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镇原县博物馆还举办了一系列临时展览,主要有“镇原馆藏古字画展”“全国农民书画展”“忆党史、颂党恩专题书画展”“全县教师书画作品展”“古钱币展”“毛泽东像章收藏展”等。每个展览均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参观,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社会反响良好。

  • 标签: 临时展览 毛泽东像章 书画作品展 书画展 博物馆 镇原县
  • 简介:明代史料中经常出现的“白”是指白色的木质“信”,其作为一种官文书,广泛用于催督公事、拘提人犯、传递政令,同时也是使用驿递的凭证。明代中后期,随着纸牌、信票及火、火票的广泛使用,“白”的使用范围逐渐减少。入清代以后,“白”退出了历史舞台,在行政事务中,“白”被纸质的信票、宪取代;在驿递中,“白”被“火(票)”取代。

  • 标签: 白牌 官文书 催督公事 驿递
  • 简介:麦积山瑞应寺藏有道场诸圣(1)34件以及圣像之下列插的竿46件,其创作者主要是寺院的僧人和民间无名画工。在整理过程中,发现部分圣的裱褙纸上有明代木刻“西方公据”(2)和“乾隆三十八年十月壹日焚化”等字样。由此可推断,这一批水陆画最晚至清代早期所制,甚至可早至明代末期。另外寺中还藏有尺寸更小的竿若干,其作用与“拜佛如同在寺院”意义相同。这一批道场诸圣有着重要的艺术、文物和文献价值,对研究明清佛教史、民间宗教信仰、民俗文化、民族服饰及中国美术史等都是难得的宝贵资料。

  • 标签: 麦积山瑞应寺 水陆画 圣牌 牌竿
  • 简介: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召开军事编遣会议以后,蔡廷锴部改编为第六十师,蒋光鼐部改编为第六十一师。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蒋、蔡二部扩展成为第十九路军,蒋光鼐为总指挥,蔡廷锴为军长。该部在中原大战中为蒋介石立下汗马功劳。战后,被调到江西参加对红军的“围剿”。1931年9月7日,红一方面军主力在兴国县高兴圩向蔡廷锴指挥的两个师发起猛击。这一仗双方死伤都近3000人,却打成一个对峙。红军主力转移到东固以南,抢占有利地形,截住韩德勤师和蒋鼎文师一部,全歼该敌,打破了蒋介石的第三次“围剿”。此役是蔡廷锴生平打得最窝囊的一仗。几天以后,日本关东军便在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蔡廷锴既义愤填膺,又懊悔不已、

  • 标签: 十九路军 蔡廷锴 三友实业社 蒋介石 “九一八”事变 南京国民政府
  • 简介:近年来在各种吸引公众注意力的新闻事件中,你总能看见一个暧昧不清的人群的身影,他们是陕西延安踩踏商贩头部的城管、江西修水发飙打人的女警察、河南郑州强拆民房的不明身份者、辽宁西丰开豪车配军的县委书记的司机、上海特大火灾事故中的"无证"电焊工……作为"替罪羊"和"顶缸专业户",他们存在于中国大多数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中,具有一个共同的名称:临时工。

  • 标签: 县委书记 修水 火灾事故 国有企业 西丰 河南郑州
  • 简介:《黑鞑事略》及其疏武尚清(一)《黑鞑事略》的传藏经纬民族史志,以本初记叙为尚。《黑鞑事略》其庶几乎!《黑鞑事略》一卷,宋彭大雅撰,宋徐霆疏。彭文约撰于理宗绍定六年癸已(1233年),徐疏约成于端平二、三年间(元太宗七、八年)即乙未、丙申(12...

