征性的圜水,海内、海外和四海均据此而来。作者推测《大荒经》所描绘的立体结构为复式几何形、门在北,是象征天圆地方的原始宇宙观的建筑,经文是对该建筑结构和壁画内容的系统描述。作者进而通过对宗庙建筑史的考察,并根据历史通则比对其他文明体系,得出结论认为该建筑实为性质类似西方万神殿的百神庙——商代社。本文首次对素来被视为荒诞无稽的《大荒经》做出了相当完满的解释。

  • 标签: 大荒经 天圆地方 冢土 东夷文化 万神殿 左祖右社
  • 简介:英国的殖民征服与统治剥夺了澳大利土著应有的公民权地位,使得“第一民族”长期处在一个备受欺凌的社会境地。与此同时,澳大利土著争取自身权益尤其是公民权的运动也从未止歇过,并从1920年代起进入一个有组织领导的阶段。在近半个世纪中,土著争取公民权运动不仅不断走向深入,而且其目标也越来越清晰,并在1967年迎来了一次决定其公民身份的全民公决。土著争取自身权益的运动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成果,除土著群体自身努力与斗争之外,非土著社会有识之士的呼吁与支持可谓弥足珍贵,当然与“白澳政策”的日渐褪色也存在重要关联。

  • 标签: 澳大利亚 土著 全民公决 公民权
  • 简介:作为一代伟人,关于毛泽东生平的史实已经受到了研究者们的详尽挖掘,关于毛泽东的传记著作和文章也可谓是汗牛充栋。可是,关于毛泽东在1921年夏参加中共一期间到过杭州和南京的史实却鲜为人知,即便是相关专著也语焉不详。个别论著偶有提及,也不够一致和确切。例如,

  • 标签: 中共一大 毛泽东 1921年 研究者 史实
  • 简介:一月5—7日,肖文评参加政协梅州市六届一次会议,提交《充分利用客家传统宗族文化资源,创新乡村社会管理模式》议案,引起有关部门关注。二月5日,房学嘉应邀出席大埔县政府主办的“张弼士学术研讨会”,并作《关于开发张弼士故居旅游文化的思考》学术报告。

  • 标签: 客家 大事记 研究院 社会管理模式 学术研讨会 文化资源
  • 简介:《二李唱和集》为北宋李昉、李至唱和诗集,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云昉“晚年与参政李公至为唱和友,而李公诗格亦相类,今世传《二李唱和集》是也”,即指此书而言。此书为今存宋人最早之文学总集,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标签: 大学图书馆 唱和 日本 《青箱杂记》 文学总集 文学史
  • 简介:近日,根据2010-2011年《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论文综合评价数据和评审专家组评议,综合了转载量、转载率、基于单篇论文评价基础上的综合指数等多种数据,由人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和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共同推出了2012年版“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对转载学术论文数量较多且被学术界、期刊界同行评议为学术质量较好的学术期刊进行公布。期刊总名录按照各学科、高等院校主办学报、社科院(联)主办综合性期刊以及党政干部院校主办学报几大项,对入选期刊进行分类。在历史类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全国共评选58种,《古代文明》位列其中。这是我刊连续3年入选该项评选。

  • 标签: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复印报刊资料” 来源期刊 古代文明 转载量 学术成果评价
  • 简介:马金鹏先生(1913--2001),字志程,山东济南人。1932年从成达师范学校毕业,被保送至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四年后学成归国。先后在成达师范学校、北平回教经学院任教,自1949年底到1953年在上海做阿洪,自1953年到1987年退休,在北京大学东语系阿拉伯语专业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曾参加《阿拉伯语汉语词典》《汉语阿拉伯语词典》的编写,还曾为周恩来总理做过翻译。先生译著颇丰,已经出版的有《古兰经译注》《穆罕默德评传》《曼丹叶合》《伊本·白图泰游记》等等。

  • 标签: 北京大学 诞辰100周年 马金鹏 成达师范学校 纪念 阿拉伯语
  • 简介:擦珠·旺洛桑(1880~1957),中国藏族学者,诗人。出生于日喀则德勒饶丹贵族家中。5岁时被认定为曾任噶丹赤巴(继承宗喀巴的高僧)的洛桑格勒活佛的转世灵童。次年被迎进色拉寺,学习佛教经典,25岁时取得"拉然巴格西"的学位。此后,游学西藏各地,遍访学者名流。

  • 标签: 著名学者 爱国诗人 爱国情怀 洛桑 继承 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