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一、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探索关于我院(上海戏剧学院)教改的一点设想/陈国誉//戏剧艺术,1989.4.109.改革与探索——表演教学思考一、二/李学通//戏剧艺术,1988.2.32.表演教学与观念更新/上戏表演获,研室//戏剧艺术,1987.3.104.表演教学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糜曾//戏剧艺术,1989.3.17.

  • 标签: 表演教学 戏剧艺术 索引 文章 上海戏剧学院 教学改革
  • 简介:泰坦尼克(上)〔美国〕詹·卡梅伦林瑞颐译1.漆黑一片随后出现两盏微弱的灯,灯光互相靠拢……愈来愈亮。它们化成两艘深水潜艇,毫无顾忌地向我们降下来,好像特快升降机。其中一艘潜艇在前面开路,走近到几乎覆盖银幕,模样像一只倒插着昆虫形操纵杆、带着霹雳火...

  • 标签: 泰坦尼克号 罗斯 杰克 法布里 头等舱 维特
  • 简介:父亲教训儿子:“你小子不好好学习,长大能干什么?”儿子辩解道“我长大准备当电影演员。”“哼,当电影演员也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修养。”“用不着那么麻烦。”

  • 标签: 小品文 电影演员 文化知识 修养 华北油田 影视
  • 简介:西安市电影公司利用影片《说出你的秘密》大做文章,在宣传策划工作不失时机利用片中涉及的“交通肇事逃逸”情节为我市交通管理工作“畅通工程”宣传实施出谋划策。影片上映前,市公司邀请市文化局、市交警支队、市交警三大队领导、辖区车管干部及新闻媒体共同参与首映观摩座谈会。江珊、王志精彩演绎的“天大秘密”及影片承载的道德、

  • 标签: 交通管理工作 交通肇事逃逸 交警支队 干部 道德 电影公司
  • 简介:谁是周晓?周晓是谁?大凡与导演周晓初次相识的人,从那铮亮少发的头顶上感觉他是个颇具心机、难以捉摸的怪才;但与晓有过深交的人,却从那张扬的络腮胡子背后认定他是个心地善良、诚实可信的艺人。周晓嗜好拍电影,“疯狂”系列的崭露头角使他被誉为电影界的“疯狂”导演,由此理论界便有了“拆掉商业片与娱乐片之间大墙”的界定之说,一刹时,“后

  • 标签: 电影界 影片 围棋 导演 商业片 娱乐片
  • 简介:王志最初的愿望并不是做个演员。他想的最多的是能当个仗义执言的新闻记者。中学时代他虽然酷爱看电影,也曾做过当演员的梦,还是上海青年宫学生艺术团的活跃分子。但幻想距现实总有一段遥远的路。

  • 标签: 电影学院 吴敬梓 新闻记者 当演员 中国影视 活跃分子
  • 简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参加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讨论发言时说:“不要以为资本主义就没有思想交流的东西。”他准备请政治局的同志看一看即将在全国上映的中影公司引进片《泰坦尼克》。江主席说:“《泰坦尼克》过去叫《冰海沉船》,花了两亿五拍的这部电影,现在收入已经十亿,

  • 标签: 《泰坦尼克号》 江泽民 冰海沉船 现在收入 政治局 思想交流
  • 简介:在中国纪录电影史上,有一类纪录片非常引人注目,这就是文献纪录片.所谓文献纪录片,是指利用以往拍摄的资料片(有时辅以新拍摄的素材)编辑的纪录片.在西方,这种纪录片通常称为汇编影片(compilationfilm).美国电影史学家埃利克·巴尔诺认为,文献纪录片是苏联电影工作者艾瑟·苏勃在20世纪20年代确立的一种纪录片类型,她完成于1926的影片是世界文献纪录片的开端.1927年,我国电影工作者黎民伟完成的影片是中国文献纪录片的起点.由于文献纪录片以历史为表现对象,所以有时也称历史文献纪录片或历史纪录片,其中以表现人物为主的文献纪录片又称人物传记片或传记片.经过多年的发展,文献纪录片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以活动影像书写历史的手段,一种非常重要的纪录片类型,以至于电视时代到来后成为电视台的看家节目,有些电视台甚至专门开设了历史频道,这类频道播放的纪录片多为文献纪录片.在将近80年的时间里,中国文献纪录片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 标签: 文献纪录片 中国 电影艺术门类简史 《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 黎民伟
  • 简介:由世纪华纳、香港美亚、有好莱坞环球公司注册的VISUAUZER电影制作公司.以及韩国张康娱乐四家联手耗资一亿两千万港币打造的2005年度动作片巨制《猛龙》,将于11月4日正式上映。