  • 标签: 《元史》 王国维 成吉思汗 鞑靼 回回字 蒙古人
  • 简介:荀子是战国晚期的著名思想家,曾三任稷下学宫祭酒,受业弟子有李斯、韩非、浮丘伯等。司马迁作《史记·孟荀列传》,认为二人同属儒家学派。今传《荀子》一书,专明礼学,而精神近于法家。史传法家尊黄老,《荀子·儒效》中有“民德”,实为王道之始,义近“玄德”,《老子》云:“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荀子·王制》中有“至约”,“约”“一”同义。《老子》云:“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又如《荀子·解蔽》中有“至道”,《中庸》云:“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 标签: 荀子 思想 儒家
  • 简介:一《墨子·经》上云:'故,所得而后成也。'《说》云:'故,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体也,若有端。大故,有之必无然,若见之成见。'故是因果之因,《吕氏春秋·审己》云:'凡物之然也,必有故,而不知其故,虽当,与不知同,其卒必困。先王名士达师之所过俗者,以其知也。'凡宇宙万事万物之故,皆为'小故','有之不必然'者,言事物之发生皆具偶然性。'无之必不然'者,依事物之结果而言,若无此因,则必无此果,故云'无之必不然'。

  • 标签: 墨经新 新证
  • 简介:<正>我国历史悠久,邃古之事为神活传说的阴影掩盖史实真相。更因为时代荒远,史料缺乏,口传异词难以考证。长期以来,展转相承、真伪混淆,不得澄清;以致“妄托虞初、失乎汉纪”,陈陈相因。姑且存疑之事,所在多有,黄帝战蚩尤之说即为显著之例。吾人读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篇首述其事,课本因袭传说,人人自幼习之,视为故常。由汉迄今两千余年,其间怀疑者盖亦有人,或皆感于远在信史之前,荒渺难稽。殊不虑前有臆说、后有嗣响,越演变离史实愈远,由姑且存疑流而为存而不疑者,所在有之。盖信史之范畴因时代之进步而上溯愈远,文字仅其一端耳。长期累积成的“郢人燕说”,自须逐步廓清,逐层剥去虚构的外衣。我们应充分研究和利用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作进一步的阐明问题。本来历史学本身就具有“反致科学”(ConverseScience)的特性,最后终会求得近似值。只要更多的发掘新的,才能更好的整理旧的。

  • 标签: 战神 黄帝 战争 堂子 蚩尤 新证
  • 简介: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国内局势极为复杂。同盟会已名存实亡,在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拉拢下,革命阵营内部派系林立,矛盾日趋尖锐。孙中山回国前,立宪派人士就与袁世凯达成了“清帝退位,即拥袁为大总统”的协议。北方袁系势力与南方立宪派人士在上海英租界内的“南北议和”已经开始。革命党虽然在全国许多地方夺取了政权,但因袁世凯势力强大,仍不能控制国内局势。

  • 标签: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国内局势 立宪派 武昌起义 清帝退位
  • 简介: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醉耕堂刻本《评论出像水浒傅》七十五卷,附翻刻陈洪绶绘本《水浒叶子》。其后重刊《水浒传》,间有依此图像传刻者。相沿翻造,鲜有精品,故《水浒叶子》向称无善本。长乐郑振铎(西谛)先生获单刻本《水浒叶子》,初以为明季原刊本,收入郑氏所编《中国版画史图录》。吴县潘景郑(寄沤)先生别藏一本,书口以《千字文》'天地玄黄'至'寒来暑往'记叶码,凡二十叶,半叶一图像,共四十图像,朱武一图下书口处锲有'黄肇初刻'四字。两本图像相同,仅郑本无叶码,无刻本姓名为少异。后寄沤先生藏本旋归郑氏。经西谛先生对勘,谓以潘本为胜,其自藏本是清初翻刻,潘本为原刊云。事见郑著《劫中得书记》。其后郑氏重印《中

  • 标签: 刻本水浒 君蒨 明黄君
  • 简介:近年湖南常德夕阳坡二号战国楚墓出土两枚完整的竹简,各长6.8厘米、宽1.1厘米。一枚32字,另一枚22字,计54字。二简文意相属,涉及到楚、越、舒三国,殊为引人注目。杨启乾《常德市夕阳坡二号楚墓竹简初探》、刘彬徽《常德夕阳坡楚简考释》。先后就这两枚竹简进行探讨。刘

