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新县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雕琢了一幅幅美丽如画的奇山异水,凡是到过新县的人,无不流连忘返,为新县美妙的自然景观所陶醉。金 兰 山金兰山位于县城西北12公里处,占地6000亩。主峰金兰山海拔768米。金兰山原名三尖山,又名笔架山。山巅巨石飞来,兀立三个主峰,三峰并峙迥出云表;奇石峭削,各具特色。山顶有宋代古刹一座。真武宫、灵官殿、玉皇阁、观音殿四座宫殿呈一字形排列于三峰之上。登北峰,游真武宫,危崖万丈,悬于脚底,人立殿侧,不敢俯视;游试心石,缘石而上,险象环生,手足并用方能化险为夷;登中峰,游玉皇阁,似天庭散步,纵览云飞,遥望真武,宛若空中楼阁;登南峰游观音殿,惟石径一条,若有

  • 标签: 白云山 连康山 白云观 白冠长尾雉 天台山 香果树
  • 简介:在青藏高原,给踏访者感受最深的是山:山使青藏高原厚重.巍巍然高居地球之巅,享有"世界屋脊"的美名,赢得了"地球第三极"的神圣称号;山使青藏高原豁达.她将大江大河赐予中华大地,以自己的乳汁哺育炎黄子孙,给他们以关爱和福祉;

  • 标签: 名山传 雪域名山
  • 简介:从刘家峡大坝乘船进入洮河口,逆流而上,但见千峰壁立,两岸之间只剩一线蓝天。船行河中,随波逐流,与湖中的恬静闲适大异其趣。行约15公里,弃船登岸,沿着崎岖山沟攀登,凉风习习,山花带路。渐渐苍翳蔽日,古木森森,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就是吧咪山原始森林风景区。

  • 标签: 名山 原始森林 风景区 吧咪山
  • 简介:<正>1943年2月,西南联合大学五位教授,浮光掠影地游览了滇西佛教名山——鸡足山。其中潘光旦、费孝通两位,还用文字留下了自己的印迹。这次小游,得从国民党的将领宋希濂说起。1942年5月,日军经缅甸入寇云南,一直攻到怒江西岸,和中国军队隔江对峙。时任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的宋希濂,在保山获悉,从缅境和江左各县渡江流亡

  • 标签: 鸡足山 潘光旦 费孝通 西南联合大学 五教 国民党
  • 简介:名山与高士,人地两相依。徐州云龙山北端山巅,有一“张山人故址”的大庭院。走进院门,平坦开阔的庭院铺有甬道。院之东侧即“放鹤亭”,飞檐丹楹,宏敞明亮,前有平台,后有游廊。平台前有石砌栏的“饮鹤泉”。南约10米处,有一高耸的“招鹤亭”。三者密切相关,是著名的游览

  • 标签: 高士 《古文观止》 主题思想 游览胜地 隐逸生活 音韵和谐
  • 简介:贵阳之称林城,得益于林涛如浪的环城林带,林茂群山。林发于山,山是林之母,是林的摇篮。贵阳与山,人以山为贵,山与人为邻。就连贵阳之名都与山有关,谓“贵山之阳”。难怪贵阳人以山为友,结下了人山之缘。爱山护山也成了贵阳人的传统美德,这是对故土的热爱,也是对美好人居环境的向往。贵阳人爱山,极到了痴迷的程度,凡世人共认的名山,都像对自己的子女那样起了“名字”,据明、清以来史籍有载者,就有21座,均在如今的贵阳市中心区内。对有的名山还赋予人性化、人格化。如贵山,位于市区北面,海拔1342米。

  • 标签: 贵阳市 传统美德 人居环境
  • 简介:兴邑好礼佛,名刹如林,唐制宋遗,缁流如鹜,僧尼云集。据民国二十五年兴化佛教会调查统计全县城乡大小寺庙(院)共609所,僧尼人数合计2625人。兴化梵宇林立,僧尼麇集,禅门兴隆昌盛,其故安在?盖因兴化接近海隅,民情纯朴,释氏侧身其间,宣传佛化,群石皆为点头,欣然乐从。豪门别业、深深庭院多设佛堂,僧尼初则结茅为庵,继则广为莲宇,自范仲淹至魏源——宋元明清历任邑侯——皆妥为护法,襄助而不遗余力,光大佛门。

  • 标签: 名山 居士 宋元明清 调查统计 僧尼
  • 简介:卓尔山位于青海省祁连县八宝镇八宝河畔,属丹霞地貌景观,它兼具雄险美和幽深美,平地拔起于八宝河畔,南坡几乎垂直,丹崖绝壁,气度不凡;北坡曲线柔美,绿草茵茵。在茂密的祁连小叶杨林的掩映中,在挺拔的青海云杉林的簇拥下,卓尔山展现出了北方山地少有的幽远秀美。

  • 标签: 卓尔 祁连山 名山 地貌景观 青海 八宝镇
  • 简介:1948年山东解放前夕曾发生大批大、中学生流亡上海、台湾事,先是齐鲁大学一批学生在校长吴克明等带领下背井离乡,来到上海。后又流亡去杭州、福建。接着烟台八个中学两千多师生离烟台南下,

  • 标签: 1948年 中学生 流亡 山东 事件 解放前夕
  • 简介:由于对封曙光为人处世的欣赏,对他绘画艺术的钟情,总想为其写点什么。但对绘画这门艺术,我是个地道的门外汉、局外人。虽说书画同源,但毕竟隔行如隔山,对画家说长道短,未免太牵强了些,有点班门弄斧。但局外人,说局外话,站在局外人的视角看问题,会少许多文字游戏、条条框框,看起来就直接多了,于是就有了“寄情山水、感悟人生”这篇短文。我认为,要读懂封曙光的画,首先应该读懂封曙光这个人。封曙光1957年10月生于河北平山,1960年随家人迁居河南,1988年由部队转业入郑州画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郑州画院副院长,河南省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郑州升达艺

  • 标签: 寄情山水 山水画家 中国山水画 曙光 绘画艺术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