  • 标签: 动作片 特技 跨国 港台 内地 制作公司
  • 简介:当今世界电视史的发展规律是,新闻文化性节目为电视奠基、起步,结果却是具有新闻文化双重品格的纪录片在电视商业化的浪潮逐渐萎缩,以至在一些台完全绝迹。当影视明星、影视经纪人为受惠于电视大发展而踌躇满志的时候,纪录片艺术家(包括卓有成就的国际名家)聚首的话题,却是哀叹如何惨淡经营和安贫乐道。可喜的是,在受到多年冷遇之后,一股不大不小的国际性纪录片热正在回归屏幕。美国的纪录片有线专门频道“发现”(“DISCOVERY”)的国际传播,中国纪录片热的再度兴起都是这种回归的标志。上海纪录片在一片赞扬声,频频荣获国际国内艺术奖的同时,一批作品销售海外,从而收到艺术和经济双重效益。如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编辑室》,从1993年2月挂牌开播已经三个年头,播出150期节目,其收视率久久领先,并一度跃居各类节(栏)目榜首。这在电视迅猛发展,

  • 标签: 中国纪录片 文献特性 电视纪录片 上海 作品 大发展
  • 简介: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电影评论家、《中国电影报》总编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事业管理局助理巡视员李斌同志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不幸于1998年9月18日23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58岁。李斌同志是江苏扬州人,1939年11月出生,1964...

  • 标签: 电影文学剧本 中国电影 电影事业 宣传工作 编辑工作 李文
  • 简介:日本广播协会最近拍摄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电视资料片,获得蒙特卡洛电影节的金仙女奖和国际评论奖。日本广播协会每年要拍摄将近一百五十部文献资料片。令人惊叹的是,这些文献资料片都在二十点和二十一

  • 标签: 资料片 国际评论 蒙特卡洛 一百五 合作拍摄 令人
  • 简介:广播电视报是伴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在收看电视节目时越来越需要“向导”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它问世之初,是以预报广播电视播出时间、介绍剧情及专栏节目、传播影视信息这一鲜明的“广电”特色而受到读者的喜爱。在许多城市,广

  • 标签: 绍剧 剧情 影视 节目 文章 读者
  • 简介:1968年:电影分级制的缘起与雏形,1966年,与海斯同样声名狼藉的“美国电影协会”(MPAA)第二任总裁、前美国商业部长埃里克·约翰逊(EricJohnson)下台后,时任美国总统约翰逊特别助理的杰克·瓦伦蒂(JackValenti)成为该协会的第三任总裁任职至今。上任伊始,瓦伦蒂即积极为至今仍被业界首肯的电影分级制度的颁行四处游说。

  • 标签: 美国 电影分级制度 电影协会 电影业
  • 简介:当电影由纯粹的好奇性观赏影像转化为遍及世界的大众消费产品后,近一个世纪以来,关于电影可能对社会、人群产生负面影响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尽管不同文化、国度或群体在历史不同时期对何者构成"负面"因素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在电影制作、放映领域引入审查或分级制度的目的却具有一致性,即在电影人和社会责任二者之间取得某种暂时的平衡.一方面,如果电影具有艺术属性的话,那么抹杀或剥夺创新和表达的自由也就意味着电影艺术的死亡.另一方面,由于电影直接诉诸观众的视觉和听觉,是大众消费的娱乐工具,因此其创新和表达自由就不得不顾及大众和社会的理解与承受力.历史地看待这一矛盾,创新精神和表达自由始终是推动电影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换言之,平衡或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自视为代表社会大众利益的审查或分级制度能否成为电影艺术发展的助力而非羁绊.

  • 标签: 电影分级制度 审查 美国 读解 分类 消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