  • 标签: 夕阳 常德 新证 出土 楚简 竹简
  • 简介:1912年元旦,孙中山先生乘专车从上海来到南京。夜色下的南京,原两江总督署大门前的广场上,华灯高照,如同白昼。晚11时整,在原两江总督署大厅里,隆重地举行临时大总统的就职典礼,孙中山就任后就在原督署西花园西侧的一座西式平房里办公。

  • 标签: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办公室 两江总督 就职典礼 西花园
  • 简介:古籍记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往学者大都关注古籍记在版本鉴定方面的作用,本文则力求从文献传播角度、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研究、阐述其在文献传播方面的价值。

  • 标签: 古籍 牌记 文献 传播
  • 简介:云南回族祈雨龙(铜)考说马毅生过去,有关云南回族诉雨使用“龙”,多见于文学作品中,史学界有议论,但未及详尽,龙究竟何物也鲜为人知。近年,在整理家父马元先生遗存时,偶得一文,载有关于大理地区存世龙的线索,便顺藤摸瓜,历尽艰轧不惜耗资,在偏山一隅...

  • 标签: 云南回族 《古兰经》 云南民族学院 大理地区 龙文化 回回人
  • 简介:17世纪初,日本的德川家康控制了全国,开府江户(今东京),成了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重视经济,奖励国人采矿,倡行对外通商.当时与日本通商的国家有中国、朝鲜、吕宋、暹罗、安南、印度、荷兰、英吉利、墨西哥等.

  • 标签: 中国 日本 清代 贸易信牌 对外贸易史
  • 简介:本文首先论述两个问题:一,《魏书》有“秽史”之恶名,原以其“好抵阴私”之故,与叙事是否属实并无关系。“秽史”与“曲笔”发生联系,是一个历史层累的结果。二,《魏书》中出於政治目的,对北魏孝庄帝及其支持者进行了系统的丑化,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彭韦伊霍”此类措辞背後的政治意图。重新审视全书,就会发现虽然刘知几等人对魏收的指责有过苛之处,然而书中出於个人原因歪曲事实的情况确实存在,《北齐书》对魏收“意存实录”的评价绝非公论。

  • 标签: 魏书 “秽史” 历史层累 史书编纂
  • 简介:<正>江淮大地延袤广漠,主干支流纵横交错,湖泊塘汊星罗棋布,犹如人体的经脉相互联串,循环往复。《史记·河渠书》云“于楚……东方则鸿沟江淮之间”,这同《汉书》所称之“东方则通江淮之间”是同一层意思,指的是那个南通长江,北连淮河的江淮水系。在这个水系里,淝水、施水是两条最主要的自然河道,通过它,往南可接巢湖,经栅水直达长江,向北经寿县而入淮河,同时跨淮后又与汝、颍、涡、夏肥诸水相连,组成更广宽的水网,甚至同黄河水

  • 标签: 江淮 水道 淮河 长江 京杭大运河 水系
  • 简介:传统的训诂学都是从典籍到典籍,用一种不甚礼貌的说法,就是在故纸堆中转来转去。其实在我国各地的方言中或多或少都保存了一些古汉语词汇。如果用它们来诂就大大增加了对古汉语训释的科学性和可信性。举例如下。郦道元《水经注》中有“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历...

  • 标签: 方言研究 举隅 陶渊明 训诂学 《桃花源记》 汉语词汇
  • 简介:静安先生之为学,倡行“二重证据法”,即据出土地下之文物以释传世之古籍。余幸生於静安先之後,见新出土於地下之战国及秦汉简牍帛书者日夥,以楚简帛书文字言,先则有河南信阳市楚墓竹简,有湖南长沙市战国楚墓帛书,後则有湖北江陵市望山楚墓竹简、天星观楚墓竹简、九店楚墓竹简、包山楚墓竹简及荆门市郭店楚墓竹简等;秦简牍有湖北睡虎地秦墓竹简、四川青川木牍等;汉简帛书极为丰富,仅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就有数十种之多,後复有江陵张家山汉墓竹简、安徽阜阳汉墓竹简、山东银雀山汉墓竹简、甘肃武威汉简等。

  • 标签: 中国 文学研究 《楚辞》 简帛 历史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