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台湾国光新编剧《孟小》,2010年3月首演于台北中山堂,冠以“京剧歌唱剧”之名;2011年10月,复打出“魏海敏翻新孟小”的招牌,于台北城市舞台上演;11月份赴京沪巡演。继《金锁记》之后,编剧安祈的华瞻辞采与主演魏海敏的高超演技再度联袂,令人叹赏。

  • 标签: 2010年 《金锁记》 编剧 台北 辞采 王安
  • 简介:孟小(1907-1977)京剧女演员,工老生,原名若兰,学名令辉,北京人,幼从姨父仇月祥习艺,宗孙(菊仙)派。进京后先后拜陈秀华、余叔岩为师、艺业大进,终成一代名伶。

  • 标签: 中国京剧 女演员 北京人 余叔岩 老生
  • 简介:工人出身的龚健是上世纪80年代后中国培养出来的美籍华人男低音歌唱家,在国际乐坛颇有盛名,获过10项国际奖项,演过50多部歌剧,也曾多次来港参与歌剧的演出,令人印象深刻。此次他12月6日在香港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曲目全为经典的中外艺术歌曲,很有特色,很受欢迎。

  • 标签: 个人独唱音乐会 美籍华人 80年代 艺术歌曲 歌唱家 国际
  • 简介:几年前在津谢世的孙老乙先生,少年时候在天津中南国剧社等票房学演京剧,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拜苗胜春为师,继续深造,很快成为当地票界的名人。1947年上海组织京剧界工会,他被公推为会长。当年他广泛结交戏曲艺人,与众多名家过从甚密,发表过不少戏曲评论文章,出版有《海上名票集》、《当代名伶传》等专著。十多年前,孙老乙先生从上海迁居天津,与笔者成为忘年之友。我从孙老那里得知许多他眼见耳闻的梨园掌故和内幕细节,

  • 标签: 京剧 杜月笙 20世纪30年代 情缘 评论文章 上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汾阳市鼓锋晋剧团是山西省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诞生的晋剧表演艺术团体,1948年由汾阳集星楼戏院和徐沟大众剧团合并成立汾阳古风晋剧团,1951年改为'汾阳鼓锋晋剧团',距今已经有近70年的历史。山西省许多著名的晋剧艺术家均来自这个剧团,如马玉楼、田桂兰、刘和仁等。在本届艺术节期间,汾阳市鼓锋晋剧团演出了由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的大型舞台剧目《汾阳》。该剧编剧为雷守直、何守法、陈卓,导演席凯、

  • 标签: 汾阳王 王观后 晋剧汾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祖泉,生于1941年7月7日,湖北黄冈人,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1954年9月考人黄冈专署汉剧工作队学员班学艺,历任黄冈汉剧团副团长,黄冈艺术学校副校长。1992年11月,任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副院长、艺术总监,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 标签: 湖北省黄梅戏剧院 1954年 中共党员 艺术学校 艺术总监 协会会员
  • 简介:上回在《观"中国原创"歌剧〈这里黎明静悄悄〉》一文中说了好多歌剧的长长短短,搞得像个"砖家"一样,其实,室内乐才是笔者的"真爱"。通常来说,穿套装打领带听音乐会是标配,但对我来说这么正经地带着乐谱去听室内乐很是难得。沈洋是我大学时代的室友,他是一个既有趣又严谨的音乐天才,2007年就赴英国拿下了世界最高级别的声乐比赛——卡迪夫声乐大赛的大奖。这次,

  • 标签: 冬之旅 这里黎明静悄悄 长长短短 中国原创 声乐比赛 音乐天才
  • 简介:祥夫,著名作家、画家,辽宁省抚顺人。著有长篇小说《榴莲榴莲》等七部,中短篇小说集《愤怒的苹果》等五部,散文集《何时与先生一起看山》等六部。曾获“鲁迅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上海文学奖”等,作品屡登“中国小说排行榜”。

  • 标签: 王祥夫 书画 短篇小说集 著名作家 长篇小说 小说月报
  • 简介:萍,女,陕西省子长县人,本科学历。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秦腔艺术协会常务理事、1985年考入西安市艺术学校,1991年毕业分配至西安市秦腔二团工作。2002年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工作至今。

  • 标签: 艺术档案 王萍 协会会员 秦腔艺术 陕西省 本科学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物表鼎——字定九,七十三岁,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林则徐——字少穆,五十六岁,原任两广总督,查办鸦片之“钦差大臣”,后遭贬谪。旻宁——五十九岁,道光皇帝。穆彰阿——字鹤舫,五十九岁,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潘世恩——字芝轩,七十多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

  • 标签: 军机大臣 穆彰阿 文华殿大学士 道光皇帝 两广总督 东阁大学士
  • 简介:闽剧《莲莲拜香》脱胎于传统闽剧《甘国宝》,在甘国宝的传奇故事中“泼旦”莲莲是被丑化了的一种福州市井女人形象,嚣张跋扈、趋炎附势,是典型的反面人物,在福州本地可谓是家喻户晓。但《莲莲拜香》却脱出了原来连台本戏《甘国宝》的窠臼。展示了一个女性的挣扎与觉醒。

  • 标签: 王莲 闽剧 救赎 忏悔 传奇故事 反面人物
  • 简介:一关于派唱腔沪剧在申曲时期,其演出从农村进入城市后不久,内容、形式上的粗俗渐渐地向细致文雅转化、提高。那时筱文滨先生的文派唱腔对这一进步起了极大的作用:它悦耳动听,耐人寻味,字正腔圆,韵味浓厚,特别在每个字的字音排列上都很讲究,处理得非常平伏,

  • 标签: 唱腔 沪剧 耐人寻味 字正腔圆 演出 粗俗
  • 简介:2012年12月10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长春先生收山西省京剧院优秀花脸演员越为徒,仪式在山西省梅兰芳剧院举行。当著名主持人白燕升请师徒上场接受大家祝贺时,李长春携弟子越首先向裘派创始人裘盛戎先生行大礼参拜。

  • 标签: 李长春 王越 山西省京剧院 京剧表演艺术家 花脸演员 梅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