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全球性金融危机还在扩散,各经济体无一例外的放缓了增长速度。文化产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国际经验看,每次危机似乎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文化产业在危机时期的跨越式发展总能给国家经济注入新的发展力量。本文主要通过借鉴美国和韩国在危机时期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分析了我国当前文化产业的现状,在经济不景气的特殊阶段发展文化产业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繁荣我国文化产业的主要措施,若措施得当,我国文化产业可以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崛起,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 标签: 金融危机 文化产业 国际经验 科学发展
  • 简介: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又能够敏锐的反映特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0%,广泛分布在内陆及沿海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人文因素,形成了汉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特点。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秧歌,也会因地域文化环境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秧歌的表现风格大相径庭。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的胶州秧歌历经百年的发展变迁,其舞姿动律、风格特点也经过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 标签: 胶州秧歌 美学视角 汉族人口 民间舞蹈 表现风格 否定之否定
  • 简介:汤显祖的《邯郸记》以卢生和崔氏的夫妻关系之变迁表现出金钱对家庭以及人性的影响;以卢生和字文融的矛盾冲突表现出金钱影响之下的社会百态,以及商业经济的黯淡前途。

  • 标签: 《邯郸记》 经济视角 夫妻关系 戏剧冲突
  • 简介:晋剧《红高粱》是山西省晋剧院在纪念抗战胜利暨反法西斯胜利70年之际推出的一部抗日题材的大型新编晋剧,该剧在首演之后,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和戏迷朋友的好评,尤其受青年观众喜爱与热捧,同时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红高粱》的故事发生在山东高密,从音乐上来说,山东山西的音乐语言不尽相同,但山西晋剧的音乐语言具有很强的包容性,适合表现强烈的戏剧冲突。在此次创作中,既有晋剧的母体语汇,又大量吸收了祁太秧歌、河曲民歌等山西民问音乐素材,音乐语言极其丰富,给《红高

  • 标签: 《红高粱》 山西省晋剧院 音乐语言 河曲民歌 祁太秧歌 音乐素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从福建剧作家近二十年的剧作中可以看出,其戏曲创作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历史剧创作方面,剧作家们从自然的社会的现实美与艺术美的对象中区分出最为欣赏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审美追求,选择认为具有审美价值的对象体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尽管这种选择是以作家自己的主观意愿为出发点的,但审美个性所代表的审美价值往往具有示范性,从而导致集体共鸣获得审美同感.

  • 标签: 戏曲创作 剧作家 审美视角 审美追求 历史剧创作 艺术美
  • 简介:对戏剧的人类学研究把戏剧这种人类行为还原到活生生的人类生活场景中去,让我们从人类生活的多维联系中把握它的意义。戏剧人类学把展演及功能放在重要位置,着重研究人类用戏剧这种活动来“干什么”,之后才确定戏剧这种艺术“是什么”。这展演,不单单指剧本内容的舞台呈示,也不单单指台上演员的肢体表演,而是指台上和台下、演员和观众之间互动交流的情境化实践,它构成了我们理解戏剧意义的关键。人类学通过让戏剧回归搬演场景也就是回归人类活动本身,加深了我们对戏剧本质的认识,拓展了我们对戏剧意义的把握。

  • 标签: 戏剧 人类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广告作为文化的传播载体,对文化的传播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西方文化对近现代中国广告设计产生过重大影响,促进了中国广告设计和世界广告设计潮流的融合,但也将西方意识形态思想强势地带入广告中。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内涵和底蕴,为我国广告设计提供了丰富视觉元素和创意来源。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广告设计中,不仅能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优秀广告作品,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也能发展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 标签: 广告 文化 设计 视觉 创意
  • 简介:图像叙事中的叙事者包括:图像作者、叙述者、隐含作者。图像叙事视角由图像作者与故事的位置关系、观察点来确定,大致可以类分为全知视角、限知视角、复合视角。区分不同视角是把握图像叙事的基本要求,以免被片面或表面的图像现象所迷惑。

  • 标签: 图像叙事 叙事者 叙事视角
  • 简介:陈力在2000年第九期《中国戏剧》上发表同题文章认为,长期以来,主宰文坛或占主流地位的始终是男性视角下的男性观点,因而以往作品中对男女两性的评判难免有失公允。

  • 标签: 男性视角 女性视角 文坛 现当代 舞台剧 作品
  • 作者: 刘岩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2期
  • 机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和信息大量涌进国内,人们的心态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由于电视机和电脑的大量普及,整个社会发展的节奏也加快许多,人们的心理节奏也快了起来。所以对任何形式的文艺节目也产生新的欣赏心态,那就是只要节目的节奏快,给予观众的信息量多,观众就喜欢,否则,观众就不买账。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相众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3期
  • 机构:世界级画家列宾(俄罗斯)有过一句名言:“色彩即思想”。这句话不止适用于绘画艺术,而且适用于舞美设计。是色彩给了舞台美术以鲜活的艺术生命与动感的灵魂,织就了舞台上的亮丽风景和绚丽的艺术世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婺剧是浙江省中西部地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曲。本文从凯瑞传播仪式观的视角分析婺剧在当代的传播,认为婺剧构成的物质性实在是婺剧传播成为仪式的基础,而作为公共文化推广的婺剧展演和以学校学生为主的婺剧学习则是婺剧传播的两种重要途径,促进了传统价值观的文化传承,推动了婺剧在新时代的发展,同时也构成了仪式行为,形成了作为个体的身份确证和作为民族性的族群认知,以及作为文化共同体的国家认同。

  • 标签: 仪式传播 婺剧 公共文化 文化认同
  • 简介: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媒体宣传话语对城市文化气质的建构与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让一座城市的文化具备内在生长力,并转化为真正的软实力,需要话语策略的支持。本文以文化话语研究范式为基础,以近两年杭州媒体对于城市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宣传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话语的特征及其所体现的城市文化气质,并结合文化背景与时代要求,探索城市文化传播与发展的话语策略。

  • 标签: 城市文化 传播 文化话语分析 杭州
  • 作者: 田跃鸣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6-16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6期
  • 机构:摘要:明清昆曲以男女风情剧居多,这些作品虽有宣扬封建纲常礼教的一面,但也夹杂着对正统观念的背离。而这些有违封建纲常的内容,主要体现为对自由爱情的颂扬,这些对于昆曲的受众群体的婚恋观有着强烈的影响。
  • 简介: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舞蹈作为高师音乐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对于促进音乐学专业人才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改革虽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高师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现状出发,进行针对性分析,并提出新课改视角下舞蹈课程改革的意见.

  • 标签: 音乐学专业 舞蹈课程 改革
  • 作者: 何筠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4-14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4期
  • 机构:传统戏曲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其表现之一就是剧种危机,主要体现为剧种的消亡。剧种的消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显性消亡。全国剧种上世纪五十年代有317个,八十年代初有360多个,而现在保存下来的、有剧团,能够进行专业及业余演出的大概有200多个,也就是说,近20多年有100多个剧种已经消亡。例如戏剧大省山西的剧种由49个减少到28个,几乎每年消亡一个。另一种是隐性消亡。就是剧种还在,甚至剧团还很多,演出甚至还很繁荣,然而剧种的个性却在迅速消失或者被同化。探讨剧种危机发生的原因以及其走出困境的可能性,无疑对传统戏曲走出困境有着重大的意义。导致剧种危机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剧种自身艺术个性的消亡。
  • 简介:

  • 标签: